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永澄老师
永澄老师,全名易仁永澄。他是一个负责任到唠叨的老妈子,一个专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的创业者。学习目标管理,就找易仁永澄,想要实现目标,就找易仁永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Java知音  ·  2024 Java 面试指南:9月跳槽逆袭神器 ·  6 天前  
Java知音  ·  2024 Java 面试指南:9月跳槽逆袭神器 ·  6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3种最有水平的方式,处理那些不尊重你的人! ·  1 周前  
学习曾国藩  ·  曾国藩:欲成大事,必须五戒! ·  1 周前  
印象笔记  ·  分享8个更适合懒人的生活经验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永澄老师

永澄:复盘的底层逻辑都不掌握,怎么可能学会?

永澄老师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5-21 23:58

正文


复盘的重要性,我在《一座金山摆在眼前却不冲上去,究竟是啥原因》中已经强调了。由于文章主要是表达重要性,所以,绝大多数伙伴都说这篇文章看不太懂,而那些拥有实践经验的伙伴给我反馈说:“写得实在是太精准了。”

复盘的重要性这里不展开讨论了,如果你期待获得改变,但是却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切入,那就从复盘开始吧。关注我以及正在参加我课程的伙伴都知道,我已经在所有的课程、后宫团以及幸福进化俱乐部的筹备中,都增加了复盘的相关内容,比如说目标达成术(初级)课程的伙伴,正在使用“实践经验记录表”进行复盘,做自己的CEO课程的伙伴,我要求对日计划进行复盘,后宫团的伙伴正在实践总结自己获得了什么改变等。

之前的文章我在最后留了一个小问题:复盘和反思的区别是什么?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 复盘和反思,都是假设校验的一种有效工具;

• 复盘,联想集团的若干HR将其做成培训课程,也写了书,比如说《复盘》、《复盘+》等,有它基本的固定套路;而反思,就是大家通常的叫法,做法更加灵活;

• 如果简单粗暴的说,你也可以认为复盘 = 反思,这就是区别,基本上也没有啥区别。

这里多提一点,假设校验的主要技术有:立项(例如GROW+PORT,或者黄金思维圈) + 记录 + 复盘/反思 + 总结,我也将该技术封装成“砰然认识”模型——PRRS,以便于记忆。这四个字母分别对应着如下四个单词:Project、Record、Replay/Rethink/Reflect、Summarize。本文我们不展开说其他环节,只聊复盘。

今天的主题非常明确:复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底层逻辑的重要性,我就不再重申了,抓不住规律,学习就会低效。那么复盘的底层规律究竟是什么呢?

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从复盘技术的目的说起,它的目的前面已经提到了:假设校验。复盘是假设校验的工具,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复盘,就是为了将假设弄弄清楚,看看之前的假设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什么?什么是“假设”,“假设”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把“假设”这个逻辑说得更加清楚,我用图片的方式来展示:

某人认为做了“某些事项”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它就会去做这件事情,这张图就是人类动机的简单描述,对结果的期待就是动机,而做某事的动作就是具体可能发生的行为。这张图也很符合黄金思维圈的逻辑,先思考Why,再思考How(只不过很多人不考虑这个部分,这就是GROW模型中的Option,要不断训练才行),最后形成What。

这张图很简单,但是,简单的背后有个逻辑没有说清楚:做“某些事项”就可以得到“结果”,这个对应关系是基于什么原因(逻辑、假设)而建立的

这张图片用橙色的虚线框表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原因,用专业点的话来说,就是假设。我们后面还是将其叫做假设吧,毕竟我们的核心目的是校验假设。

来举个例子加深理解:“我现在很饿,我想去吃碗面条。”这是我们通常的句式,也可以按照图片的模式将这个句式改成:“我认为吃碗面条,可以让自己不饿。”有没有发现,这句话简单到我们都不会去思考它,但是,这句话的背后还是有假设的,我们的假设就是:“如果吃面条,就会饱”。

这个例子是不是太简单了?那来个复杂的。前几天,在对目标达成术课程进行讨论的时候,我们思考“如何提升学员的到课率”。来,想想看,还用刚才的句式来说:我们认为“提升学员的到课率”可以得到“某某结果”,那这个结果是什么呢?我问我的团队,大家说:“学员可以掌握课程内容”,相当于:我们认为“提高学员到课率”可以让学员“掌握课程内容”

在复杂的例子里面,我们的假设是什么呢?是说到课率高,学员就可以掌握内容吧?这个假设不见得一定是对的啊,大家都上过大学,很多人上课睡觉呢,到课率是很高,但是根本就没有学会东西。

先总结一下这个部分,我们通过一个句式,可以找到假设,这个话术是:“通过做XX事项,可以得到XX结果,那么做XX事项就得到XX结果的假设是什么呢?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看:“提高到课率”就可以让学员“掌握课程内容”,这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呢?我现在是不知道的,但是,不知道的话怎么办呢?通常来说有两种方案:

• 第一,去问高手。问问高手,在他们的经验中,到课率和掌握内容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的假设是什么?如果他们能说出来,那就试试看!

• 第二,去实践中要答案。直接就去实践,通过实践后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如果学员确实学会了,那就说明到课率高真的就有助于学员掌握内容,这里可能确实有个假设,是支持这个逻辑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由于本文是为了讲解复盘的底层规律,所以,接下来我们的重点仍然是复盘,但是,推导到这里还需要很多其他的重要结论,例如经验的定义:通过实践证明了某个逻辑正确、但却无法推导出假设的,那么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一条经验;再例如概率的重要性:绝大多数情况,假设并不见得是确切的,它的有效性更多体现在概率上,比如吃面条会饱,这个假设可能正确的概率就比较大,而学员来上课就能掌握课程内容,这个假设也可能成立,只不过概率就会降低。

回到复盘的主题,复盘要用在哪里呢?其实主要用在“去实践中要答案”这种方法里。

我们一开始确实有假设,可以得到“期待结果”,但是实际做的时候,很可能得到的并不是期待的结果,而是“实际结果”。这时,“实际结果”和“期待结果”之间的差距,原因就是假设出了问题,于是,就可以根据“实际结果”和“期待结果”的差距来校验假设到底哪里出问题了,这就是假设校验

看看前面的例子,如果你吃完一碗面条之后,发现自己不仅没饱,反而更饿了,那就说明背后假设是错误概率提高了,需要重新判断假设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如果说想办法提升了学员到课率,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全部都飙涨,那就说明这个假设是高概率正确的,对应的方法就可以继续使用。

(多关联一句,为那些懂我三观的伙伴而准备:实际取得的结果,是真实世界在现实世界的一个投影,你期待取得的结果,是一种基于假设而推演的预想。如果说投影和预想一样,说明你的假设有道理;如果不一样,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被现实打脸”的概念)


说到这里,可以总结复盘的底层逻辑了: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会对要做的事情与要实现的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假设,无论这个假设你是否察觉到,假设都是存在的

• 即便如此,我们也并不见得一定推导得出做某事的假设;

• 如果不知道假设是什么,那就用实践的方式去验证、去判断;

• 如果你想要的结果和现实之间不同,那肯定是存在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可以帮助自己找出不同结果背后的“假设”;

• 假设有了,再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校验、优化假设。

这五个步骤,就是“复盘”技能的关键点。

如果能够看懂这一点,就掌握了复盘的底层逻辑了:复盘是将“最终产生的现实成果”和基于“原有前提假设”的“期待成果”进行比对,通过对比的差距来判断自己“原有前提假设”哪里有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的一种方法

如果看懂这个,你就会明白:目标管理是多么重要啊!因为,你必须制定一定时长的目标,比如日计划、周计划、月目标、年目标等等,而这些制定的计划,全部都是“基于原有前提假设的期待成果”,当自己实践结束后,得到的就是“最终产生的现实成果”,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就可以用来做复盘,并找到原有假设的问题。

越是持续去校验自己的假设,将假设调整成和现实世界中一致,那你就能在这个世界中游刃有余!比如说,你假设明天股市大涨,于是,真的就涨了,你假设跌了,那就跌了,是不是就会很开心呢?


好了,这就是复盘的底层逻辑,这几天我有空,再把复盘的具体细节写写或者做成一个具体活动,留给俱乐部的小伙伴使用,那这个系列就全了:有技术、有逻辑、有深度、有案例(前几天写的《目标达成术复盘实践经验总结》),就可以开个新课啦!

这几天,因为工作量陡加(投入成本优化目标达成术),所以,日更的时间很波动,下个周重新改回早晨推送!晚安。


苹果用户请通过上方二维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