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国是华为大学首任校长,最近写了本书《华为团队工作法》。内容很干。
推荐。
◢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产”永远都不是钱,而是:客户和团队。尤其是,通过享受你的产品和服务获取到价值,并信任你的那些客户;和拥有共同使命、愿景、价值观,并相互信任一起努力向前的团队。
通常我们用“战略决策”来解决“客户”相关的问题,用“组织管理”来解决“团队”的问题。
日常企业经营中,我们无数次围绕着“客户”在钻研和琢磨,关于战略、关于战术、关于客户价值、关于财务模型和资源分配,等等。固然,正确的战略方向,是业务成功的前提,但往往战略的失败或者战略决策困难并不是因为方向有问题,而是团队执行出了问题,没有一个能够执行好战略决策的组织来匹配战略的决策力是最常见的困难。
组织管理,和战略决策一样重要。
组织管理有很多方面,关于人的事情往往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复杂在,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太多变量,出现问题的随机性很强;简单在,人的底层是内心深处的某些存在感(更高级一点的是“使命感”)和价值观,底层一致的组织可以很自然地随机解决随机问题。
所以组织管理的关键其实是人本身,是使命感和价值观。而这往往又是“很虚”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想要做好组织管理,必须先把问题变的很“实”,实到可考核、可执行、可激励、可批评、可复制、可研说。这需要很强的虚实结合能力。
我想象过一本组织管理的书怎么写,才能实用。尝试讨论过很多次如果给有赞的HR(人力资源)和TL(团队管理者)们编一个手册,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让他们理解有赞的组织管理理念,并能够快速上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常见的写法应该把很多概念讲清楚,建一个理论框架,让读者对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明确概念,有清晰自洽的逻辑架构,这样做看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想这样这么干了,只会把“虚”的事情搞的更“虚”,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几周前吴老师发给了我这本书的电子稿,让我感受感受。我坐在马桶上,读了几十页,直到腿麻到很疼了才意识到,因为读的太过瘾,因为这是一本真正把“虚”做“实”了的书。
这本书并没有讲什么理论框架。而是将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场景招聘(精准匹配)、培训(加速成长)、激励(有效激励)分解成了详细的常见“子场景”,然后在每个子场景里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具体做法和原则,供司机操纵中参考和引用。非常实用有效,像极了一个“武功秘籍”,或叫“疑难杂症录”。
而且吴老师在给出具体做法的同时,还引入了一些组织管理的常用理论,便于读者可以可以延伸阅读。比如,讲到“无工作经验者”面试的时候他给了很多实用的“提问方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提问的原因,并且提到这叫“巅峰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延伸学习“巅峰问题”这个方法。
其实,华为只是这里的样本案例,拿腾讯、阿里巴巴、有赞也都可以这样拆解“常见场景”,分解出我们积累下来的好用工具和方法。
因为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不同的核心业务,不同的业务性质需要不同的组织管理方式,每个企业的使命愿景、当前境遇不同,甚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组织管理在具体做法上都需要有很多的不一样。比如,书中说“华为在管理期望值中定只能完成80%的目标,但钱不少给,这样员工自己没干好还多拿钱,有负罪感明年会更好好干”,而有赞就不是,有赞就鼓励“我们定的目标都是必须完成的必要目标,我们只为结果‘买单’,会给过程‘鼓掌’。创新项目即使没有拿到数字结果,也应该有创新探索之后对于该方向的准确认知作为‘’结果”。比如,华为是“以客户为中心 以奋斗者为本”,而作为一个商家服务公司,有赞以“给客户创造价值,并获取价值”为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