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代表
本号为正版MRCLUB「医药代表」微信,谨防山寨!——医药行业的那些事儿,新手指导,招聘信息,业内新闻推送,25万药代会员及医药市场销售管理人员每天从我们这获得职业指导及业内动态。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代表

连续15年“打卡”!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沪上献智慧

医药代表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9-22 23:04

正文


今天又有大新闻啦!

据大咪了解,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博士再次来到中国,分别拜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铺天盖地的报道想必这两天已经在很多小伙伴的朋友圈刷屏。说到这里,一些细心的小伙伴们应该已经猜到了大致行程。

没错!作为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的主席,施万博士此行正是为了出席一年一度的 IBLAC 大会,同各方进行交流和言谈,为上海的开放、合作和创新建言献策。

“上海有着卓越的营商环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一直在蓄力长远发展,这为包括罗氏在内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是罗氏的战略市场,我们对于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瞬间


别看施万博士是个“老外”,他可是 IBLAC 的“老朋友”了。罗氏参加这个会已经 20 多年了,而施万博士本人更是连续 15 年准时赴约,为上海发展贡献远见卓识。

金秋九月,海纳百川的上海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本届 IBLAC 大会上,围绕分议题 “持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施万博士结合国际前沿经验,引导成员企业进行了深度研讨,为推动上海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创新群策群力。施万博士表示,上海将处于全球医学研究的前沿,拥有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行业、顶尖的医院和研究机构,同时预防性医疗保健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今年可是罗氏制药在中国的"而立之年"哦!三十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迈入成熟的标志,对于罗氏这个"老朋友"来说,则意味着在中国市场更深层次的耕耘和飞跃。

值在华三十周年之际,罗氏宣布了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更明确的愿景,不但要当在华跨国药企的“领头羊”,还要做本土创新企业的“助推器”。

罗氏要持续成为中国领先的跨国制药公司,让罗氏的创新药惠及更多患者,并加速更多源自中国的创新药落地。为了实现这些愿景,罗氏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不断加速创新产品进入中国的步伐,并持续强化端到端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同时,罗氏将依托罗氏中国创新中心不断优化研发创新引擎。此外,罗氏还将持续深化在华战略合作,开拓罗氏在全球和本地产品组合。

自 1926 年进入中国,罗氏与中国的渊源已有近百年。作为最早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之一,罗氏始终践行对中国市场和患者的长期承诺,为中国患者提供一流的差异化药物和诊断解决方案,赋能中国医疗创新生态圈建设。目前,罗氏在华拥有 28 款产品,覆盖 8 大治疗领域。

1994 年,作为第一家入驻浦东张江的跨国企业,罗氏率先在华建成并不断升级和完善全产业链。作为最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外资药企之一,罗氏研发已植根中国二十年,并不断加大投入。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覆盖免疫、肿瘤以及代谢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持续不断地为患者开发创新药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