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旺说
鲁振旺,TMT分析师,著名互联网、电商和科技自媒体人,旺说是本人唯一的公众号,以互联网行业的原创点评为主,每周一次原创视频脱口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旺说

挣钱难了,买房难了,年轻人还有路走吗?

旺说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8-14 19: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 | 鲁振旺



一个研究生同学从深圳过来,约了几个上海的同学碰个面。

期间谈起了房价,大家纷纷感慨,我们当时毕业得早,在上海都能很快买一套大大小小的房子,没有太大的压力,假如晚毕业几年,估计很多人都要望房兴叹了。

老G还举了一个例子,拿最普通地段的小房子来说吧,比如500万的总房价。

首付30%,就要150w,两个小情侣一年攒20w,也要七八年才能攒出来,有多少大学生小情侣一年能攒20w的?

我说老G你说的也不对,首付家里还能凑凑,按揭受不了吧,拿20年来说,贷款350w,就要还700w,一年还35w,每个月拿3w出去按揭,起码小情侣年收入要有五六十万,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少人能混到年薪50w的?即使两个人加起来的税后收入,净收入50w也是高产阶层的标准了,跟美国的中产收入差不多了。

我们看得明白,年轻人更明白,看不到希望,很多年轻人已经离开了北京和上海,原来北京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留京的比例能高达7成,现在连一半也没有了。房子,已经成为大家难以逾越的大山,与其知道奋斗十年也买不起,不如到其他地方,早点折腾个小窝,起码遮风避雨吧。


上一轮的全国房价飞涨,让大学生的心又凉了一些,当然你也可以回到济南、合肥和郑州这种二三线城市,但是当地的房价也有两三万了,当地企业给的收入也低啊,每个月挣仨瓜俩枣的,跑到当地去,也照样买不起,难道一定要打回原籍才行?回到儿时的村头,盖个草房,跟小时候玩得不错的小花小红结个婚……

最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地方在哪里,你就应该去哪里,否则逃避压力,看起来压力小了,实际上事业没有前途了。至于你适合呆在哪里工作,跟你的能力、抱负和性格有关。


北上广深是需要战斗和打拼的地方,要想拼杀出来,也需要一点运气和悟性,抱着“混”的想法,想看看运气,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场难度越来越大,早晚会被排挤出去,到时候再考虑中小城市的机会,已经晚了。



人最重要的是,认清楚自己,这很难,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理解自己,等到老了才明白走错了路,那就全完了。

几年前,我在微博上做过一个调查,无论创业还是打工,个人净收入同比去年增长了多少,有六个选项:

1.大幅增长50%以上。

2.大幅增长20%以上。

3.温和增长10%以上。

4.微微增长5%以上。

5.基本没变化。

6.下滑了不少。

当时2和3的选择最多了,尤其我的粉丝里很多都是电商行业的,大家的小日子美着呢。前几天我又做了同一个测试,得到了150多个回复,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4和5,选6的也不少,这意味着什么?个人收入进入了瓶颈期,红利过去了,以后很多年都会是如此。

我问过很多熟人,都说按国家的数据,去年人均收入增长了6.3%,有多少人达到这个平均标准,遗憾的是,无论政府公务员、国企员工、白领群体,达到6.3%收入增幅的占极小一部分,大家都是被平均了。可能马云、王健林和马化腾们挣到大钱,让普通大众也被动“增长”了。


中国经济的黄金20年过去了,经济学家都说中国进入L型拐点,或者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那都是宏观角度,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价值,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有一片草原,上面有一群羊,代表财富,还有一群狼,代表我们老百姓,因为草原气候的原因,连续20年,野草疯长,羊越来越多,代表着财富红利,狼们有的是羊可以吃,不需要跑的多远,也不会饿很久,最懒的狼也有羊吃,那些凶狠的狼不满足,喜欢去奔跑,为家庭谋取更多的羊,繁衍后代,家族狼群规模越来越大,懒羊没有进取心,就这么混着。

突然有一天,气候变了,草没有过去长得那么多了,羊群数量每年变化不大,代表社会财富增长慢了,对于狼来说意味着很大的压力。


家族势力大的,会有更多的手段去捍卫果实,家族的狼有能力到处飞奔、围猎和突击羊群,他们的力量依然在增长,那么懒的羊呢,过去没有习惯奔跑着去捉羊,围猎能力练习起来很慢,他们捉的羊越来越少,最后一批批的饿死了。

在中国经济黄金20年中,社会财富增长很快,哪怕是懒人,都能随便找个不错的工作,养家糊口没问题,每年的工资似乎都在快速的增长,真的不是你有多厉害,而是财富红利的结果。


我们研究生的师弟们,毕业于00年代的那拨人,见面喜欢侃大山,好像都很牛逼,现在刚毕业的小师弟们就不同了,谈起职业未来忧心忡忡的,其实不是他们能力不好,只是年轻了十几岁,命不好而已。

在社会财富均衡发展的阶段,财富蛋糕有限,有钱人会努力捍卫财富的流失,穷人们想要提高收入就更难了。拿钟点工来说,上海20~25块的时薪维持好几年了,大学生毕业后几年,似乎总也在六七千块钱打转,财富蛋糕有限,原则上来说,你在财富上实现逆袭了,就有其他人的蛋糕减小了,奋力逆袭,成了年轻人和穷人必须突破的关键。

相信很多人看过那个令人绝望的调查,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BBC拍摄纪录片《7 UP》,采访了14个7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上层社会,有的是孤儿院的孩子,有的父母都是蓝领工人,每隔7年,艾普特都会找到当年的孩子们,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梦想,这项工作持续了49年,当艾普特已经风烛残年的时候,他依然没有停止,当年的孩子们,也都成了快退休的中年人了。



最后的结果,跟爱普特当初的预测竟然是一样的。

来自精英家庭的Andrew 和 John依然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谈起话来很有风趣,风度翩翩,他们现在继承了父母的传统,还是社会精英,来自中产阶层的Nick教授升级了,成了社会精英阶层,算是小逆袭的典型案例,还是来自中产阶层的Peter夫妇成了公务员,依然表现干练,看着好像不像56岁的样子,当然他还是中产阶级。

可悲的是来自底层家庭的孩子们,在十几岁、20几岁的时候,有的还是挺英俊潇洒的,谈起梦想激情四射,等到他们56岁的时候,无一例外,长相不是胖子,就是秃顶,都有点邋遢有点老,他们的妻子(没有参与调查)几乎跟他们一样,也都成了一个个的女胖子,当然从收入上来说,他们的日子跟父辈一样,过得很艰难(当然,他们都很快乐)。

这就是阶层固化,残酷的,血淋淋的。

接下来,随着社会财富蛋糕增长的滞缓,我们中国或许也要进入阶级固化时代了,一般来说,爹穷,儿子可能也会穷下去,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逆袭难度加大,我们就不能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上面,过去我跟朋友们在一起,大家喜欢开玩笑,比如说:

“我成不了有钱人,但是我会成为有钱人的爹”。

意思是自己这辈子看来没指望了,不如努力去培养孩子,让他们成才,实现人生的逆袭。

难,真的很难。阶层固化之后,这都是奢侈的梦想,我想说一句:

“要想让孩子成为有钱人,首先他们要必须有钱人的爹”。

有点拗口吧?价值观、社会理念、性格和心态都是家族传承的,父母就是最好的导师,你自己都hold不住场面,就想着拼命逼着孩子死学习,让他们去逆袭,你以为是80年代啊。

没话说了,赶紧去努力了!


图片来源:网络


—— 旺说公认好文 ——


一个仗义的老流氓,和被他征服的四个男人

为什么真正的聪明人,都不玩王者荣耀?

一个leader的失败:靠加班、靠团建、靠个人

做“微信公众号”还能躺着赚钱吗?互联网从业者必看

为什么说有钱人是天生的,我们根本学不来?


转载或商务合作,

请联络个人微信:1502150468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