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别家大点的小孩,从我家小孩手上纸飞机直接拿去丢垃圾桶了,我家孩子当时抱着我哭得好伤心!我当时也懵了……后来我才意识到,应该告诉孩子要勇敢说出来,在没有得到别人允许的情况下拿走别人的东西,是很不礼貌的
我会教育我孩子不主动欺负别人,但是别人欺负我们也不行,得还回去,虽然不太好这样教育,但是真的没办法,有些熊孩子没家教,不教育他,他永远都欺负别人
前天我一岁的宝宝坐摇摇车也是被另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拿东西打,我立马喝止,面露凶光,我只是觉得宝宝太小,没有防御能力,我做妈的都不保护她,她能指望谁。宝宝再大点是准备去学跆拳道的,这是我跟爸达成的共识。我要宝宝懂礼貌绝不做熊孩子,但是,也决不会让她被熊孩子欺负。熊孩子的家长不出声管,那我为了自己的宝宝就帮你教了。
教育,就是让孩子以后可以独自面对和处理自己的事情。这个过程,有实验、有试探,自然也可能有失误。很多时候,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我们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和处理身边的事情,就足够了
如果在孩子的冲突中没有严重的安全危机,很多时候父母可以不介入,而在一旁观察,给孩子们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社会协调能力也在慢慢孕育。如果父母充当“警察”,立即出面调停,虽然冲突解决了,却也剥夺了孩子宝贵的心理成长机会。如果当父母发现孩子时常发生恶意的攻击行为时,就需要及时介入,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
看完了热心读者的回答,让我们掌声欢迎博爸为我们带来他的专业分析!
前几天,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视频:
杭州某家商场的游乐场内,一名四五岁大的小姑娘,踩了一名一岁多小男孩的脚。导致男孩的母亲当场失控咆哮、仪态尽失。
在长达64秒的视频里,小女孩的妈妈一直道歉,而小男孩的妈妈则显得不依不饶。她歇斯底里的不停咆哮,全然不顾身旁老公的劝阻,自己儿子也已然被吓哭。
正当网友们都认为男孩的妈妈反应过激,而为小女孩和她妈妈打抱不平时,却有人发出一段117秒的“加长版”视频,让事件“戏剧化”的翻转。
原来,在那段更长的视频里,小女孩先是肆无忌惮地从小男孩身上踩过,之后又若无其事的继续玩耍。当男孩妈妈找到女孩妈妈要求道歉时,她还试图跑开继续去玩,甚至用力推了挡住自己路的另一个小女孩子……
显然,小女孩动辄无缘无故的踩人脚、动手推 ,但却对此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