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去年对美国出口额超越对中国出口额,创下接近20年来首见。
凸显在华府将更多盟邦拉进供应链,以及北京努力推动制造业自给自足的情势下,韩国的外贸模式正在转变。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根据韩国央行「韩国银行」本周发布的数据,韩国去年对中国的货物出口额较2021年减少近10%,降至1220亿美元;反观同时期对美国的货物出口额则跃增逾22%,来到1390亿美元。
这是2004年以来,韩国对美国出口额首度超越对中国出口额。韩国是全球第10大经济体,拥有三星(Samsung)等居全球贸易领导地位的巨擘企业。
这些数据反映出美国对韩国汽车的需求大增,以及在全球存储器芯片销售减缓下,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锐减。
在韩国前10大出口贸易伙伴国当中,对美国出口额是过去5年间唯一出现成长。此外,在韩国电池制造商如乐金能源解决方案(LG Energy Solution)、SKOn、三星SDI及太阳能公司韩华Q-Cells(Hanwha Q-Cells)等业者带领下,韩企近几年也一直是美国半导体和洁净科技产业最主要外来投资者之一。
相反地,中国的重要性则不断减弱。韩国国际贸易协会(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韩国自2021年以来对中国出口比重下降的产业,涵盖炼油、石化、钢铁、汽车零件和显示器。
韩国国际贸易协会并指出,今年第一季韩国对中国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率跌破20%,是2005年以来首见。
英国渣打集团(Standard Chartered)韩国研究部主任朴锺勋(Park Chong-hoon,译音)
认为
,「韩国对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品是高端半导体,这类需求目前走下坡;
但随着全球信息科技(IT)业界复苏,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将反弹」。
尽管如此,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安德根去年接受金融时报访问时指出,未来10年期间,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将会改变」,朝价值链的下方移动,因为敏感科技的交换会受到越来越大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