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私募掌门人:北京和聚投资成立第八个年头了,你有怎样的感悟?
李泽刚:我们是整个“资本市场汪洋大海的一叶小舟”,从个人到团队,始终保持对资本市场的敬畏。我们做投资也经常被这个市场修理,比如个股也会买了被套,套了之后剁了出来;或者对市场阶段性的方向判断错了,净值有回撤。8年中也犯了很多错误,但我们没有犯致命错误。
作为投资人,都会犯错,但是当你某只股票犯错的时候,要保证整个组合不会受太大影响、不会翻船。北京和聚投资不做自营炒股,产品也不做结构化,量入为出之后,即使环境出现变化,依然有能力应付。
对话私募掌门人:16年的从业经历,你对中国市场有怎样的感悟?
李泽刚:我们这批人算是科班出身,我也考过CFA,对相关行业和公司熟悉,从研究员到做基金经理,一条常规路线下来。但实际上中国股票市场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恰恰是这些正统的投资理论、投资方法在中国股票市场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冲突,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不断的纠偏、不断的面对现实,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鸿沟不断适应的过程。比如说A股市场是一个高度散户的市场,投资者结构决定了存在大量散户性的思维,很多突发的涨停是非理性的;再比如A股的10送10,从财务上来讲毫无意义。一方面我们否定它,但另一方面存在就是有道理的,这些现象背后是中国股市文化的特性,中国股票市场大量的是东方特色,比如对弹性或波动性的偏好。
做投资要“有原则的灵活”
不要过多自我总结不要太拧巴
对话私募掌门人:过往的报道中有用25字来形容你的投资理念:“循性而动,防守反击。草根研究,自下而上精选标的,不盲目追高”,你认同么?
李泽刚:这不是我总结的,而是常识。投资人要永远保持敬畏的心态面对市场,一旦过多做总结就可能固化自己,反而容易出问题。市场千变万化,而投资要“有原则的灵活”,如果没想明白,则很容易处于一种经常性拧巴的状态,即不顺也不舒服,弄不好还容易极端和偏执。
李泽刚:交易习惯我们主要是比较偏逆向交易,我们特别反感追涨,也害怕追涨,“久利之事勿为之”。有的时候明知道有个标的可能会拉升,但因为它短期冲的太快了,我们可能都会放弃。我们通常是很谨慎的,心里有谱的时候,越跌我们越高兴,越跌反而越买。
李泽刚:有时候也会,尤其是在宏观面前。时间长了慢慢就推翻原来的结论了。作为投资人,都会犯错,但要确保某只股票犯错的时候,整个组合不会受太大影响。
李泽刚:亏的最快的在2011年,那年7、8月份我们净值创新高,但接下来出现持续下跌。一只ST股票持有近5个点,没有量,每天5%的跌了半个月,跌到最后也几乎不用卖了。
李泽刚:个股通常不止损,主要对组合的净值波动进行控制。作为权益类投资,市场每天都活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每天都可能有地雷,如果我的净值稍微拉长一点看有一点小波动也没事。所以我们考虑风险不会去考虑微观的东西,而要把握整个组合的结构。这跟固收市场不一样,固收是每天都相对平静,而一出就是大事,权益类的局部每天都在波动。这也是很多卖方分析师要想转型转到买方来的一个壁垒,需要站在整个组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仅盯着那些具体的个股。
作为管理人,找到一个好投资标的时,自然其越便宜越高兴,但你不可能总是最低点买,反过来讲越跌越有价值才是对的,可以摊低成本。如果你对一个标的真的有信心,一定要拿到足够的量,而恰恰就是在这种跌的过程中拿到量。
市场上大多数是基本面平平的股票,还有很多是烂股票,所以在好股票、稀缺股票面前,一定要找机会重仓拿到足够筹码,一切不过是贪婪对恐惧的较量。这时一定是逆向交易;卖也是一样。
李泽刚:核心股票池里的通常是长线,平均持股周期若干月甚至超过一年,这部分是我们的底仓,也是日常最重要的研究结果,交易通常不多做。
另外,我们平时还有一些交易性策略,比如一个组合当中20%的资金参与一些政策主题、行业轮动、周期切换等。所以这部分资金相对周转率会比较高,通常持股周期以周计。
但总体看,我们日常工作不是在办公室里看K线图,我们核心工作是离开办公室做产业、企业研究,以及股价波动背后的逻辑研究。
李泽刚:选择一只股票是基于三个判断:1、趋势——企业基本面的势。从行业到宏观,你所处的板块是不是做顺势而为的事,不要逆势而动;2、团队。不管是PE还是二级市场,团队的战略判断力和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3、价格。需要足够便宜。
指标满足的越多我可能仓位会加的越重,但同时满足的品种不多,遇到就需要加倍重视。像是国投电力,2012年年初我们重仓买进,拿了两年,吃了中间一段,熊市赚了近2倍。火电企业成本效应与煤炭价格下行相关,这是大势;国投在前两年成功的从火电转到了水电,还拿下了雅砻江总体开发权,从2013年开始就进入了业绩收获期,每个季度有新机组投产;再看股价,我们当时测算3倍多市盈率,我们很少有见过一个现金流这么好的非周期性行业仅仅3倍市盈率的公司。
自己比较认可、长线跟踪的标的争取把握主升浪。因为对基本面比较熟悉,当股价有驱动因素时,我能够感受到,然后通过重仓来放大效应。
对话私募掌门人:您在金融产品条款研究方面花了很多精力?
李泽刚:我学财务专业出身,因此特别爱研究条款。包括研究衍生品、金融工具的条款,也包括产品设计。2014年私募基金可以自主发行产品,北京和聚投资也很快发行了自己做管理人的产品,其中公司母子型平台契约型基金就是我本人设计的。
我研究生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可转换债券,后来到公募基金工作,整个可转换债券的投资定价模型也都是我一手负责的。而可转换债券其实就是债券加权证——中国的权证部分就是标准期权叠加一个赎回条款,再加一个回售条款,还叠加一个向下修正条款:3+1的复合期权。每个条款会对交易工具的定价形成深刻影响,而且每个条款之间有相应关系和逻辑关系。而条款背后是发行人和投资人以及控股股东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各家演绎的故事,很是有趣。这种条款不只是可转换债,包括可交换债、公募基金的分级基金道理也是一样的。因此新的金融工具经常会带来系统性的套利或低估的机会,背后就是一系列的期权,因此看到一个条款很快能够翻译成背后的定价。我们需要在一个整体框架思维下去寻找这样的投资机会和进行产品设计。
李泽刚:私募基金的创业是个巨大的话题,第一个结论,就是当下创业比几年前成功的机会小多了。虽然土壤比原来肥沃,但成功的机会更小了。你要市场记住你做到所谓的成功,你需要做到行业前十,原来100家做到前十有10%的概率,现在1000家只有1%的概率。私募基金真正大发展,其实就脉冲了一两年,甚至就那么几个月,仔细算,最近这一轮牛市一下子把很多私募基金差距拉开了,2014年年底到2015年的6月份,一波私募规模超过100亿,有的到200亿甚至300亿,几个月时间一下子行业格局立刻就拉开了,然后一轮暴跌又再次洗牌。大家的心情、心态和生存状态完全是过山车,每家都会有自己的故事。私募行业就是如此,不管你过往如何,到了第二天就是新的起点,活着的人又站在跑道上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