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乡土
新乡土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主要推送华中村治研究团队的原创作品,致力于介绍最前沿的三农问题,发布独具视角的三农政策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警惕!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湖北疾控提醒→ ·  2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一教师在校突发疾病离世,校方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乡土

郑渝川 | 毛奇为何推荐了李佩霞以外的其他人?

新乡土  · 公众号  ·  · 2024-08-09 08:25

正文


郑渝川
江西万年县委书记毛奇被举报并被上级纪委监委留置调查一事的持续发酵,引发网友对当地部分干部的任职简历、学历等情况的持续热议。
我们在《毛奇为何不推荐李佩霞?》一文中进行了初步讨论,那就是 从科员到科级,然后科级到副处级都不可避免要陷入各自的激烈角逐,很多情况下,科员干脆不去卷晋升了。
当然,这篇文章其实谈到的是一般情况,并不是说不存在晋升的快车道,也不是说在一个县里边,每个乡镇、每个局的工作人员以及领导班子成员面临的脱颖而出压力是一样的。


晋升的一般逻辑,政绩才是硬道理
一个县里边,不同乡镇的禀赋、资源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乡镇有企业、矿产资源,财政状况就要好得多,所以有财力去运作一些政绩项目,比如某个上级层面突然提出了某种政策设想,这样的乡镇如果有钱,乡镇主官又比较善于捕捉政策机遇,就可以争取试点,试点运作成功那就可以华丽召开这方面政策的试点会。这种情况下,这样的乡镇领导显然就更容易进入上级领导的视野。
在县属的局、委、办,情况也是如此。有些职能部门属于所谓的“灭火部门”,处理100件麻烦事没出问题,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而言可能造成一种对于个人仕途比较麻烦的影响,那就是某个人在某个局(委、办)干得特别好,这一任县领导很满意,下一任也很满意,所以干脆就别提拔了,免得换人之后带来麻烦。有些职能部门属于创造政绩增量的单位,哪怕100件事情没干成,但只要第101件做成了,那也是比较亮丽的成绩,反而会让领导好看一眼。
这其实就是一个认知问题。很多人到了中年,容易移情别恋,发展婚外感情,尤其是感情丰富的人尤其如此,就是因为把伴侣给自己的付出都视若无睹,完全习惯,反而十分挑剔生活中的小事,认为是自己感情淡了;而到了婚姻之外,比如工作中的伙伴,或者客户,哪怕是偶遇的异性,对自己好一点,嘘寒问暖勤一点,心马上飞过去了,然后回家闹着要离婚。
官场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工作勤勉,不太会“来事”,这是一个大忌,领导会觉得你的上限就是如此,虽然很满意你的表现,但是不想给你太多别的机会。当然,你要是个闯祸精,需要频繁让领导出面灭火,也是不行的。
为什么会有政绩并不突出的干部被提拔?
那么,我们直接讨论一个基本的问题,其实不光在万年县,很多地方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其中一些人在基层履职时,并不属于上述两种——也就是既不是那种凭借强悍的乡镇政绩,在县领导甚至省领导、地级市领导那里露了大脸,随后提任的;也没有在县属的局委办里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反而提拔得很快。
这其中,当然有所谓的二代镀金,一路开挂提升。但并不是获得快速提拔的人都是二代。万年县委书记毛奇落马后,网上先后传出多个所谓的身世版本,结果都被揭示是谣言,毛奇的父亲确实是干部,但级别并不高,也不能左右所在地市和万年县的干部选拔。万年县一些学历和任职简历引发争议的干部,从家世背景来看,也很难找出所谓的强有力靠山的依据。
上一篇文章《毛奇为何不推荐李佩霞?》提出了一个强大的晋升变量,也就是工作专班消耗基层干部主要的任职精力,也是干部脱颖而出能被上级认可的重要依据。
当然,万年县那些干部,任职简历里边显然没有办法写进去是不是以前任职中非常擅长运作工作专班的任务,我们也无法求证。但从这些人的基层岗位任职履历来看,有些经历时间太短,按理说并不足以有充分的时间做完有些棘手的工作。
这就需要继续深入谈论。在一些地方,工作专班导致的压力太大,以至于已经身居科级岗位的很多干部,疲于奔命,不堪重负,糟糕的是多做多错,如果另外一些干部责任心不是那么强,反而少做少错;而且工作专班与工作专班是不一样的,比如专司负责搞定上访群众的专班,与对接招商项目的专班,还有就是“河长制”等上级部署的重大任务的专班,难度完全不一样,“出篓子”的概率也不一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