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系列
积分流基础知识
#2130
关于信用卡“产业链”的基础知识。
一)
积分的实质
首先,我们要普及一些基础知识。大家知道我话痨,所以耐心多看几个字。
积分,什么是积分。哪里来的积分。
你今天吃中午饭,在海鲜酒家刷卡,刷了1000元钱。但其实,商家是拿不到1000元整数的。
一般来说,如果你刷的是“银联标准机”,费率是0.78%
则商家拿到手的是992.20元。
付了7.8元手续费。
商家肯付手续费,有许多种原因。一般金额较大,bigger较高的场所,例如五星级宾馆,高档餐厅,奢侈品店,都是愿意付点钱,帮助你“免于数钱”的。
据心理学说,人付钱数纸币时会感到痛苦,
巨大的痛苦
,这会削弱你的消费欲望。
而刷卡感到快乐。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比较Low的小饭店。或者经营不善,比较困难的店铺。
当你结账时,店员会隐晦地和你说,“今天POS机正好坏了”。所以请你付现金吧。
这就省下了一点点手续费。
闲话少说,总而言之,商家是付了0.78%的佣金。
这一部分的钱,需要有三批人分。比例是2:1:7
-
收单行:0.15%
-
银联:0.08%
-
银行:0.55%
首先说“收单行”。收单是一个庞大人力的行业。养活着几十万从业人员。
你假日到百货商场购物,营业员小妹笑眯眯地拿出一个POS机。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POS机要多少钱,这个POS机是怎么到百货商场里去的。
干这一行的,就叫做“收单”。
收单就是一个苦哈哈的小伙子,背着十几部机器。跑到新世界百货,“爷爷啊,奶奶啊,求求求你装一部机器吧”。
每个月回访一次,如果你打印纸用完了。免费给你新的纸卷墨盒。
放眼中国几千万家商户,这是靠“人力”一家家铺过去的。
此后的运营维护,也是每个月要上门的。
前二天在北京街角买煎饼果子。推着辆小车下岗女工大妈一个煤气炉。
等点完双蛋,猛得发现旁边挂了一块招牌“本店接受支付宝”收款。
哎哟妈呀,把我吓得哟。
一个POS机成本在700元左右。你说朝阳群众王大妈“煎饼果子”自然是没有POS机的。
但是不妨碍支付宝做“收单”。人家只要印个二维码在旁边就行了。铺店能铺到这种毛细血管,我也真服了。
总而言之,“收单”是一件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大街小巷一个个小店铺扫过去,签协议,磕头拜礼。
在整块佣金蛋糕之中,“收单”拿走0.15%,天公地道。收单是一件利润菲薄的事。勉强和成本打和。
其次,是“银联”的蛋糕。
早在90年代刷卡的时候,不知各位是否仍有印象。如果你去“第一百货”买东西,收银台前摆了十几个POS机。
如果你刷的是中国银行卡,收银小妹看了一下,掏出一个中银POS。
如果你刷的是工商银行卡,收银小妹看了一下,掏出一个工商POS。
如果你刷的是建设银行卡,收银小妹看了一下,掏出一个建行POS。
朱镕基时代,搞的“金卡工程”。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互联互通”。
此后的市百一店,收银台就只有一个POS机了。“银联标准机”。
现在的流程变成了: 刷卡 ----- 银联 ----- 银行。
这其中,银联收取0.08%的费用。
但是,为什么南方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坚持使用十几个POS机的习惯呢。因为省钱。
你想,刷卡 ----- 银行。这样收费是0.70%
刷卡---银联---银行,这样的收费是0.78%
南方人精明。老板有时候宁可保留十几部POS机。看你是哪一个银行卡,就给你刷哪部机。
实在不认识的卡,再刷银联标准机。
银联的收费是0.08%,看似是三个环节中最少的一个。
但是相应来说,银联付出的劳动,银联的成本也最少。
所以银联依然是最赚钱的一个。依托着政府“垄断牌照”而谋取暴利。
当然,不信邪的人也有。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支付宝”。
当2004年你刚开始看支付宝Ver 1.0的界面。他是没有今天“统一”的支付宝盾形界面的。
当时如果你淘宝买件衣服,支付宝付款。
页面一打开,哗,是几十家网银。
真的是几十家。几乎每一家有名有姓的大银行。他上面都有了。
马云是基于这样的想法;
“
办十几个POS机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
但是Web上给你十几个按钮,那还不容易”。
所以支付宝一出来,银联就“跳掉”了。
无论你哪一张卡,支付宝支持的那三十几家银行。你都可以刷。直接上浦发网银。
银联就Skip了。
当然,支付宝后来也问客户收费。
但收得还是比银联便宜。
二)
银行的付出
最后,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块大头,0.55%是分给银行的。
看似银行拿得最多。但其实银行也没赚钱。
因为银行要提供二大责任;
1)
积分兑换礼品
2)
免息期
其中,“积分兑换礼品”比例是非常恒定的。
虽然各大银行吹嘘得眼花缭乱,但大致上就是0.2%,每一千元消费返2元。
“广东系”银行最差,大约返1.5元。
银行拿到手0.55%,扣除了礼品0.20%,则还剩下0.35%。
这0.35%,要负责你的“免息期”。
一般情况下,普通客户账期卡得不紧。平均免息假设42天。
则“资金成本”大约年化3%
也就是你在商户刷了卡,银行借给你3%年率的资金,借一个半月。
你本身已经付过费了,银行的“免息期”并不是真免息的。
三)
积分的源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支付”这条链条,利润十分微薄。
你在海鲜大酒店吃了饭,刷了1000元。龙虾象拔蚌的毛利可能有数百元之巨。
可是“支付”环节。你一共才掏了7.8元给收单+银联+银行分。
每一个机构,赚的都是几分几厘的沙粒。
因此,“不付佣金”的交易,是没有积分的。
这是显然的,公平的,合理的。
那么,什么样的交易,才是“不付佣金”的呢。
中国明文规定的,大约有八类。
第一类是税费。任何和政府打交道的。成本你自己咽下。政府一文钱“佣金”不付。
有人说银联是流氓公司。大伙看了都笑了。
而银行哭泣说“臣妾的免息期”怎么办。怎么办,你自己凉拌!
第二类是医院。秀相永远喜欢拿了别人的钱去做“德政”。
第三类是学校。缴纳学费(若有)刷POS,则不得收手续费。
第四类慈善。
第五类是水电煤。公用事业也被视为“德政”的一部分。反正秀相的德政,都是别人付钱。
这里面有个窟窿。主要是“企业级财务”。
譬如说,你想,“水电煤”才多少钱呀。一个月几百元搞不好了。
但你有没有见过一个月200000元电费的账单。有没有见过一个月500000电费的账单。
这种账单依然存在的。主要是工商类企业。
而这些“企业电费”,你是可以专门去到电力公司,在窗口中“刷卡”缴纳的。然后回公司报销。
如果你恰好是企业财务,出纳。这些细小不起眼的地方,就是百万现金。
以上是五类“民生”类德政免收。你别看他们数额小。统计在“银联总刷卡”中免费项目占到了近50%,仅仅水电煤类就占20%。
银行为此叫苦不迭。
其次,是三类“大型交易”。这三类交易不收手续费,是因为金额太大,或者利润太薄。所以无法收费。
第六类,房产。一套房产动辄数百万。如果收卡佣就是万元。售楼处估计要吵翻了。
第七类,汽车。汽车4S店其实利润十分微薄。某人返0.6%就把整个经销商体系搅乱打垮了。
第八类,批发。批发的利润低到0.01%。一笔上百万的批发业务,可能就仅赚几百元。这是残酷现实。
对于六七八类,因为“没有办法收取佣金”。所以被称之为“封顶机”。
封顶机的意思,就是无论你一笔刷多少,永远只收80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