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种比人民币还牛的货币——外汇券。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
伍圆、拾圆的外汇兑换券!
外汇券,全称中国银行兑换券,始发于1980年4月1日,止于1994年1月1日,并于1995年元旦停止流通。
从外汇券发行到退市的15年期间,中国实行了十分特别的
双货币制度
,即
人民币和外汇券同时流通
。
在当时,拥有外汇券的人们,甚至比
拥有人民币更牛
!
外汇券发行量不大,银行回收也比较彻底,加上印制技术精美,
收藏投资的价值大家比较认可
。
今天,小易给大家带来的伍圆、拾圆的外汇券,品相超好,而且
最低
只要168元/张
!
点文末“
阅读原文
”进入商城!
改革开放初期,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归国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中国的市场供应还非常紧张,国内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粮油、肉、布等)还实行
定量供应
。
▲用以购买粮食的粮票,凭票购买
因此,为满足来华的外国人及归侨的需要,中国兴建了一批宾馆和商店。
但在当时,
国内是禁止外币流通的
。
既要便于这些外国人、华侨的消费,又要使他们区别于国内居民,因此,国家发行了
外汇兑换券
。
外籍人士须将所持外币兑换成外汇券,
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
▲北京友谊商店
那么,为什么说外汇券是最牛货币呢?
因为,它拥有“
特权
”。
外汇券能
直接兑换美元
,还能
买到紧缺物品
。
80年代的友谊商店、华侨商店,不是普通人都能进的,外汇券是这里的
唯一流通货币
,更是
通行证
。
不止地位特殊,外汇券的
设计
也十分精美,
钞纸
质地也很精良
。
它的设计首创了我国把
自然风景搬上钱币
的创举,这比第四套人民币远早了好几年。
这次给大家带来的伍圆的外汇券,其
正面设计是我国知名的
黄山迎客松景观
,赏心悦目。
拾圆的外汇券整体以蓝色为基调,正面印有
长江三峡的名胜古迹背景
,
展示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同时,券面上方的“中国银行”四个字均由
郭沫若亲笔书写
,这增添了它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作为特殊货币,外汇券的收藏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外汇券的发行对象基本上是外宾和携带外汇回国的华人,使用受众窄,且在发行流通期间,实行限制兑换、使用和结算,具有
先天性绝对存世量少的特性
。
另一方面,银行对外汇券的回收较为彻底,再加上这几十年的流通,
消
耗量巨大的小面值外汇券更是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