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急性腰扭伤经常发生在一瞬间,比如早晨西服领带都穿好了,准备出门上班时,在鞋凳上穿鞋,没鞋拔子,这时突然腰就动不了了,或者在洗漱间刷牙、洗脸时突然腰也动不了。
那么,造成急性腰扭伤的原因是什么?急性腰扭伤最容易发生在哪些位置?发生急性腰扭伤我们该怎么办?
本期,我们将刘艳涛、马祥福、张浩三位老师在“腰腿痛,小问题?值得大关注!”直播中的部分内容整理成了文字,与您分享。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急性腰扭伤一般由外力引发或者是搬重物导致,比如突然的外力撞击或者拿东西突然引起腰椎扭转,导致肌肉韧带紧张挛缩或牵拉损伤、局部水肿渗出,或椎间关节错缝、滑膜嵌顿,进行产生急性腰痛或功能障碍。一般出现的症状是强迫体位。如果没有陈旧性腰伤,就属于急性腰扭伤的范畴。
外力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内外相应,内在气血不足也是导致急性腰扭伤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形体结构来讲,腰段没有肋骨保护,但腰段活动范围比较大,包括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腰段活动空间虽然大,但稳定性却没有那么强。
从经络气血来讲,肝主筋、肾主骨,肝气肝血不足或肾精肾气不足,气虚则形不固,筋无力则无法固摄骨,某个动作超出肌肉韧带的承受范围就会发病。
从劳损的角度来讲,由于工作强度给肢体的压力比较大,从而形成对气力的伤害,这也是导致急性腰扭伤的重要原因。
不论是扭转力还是外力导致的急性腰扭伤,都可能会有一个痛点。临床上,这些痛点可能在脊柱正中线上,或夹脊上、或膀胱经第1侧线、或膀胱经的第2侧线。
⑴脊柱的正中线,即督脉;
⑵督脉左右旁开0.5寸,即夹脊;
⑶督脉旁开1.5寸,即膀胱经第1侧线;
⑷督脉旁开3寸,即膀胱经第2侧线。
一旦发生急性腰扭伤,可以通过腰的活动范围来判断损伤部位。
当腰前屈到某一个位置出现疼痛了,就证明棘间韧带或者棘上韧带损伤。因为当前屈的时候,棘突和棘突之间的间隙就会拉长,拉长以后就会出现疼痛。
当腰后仰的时候出现夹脊位置的疼痛,考虑可能是腰椎深层的多裂肌扭伤。
弯腰或者是后屈的时候出现疼痛,如果在膀胱经的第1侧线的位置,可能是髂腰肌损伤;如果在膀胱经第2侧线的位置,可能是骶三角损伤,这是腰椎最薄弱的位置,最容易出现损伤,也容易留下病根。
在强迫体位状态下,可以先找舒适体位休息。尽可能地保持舒适体位,不要刺激疼痛,刺激会加重疼痛并且会导致自身精神紧张。
如果是在洗手间发作,可以在强迫体位下移动到客厅或者卧室,先躺下,确认能不能转动。
可以通过常规治疗和适当休息得到缓解。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或手法、药物等方法,在瞬间解决或者缓解腰痛。如果是单纯的滑膜嵌顿或者是椎骨错缝,基本上一次治疗就可以,甚至半个小时以后,你可能认为这个事没有发生过。
但是急性腰扭伤患者,很多都有合并病史。比如常见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因为横突的压力比较大,外部肌肉比较紧张。还有腰肌劳损,长期伏案工作弯腰驼背导致胸腰结合部的肌肉负担过重导致增厚,出现应力性反应,都会容易导致急性腰扭伤。有合并病史的情况下,处理起来相对会复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