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高院
传播法治精神,提供司法服务,推动法治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天平  ·  从法庭到悬崖,法官手脚并用明晰真相 ·  20 小时前  
Kevin在纽约  ·  如果有天,一个印度裔美国人去抢银行。 ... ·  昨天  
Kevin在纽约  ·  -20250221225651 ·  2 天前  
湖南司法行政  ·  省司法厅召开2025年度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班会议 ·  2 天前  
湖南司法行政  ·  省司法厅召开2025年度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班会议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高院

【普法强基在行动】关于借钱,这几条法律“底线”你一定要守住!

云南高院  · 公众号  ·  · 2024-06-07 14:58

正文


为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夯实普法基层基础
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云南、法治云南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新华网携手
丰富普法形式
推出普法宣传短视频
引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他人借钱不还的情况
应该怎么办?
一起通过以下视频来了解
↓↓↓



金钱往来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经济行为,但时常会因借用他人财物不能按时归还,使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产生纠纷,协商不成有可能导致法律冲突的发生。借款时如何保障双方权益,避免潜在的纠纷和法律冲突?守住以下法律“底线”,通过合法合理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借钱关注借款人的个人信息

首先,借钱之前要考量自身经济负担状况,然后重点关注借款人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还要综合评估和判断与借款人日常交往中的表现、双方之间的熟悉度等,不可盲目轻信。


借钱后,如果找不到借款人,诉讼时可以要求法院公告送达,公告期届满借款人仍不应诉,法院可以缺席审理,或者胜诉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查找对方财产线索。找不到借款人,追债的过程会变得极其漫长和艰难,胜诉后的执行也会困难重重。所以,借钱给别人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借钱要看对方的偿还能力

借钱要注意判断对方的偿还能力,即便胜诉了,对方却无力偿还借款,法院也将无法执行到位。


所以,了解对方是否有偿还能力非常重要,要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个人财产状况,如银行账户、房产车辆、股票、理财产品等财产线索,以便向法院起诉时提供财产线索,申请法院诉前保全,将对方的相关财产先行查封冻结,防止其恶意转移。借钱之前,还可以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公开网站查询借款人是否有官司缠身,如果对方有经济纠纷或被执行,建议不要借钱,规避自己的败诉风险。



留好证据至关重要

借款时千万不要只是口头承诺,要写好借条,最好能保留录音、聊天记录、第三方证明等证据,在诉讼时,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双方达成了借款合意。


此外,要留好给付借款款项的相关证据,如线上转账账单、银行流水凭证等都可以作为证据,如果是现金给付,就要保留好支取现金及交付给对方现金的证据,可由借款人出具收到现金的收条,最好有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见证。如果只有借条,却没有把钱交付给对方的证据,那么,作为出借资金的原告,也很容易面临败诉。


借条撰写时一定要写明借款方、借款金额(金额同时写成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有无利息、借款方式、借款期限、逾期责任等内容,最后一定要记得双方签字盖章。



维护权益不能拖

对方欠你钱,可不能一直等待,因为诉讼也有时效性。


什么是诉讼时效?如果你和对方约定了具体的还款期限,那款项到期的3年内,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或其他方式索要;如果没有约定具体的还款期限,只要你催要了,那么诉讼时效就会在你催要的时间点,或催要过程中重新限定的时间,或对方拒绝的时间起算,3年内记得维护权益;如果既没有约定,也没有催要,那么就要在借款之日起的20年内维护自身权益,一定要注意区分!


总而言之,借钱需谨慎,我们应秉持以下基本原则:综合评估各种风险因素,时刻明确自己的底线,不要把自己置于财务风险之中,先保护好自己再去关心别人,人财两空实在是得不偿失。




推荐阅读


院部会商重在合力解决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