专栏名称: 阳明学府
王阳明文化书院:以“致良知学、知行合一”为纲,做新时代王阳明文化精神的推广者、学习者、实践者。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神,价值观,共享文化自信梦,民族复兴梦。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做知行合一的行动队,人因爱更伟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阳明学府

王阳明:人活到极致,是节制

阳明学府  · 公众号  ·  · 2019-02-22 09:4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王阳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

他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

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活到极致,是节制。


01

节制,是一种智慧

王阳明家训中有一条:“节饮食,戒游戏”。

《论语》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黄帝内经》讲, “饮食有节”。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吃得越来越好,却也有了很多富贵病。

真正的智者,饮食也会自律,掌握“度”。

节饮食,方得健康,方得自在。

戒游戏,则是为了立志。

如过分沉迷于游戏,日子长了,志气会消磨殆尽,如何成就事业。

真正的智者,更懂得节制脾气。

王阳明因军功卓著,遭小人记恨。他们散播各种谣言,对王阳明百般侮辱。

王阳明却全当没听见,一点火气没有。

他说:“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节制脾气,是往宽处想,往好处想,不把芝麻小事放在心上。

节制脾气,是有了情绪不积累,及时疏解。

节制脾气,是一旦无法控制情绪,能够想到先平复情绪再处理问题。

日子久了,人便拥有了纾解怒气的修养和智慧,人也会慢慢有了平和安静的气质。

0 2

节制,是一种自由

“节制”和“自由”,看似是两个相对立的词语。

其实,只有学会节制,才懂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节制”不同于“限制”,限制来自于外界的约束。

而节制,则是内心的自我约束,是对自由的成全。

王阳明那个经典的让小偷脱裤子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

如果不懂节制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的底线,所有的自由都将无从谈起。

激素鸡,速成蔬菜,个大饱满,却失去了应有的营养和味道。

节制生长速度,才能吸纳更多的养分,才能让生命自由的生长。

自由和节制,本就是一对双生子,所有自由,都生于节制。

有人说,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是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自由;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是自由......

但这些,并不是自由,而是本能。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0 3

节制,是一种幸福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人生的幸福,源于不断减少自己的欲望,物质无需太多,够用就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坚持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她也会每天深夜,亲自熄灭白金汉宫走廊和小厅堂的灯。

香港首富李嘉诚,坐拥千亿资产,却热衷于买打折商品。

西装、眼镜一用就是好多年,那块戴了二十 年的手表,也仅3000元。

懂得满足,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满足你的房子,无需太大,温馨就好。

满足你的车子,无需奢华,代步即可。

满足于你的衣服,无需华贵,合身就好。

满足于你的工作,无需伟大,热爱就好。

所有最好的,不过刚刚好。


0 4


熬,是笑到最后的智慧


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


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


人生不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人生进退是常事,关键是能够“熬”住。


熬,就是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步地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


熬得住,就能笑到最后。

2. 熬,是稳定平和的心境


阅遍世事的人都明白,许多事情,一眼是看不到头的。一时春风得意,或一时折戟沉沙,都不会永远算数。


只有不急不躁,气定神闲的人,才会是有长性,“熬”得住的人。


熬是出发与成功的中间点,就好比茶需要慢慢泡才有味,酒要慢慢酿才香醇,生米要慢慢煮才会变熟。


“熬”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修内心的宁静,修处世的淡定。有磨练,才体现出成功的弥足珍贵。


熬的不是岁月,熬的是心态。

3. 熬,是历久弥坚的意志


整个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需要“熬”的过程。


熬的过程并不是坐以待毙,熬是磨练意志,熬是蓄势待发,熬是不动声色默默努力,等待着熬出头时的一鸣惊人。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快熬不过去了,无法坚持了,时过境迁后,再回头看,一切都熬过去了。


那些能耐住性子去熬的人,在百折千磨中,愈挫愈勇,屡败屡战,成为一个内心永远不会被击垮的人。



节制,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自由,更是一种幸福。

当一个人懂得了节制,人生的智慧、生命的自由、生活的幸福就会如约而至。

朋友,愿你学会节制,把握自由,享有幸福。


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阳明学府整理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想了解更

扫描下方二维码










⊙版权声明


◎本期整理编辑 ✎阳明学府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文由阳明学府原创,转载请注明



◎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阳明学府微信平台整理发布,

不代表阳明学府的观点和立场。


· 有一种爱叫点赞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