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NE文艺生活
ONE·文艺生活,每天都将在这里为您推荐一篇文章。它或许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一个观点、一种态度。我们希望这里会成为「一个」App和您文艺生活的延伸——文艺路上,有你不孤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indle电子书库  ·  豆瓣8.7!这部小说太残忍,一出版就争议不断! ·  3 天前  
学习强国  ·  每日一读 | 请记住那些对你好的人 ·  2 天前  
学习强国  ·  每日一读 | 请记住那些对你好的人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尹烨老师的书真的牛,真的长脑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ONE文艺生活

“差一点,我人就在缅北了”

ONE文艺生活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1-17 13:0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及身边人遭遇的诈骗经历,以及当前诈骗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文章提到了不同类型的诈骗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诈骗、境外旅游诈骗以及资金盘诈骗等。作者本人及家人朋友都曾是诈骗的受害者,损失惨重并产生焦虑情绪。文章还提到诈骗受害者的多样性,包括低认知群体和高学历精英都可能遭受诈骗。最后,作者呼吁大家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作者及身边人的诈骗经历

作者讲述了自己及家人朋友遭遇的诈骗经历,包括被电诈骗、险些被骗去缅北以及参与资金盘被骗等。

关键观点2: 诈骗现象普遍性和严重性

文章提到当前诈骗现象严重,涉及不同类型和群体,人们普遍出现被骗焦虑情绪。

关键观点3: 多种诈骗手段介绍

文章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诈骗、境外旅游诈骗以及资金盘诈骗等。

关键观点4: 受害者的多样性

文章指出诈骗受害者包括不同群体,低认知群体和高学历精英都可能遭受诈骗。

关键观点5: 防范诈骗的建议

作者呼吁大家提高警惕,防范诈骗,不贪小便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身边人求助。


正文


家人们,中午好。


这几天各个平台都在讨论“演员被骗到缅甸”的新闻;


一时间激起很多讨论的话题。


不说不知道,原来这些年缅北诈骗离我们真的不算远。


有人在电话这头被骗,有人被骗去电话那头;


我们找来了三位被骗过巨额钱财,以及险些人财两空的朋友。


问了问他们遭遇过的惊悚诈骗故事。



去年被电诈骗了二十多万,除了父母没人知道,我至今没走出来。


被骗那会儿,我还在准备考公。


为了备考已经裸辞在家两年多,花了父母不少钱,本身压力很大了,还遇到这种事。


当时是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派出所户籍科的警员,怀疑我参与了一场海外非法洗钱活动。


说实话,我被吓到了,他带着一些威胁的语气;


不仅报出了我全部的隐私信息,还说我的护照在机场有非法入境记录,已经成为洗钱案重大嫌疑人。



我第一反应就是解释,但我插不上话,对方声调高,语气凶,我越来越怂。


不光发送了疑似官方对我的调查链接,还一步一步洗脑、呵斥,让我配合调查。


还威胁我这样的背景,考公审核就不会通过。


甚至提到了我报名的岗位,那一刻,我的心理防线被彻底攻破了。


我害怕极了,没把这事儿告诉任何人,下载了软件,开始一笔笔打款。


事后回想起来,全是破绽。


但我人在局中,恐惧被无限放大了,脑子里都是“不能影响考试”,不然就全完了。


当天下午两点接到这通电话,一直持续到了五点多吧。



陆陆续续一共被骗了20多万,我手里没这么多钱,开通了三个平台的贷款;


等父母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急哭了,要拉着我报案;


我跟他俩吵起来,说你们根本不懂,那一刻我都没意识到是被骗了。


从派出所出来后,我好几天没缓过来。


唯一的朋友知道了我的遭遇,先是震惊,然后骂了我;


“这不是特别常见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吗?都是骗老年人的啊?”


我才知道这套路都不新鲜了,诈骗还分鄙视链呢。


父母拿存款帮我还了一部分钱,但还是不够。


现在每个月我都会收到还贷提醒,短信一响,我就应激。


爸妈说钱不是大事儿,别想不开,没别骗去缅北就不错了。


朋友说,你就是性格太内向了,有事都不跟周围人说。


上个月我去医院挂了号,确诊了重度焦虑;


不知道何时能走出来,也想不通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我。



看了这几天的新闻,我想起之前有两次,我应该是差点被骗去缅北。


第一次是疫情结束后去西双版纳旅游;


当时住的民宿老板非常热情,临走那天给我介绍了一个旅游团,说是缅甸一日游;


我当时觉得这事儿很奇怪,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同行的朋友中有人心动了,有点想贪小便宜;


但我们当时都没带护照,感觉去不成,结果那个老板说,不需要护照;


当时我极力劝阻大家,千万别去,去缅甸玩一天,不需要护照,直接过去?摆明了就是有问题的。



第二次差点被骗的经历,是发生在我妈身上;


我妈刚退休那年,被朋友拉到保健品群,性质跟传销差不多,也是组织国内游;


交通和住宿都是免费的,但每次跟着去旅游都要买他们的保健品;


我妈说,她每次都少买点,为了蹭旅游,感觉也很划算,我怎么劝她都不听;


结果有次,我妈说有个亲子游,全程免费,必须俩人一起报名;


还说在边境,还是著名综艺拍摄地,不光免费去玩,还送大礼包;


关键是介绍别人去的话,还能送更多礼品。


之前我妈在国内无所谓了,这次我一听边境,坚决不同意。



现在想想,这伙人绝对有问题,我妈后来就不参加他们的活动了,因为拉不去人头,被踢出群了。


而且感觉这几年这种境外诈骗越来越多了。


有用高薪工作骗你过去的,有拿免费旅游礼品骗你去的,统统都不能信。


而且要骗你的,最开始都是自己人,他们已经受骗了出不来了,就会利用亲属朋友关系,骗你过去赚钱。


贪小便宜吃大亏,真有天上掉钱的好事怎么会轮到普通人?



我被骗,就是想挣钱想疯了。


去年六月,朋友圈有个老同学突然找我聊天,还是个挺好看的女同学。


起初就是寒暄,问问我在成都做什么工作,还说有机会去成都找我约饭。


我这人有个习惯,跟别人微信说话,会点对方朋友圈看看人家的现状。


当时我就点进了她的朋友圈,发现她发的要么是豪车豪宅,要么就是迪拜旅行,时不时穿插项目投资心得。


我就好奇她到底做什么工作,什么项目这么赚钱。


起初是好奇,后来没忍住,就问了问。


她讲的含糊不清,大概就是资金盘玩法,感觉她不是很想说,我也没追问。



我还去搜了,网上说资金盘可能是骗钱,我给她发了截图,还让她小心点。


结果她给我看了她的账户金额,还嘱咐我不能跟别人说,说团队审核非常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


现在想想,她就是一步步给我洗脑;


刚开始我完全是自愿的,投了第一笔钱,三十多万,一周不到本金和利息都返给我了。


我见到回头钱,立刻就上头了;


但她说第二笔钱不够,最牛的是,她不催我打钱,回消息特别慢,我生怕打钱打慢了,真错过了机会。


说好要返的第二笔钱,迟迟没到账,我开始有点不放心。


我催了她几次,她先说等几天,后来她让我抽空去找她一趟,她安排机酒,当面给我解释。



我后来想想,不光是骗钱,还要骗我人。


她见我死活不提去实地考察,直接不回我消息了。


后来就知道自己被骗了,账号都登陆不上去了。


我心态还算可以,该报案报案,该想办法想办法;


原本还是有钱单身汉,这下一夜回到解放前。


从其他朋友那知道,这女的旅游定位全是假的,朋友圈也都是网图。


当时最大的想法就是,钱到底还能不能追回来,钱是最重要的。


总之啊,眼下诈骗真的太多了,有针对低认知群体的诈骗,也有针对我这种高学历精英的诈骗。


要怪只能怪自己想走捷径,想挣钱,太爱钱。




和电诈相关的电影题材拍的还算保守了。


尤其是“缅北事件”发生后,电诈话题又被推倒了风口浪尖;


有人发现公司年前团建地点是泰国,害怕到想要辞职;


有人怀疑朋友圈某个定位在海外的朋友,早都入了诈骗团伙儿;


有人自嘲转发缅北园区“入职”门槛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还有人疯狂浏览骗术、骗局,转发给家人和朋友,出现了轻度“被骗焦虑”。



而文中经历过诈骗的人,不光被卷走了钱,甚至险些波及人身安全。


骗术升级,防不胜防,普通人收集防骗攻略,受害人走不出对生活的绝望;


但真正可恨的,可恶的,明明是骗子。


可能就像@小王 的遭遇,失去判断力的时候,要试着向身边人求助;


新的一年了,提高一些警惕心;


攥好手里的钱,也看好自己,总是没错的。





作者 /                  紫薇星
编辑 /                    姜 姜
 设计 /                     Jane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后台回复“加群”,进入读者粉丝群 
被骗的普通人
活在焦虑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