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梅花网
营销者的信息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了不起的杰克  ·  李诞:在荒诞人间栽种幽默之花 ·  3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六,顺意启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梅花网

《庆余年》“炸”出4万盗版链接,亏钱还被骂是腾讯爱奇艺“活该”?

梅花网  · 公众号  · 营销  · 2019-12-26 17:59

正文

最近,《庆余年》这部剧火的一塌糊涂,相关话题也频繁登上热搜。
然而,登上热搜的相关话题却有点尴尬,真正讨论剧情的热搜寥寥无几, 和剧情无关的《庆余年》事件倒是引起了热议。

什么是《庆余年》事件?
起初因为《庆余年》的热播,视频网站们看到了赚钱机会,想尽办法掏空消费者的钱包,于是想出了一个损招:推出了 VIP 超级点播服务。 可以让  VIP 们在抢先看 6 集的基础上,再交 50 元,还可以再看 6 集。
这下网友怒了:

本来现在 VIP 就够贵了,有VIP 还得付费 吃相太难看了吧

既然开了 VIP 还要再买,那开 VIP 的意义是什么?

VIP、VVIP、VVVIP …… 禁止套娃


律师都看不下去了,对于爱奇艺的套路表示大家都心知肚明,并表示爱奇艺的《爱奇艺的VIP服务协议》也都是“霸王条款”, 决定起诉爱奇艺“超前点播”。
网友直呼:把腾讯视频也一起告了。
视频网站们的这种行文更是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

视频网站吃相难看……如果没有标明,这种额外收费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对待用户缺少起码的尊重,这样的视频网站不能惯。



针对这次“超前点播”引起的全网争议,腾讯视频做出了回应, 表示自己对会员的告知、对他们的消费心理不够体贴……
这哪是不够体贴, 简直就是赤果果地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耍流氓。
本以为这件事到这里就能告一段落,没想到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据说,在 12 月 19 日晚上 11 点左右,网上出现了《庆余年》的全集资源,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疯传。

眼看这盗版视频流出,《庆余年》官方坐不住了, 发表声明呼吁大家打击盗版。
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评论里大都是谴责视频平台的:

庆余年这么好的剧,播放平台不做人啊

好不容易培养起的正版意识全被平台瓦解了



在网友的谩骂声中,有一个叫做“新闻哥”的腾讯员工,坚挺地站起来为公司“伸张正义”:

“视频平台都亏死了,再说这付费也不贵,中国用户为什么花不起钱?”


文末甚至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他的用户们:

“这就是中国人根本不配拥有精神生活的现实!说到底,中国人不配。”


这就好像什么呢?知乎网友 @赜实先生 是这样形容的 :

就像你去买菜,你和卖家讨价还价,卖家直接对你大喊:便宜是不可能便宜的,你还必须给我多加点钱,我家上有七十岁得病瘫痪老母,下有刚出生的,还没断奶的婴儿,我老婆也难产死了,全靠我一个人养家。



网友们听不下去了:

明明是利益之争,腾讯非要扯上道德……真的太无耻了!


就在今天早上, 快被网友的唾沫星子淹死的“新闻哥”出来道歉了, 而在此之前,他明知道闭嘴是最好的。

到这里,这件事还不算完。从某种意义上说,《庆余年》事件伤害的远不止视频网站的忠实用户们。现如今盗版盛行,二道贩子们疯狂转售盗版资源牟取利益,最终受伤害的是谁呢?
今天这篇文章,关于这次事件争议最大的盗版问题和会员问题,我大胆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盗版猖獗跟 VVIP 真的无关吗?

在《庆余年》官微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发表声明,希望大家“众志成城,共同打击侵权盗版”的同时, #庆余年盗播链近4万条# 登上了微博热搜,但是在相关话题下面,清一色都是盗版资源分享。

我随手加了一个卖微信资源的,对方的大号已经加满,引导我加“客服小姐姐”,加上后客服立马发了一张图,上面显示《庆余年》全集价格竟高达 28.8 元,简直是暴利!

在我印象中,盗版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猖獗”过了, 但“猖獗”背后,是平台方的“作死”行为。
根据燃财经报道,某爱奇艺内部人士称:

视频平台每年都赔几十上百亿,推超前点播是怕盗版影响赔的更多,才想要补救一下。


但这句话我并不认同。
首先, 盗版是一直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禁止的。
盗版的流通过程 ,图源:燃财经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做「劣币驱逐良币」,意思是在金属货币时代, 足值的货币容易被人们储藏起来,而不足值的劣币反而占领了流通市场。
而在盗版行业,当盗版产品有跟正版同样的质量,且更便宜时,大家都会去选择盗版,久而久之正版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那么怎么样才能遏制这种现象呢?
说简单也很简单, 就是让消费者获取盗版的门槛更高,获取正版的门槛降低 比如:

严格打击盗版,让盗版资源很难找,找到质量也不一定好;

与此同时,正版资源很好找,价格不贵,质量还能得到保证。


这样一来,当大家的心理账户能够接受正版资源的价格时,就会愿意乖乖看正版,不费心去找盗版了。
也就是之前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的资源虽然要 VIP 才能观看,甚至部分影片需要额外付费才能观看,但是都在大家能接受的范围内,因此不会去找盗版。
而这次,平台方所谓为了“防止盗版”搞了一波超前点播,用户追剧的价格一下子提高了 50 元,而且还不能马上看到全集,瞬间就让盗版的“优势”起来了。
以至于某些盗版卖家,能打着“让消费者寒心”的旗子来卖盗版, 也是让人一言难尽了。
可以说,视频平台为了赚钱, 亲手打破了市场原来的平衡,造成了盗版市场的一次狂欢。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视频平台自作自受, 那些购买正版的消费者也受到了伤害:
自己支持正版买 VIP,却没有买盗版的人看得早,还有可能被剧透……
而且这次 VVIP 事件之前,很多消费者 (比如我) 可能都已经忘了有盗版这个渠道了,这一波“强力提醒”,有多少人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正版意识会被瓦解?


除了超级点播,还有哪些 “套娃式”会员套路
说完了盗版,我们再来聊聊“坑爹”的会员套路!
其实,除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此次的超级点播外, 市面上的“套娃式”会员套路还真不少,不少平台都推出了多重会员。
这些会员体系有的还算“物有所值”,但有的多重会员真的套路满满,一不小心就会踩坑。

1)增加“鸡肋”功能,徒有虚名的超级会员

一般来说,超级会员的权益会比普通会员更有分量。但有些 App 的超级会员,我不知道该说“良心”还是“鸡肋”,明明基础会员就能满足需求,却偏偏做一些“徒有虚名”的超级会员。
就拿网易云音乐来说好了。去年 6 月,网易云音乐在原来的“音乐包”基础上推出了“黑胶VIP”。黑胶VIP 跟音乐包的区别在哪呢?其实就是添加了“免广告”、“个性皮肤”、“头像挂件”等特权。

对于一个音乐 App 来说,用户最想要的权益应该就是听和下载更多音乐吧。然而黑胶 VIP 并没有在这些权益上“加码”,反而是增加了很多“鸡肋”或者低频的功能。
当年黑胶 VIP 推出之后,就有老用户在知乎吐槽。

更套路的是,为了诱导用户购买超级会员,网易云音乐还耍了 2 个小心机。
当你进入会员付费页面时,乍一看还以为“黑胶VIP”的连续包月比“音乐包”便宜, 但其实那只是首月的价格,后续的费用还是“黑胶VIP”更高。
另外,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黑胶VIP”的半年收费跟“音乐包”的半年收费都是 45 元,这样的话肯定“黑胶”更划算啊!
然而,定睛一看才发现,“黑胶VIP”是 45 元/3 个月,而“音乐包”是 45 元/6 个月,根本没有“黑胶VIP”半年购买的选项。

2)阉割普通会员功能,强制购买超级会员

而在“套娃式”会员中,最坑的应该还是百度网盘的会员了 。如果你想用百度网盘下点东西,不管你家网速多好,没有会员全都白搭。
之前科技博主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测试 5G 网速时,在别的平台下载速度都是几十 M,一到百度网盘,就变成几十 K 了......
由于存在运营成本而进行收费,这自然也无可厚非, 但为了诱导用户购买会员就强行压低下载速度, 剥夺用户原有的权利,真的太不厚道了。
然而,这还没完。有不少小伙伴买了会员想要提速的时候却发现,一点作用都没有??原来,他们买的是普通会员,想要提速,还得加价购买“超级会员”。


最要命的是,测试之后发现,百度网盘下载速度最快的时候,居然还是“试用超级会员”的时候。

“套娃式”的会员套路如今并不罕见。虽然有些套路确实让我们“恶心”到了,但好在基本上这些套路在我们实际购买之前就能识破。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有一定自主选择权利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