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充满期待,希望能像设计师一样把家变成舒适又合理、怎么住都有新鲜感的空间。
设计师中有个很神奇的群体叫建筑师,
他们动手改起自己家可不止满足于凿个墙,装饰出个北欧风这么简单!
建筑师夫妇王承龙和刘凌晨给自己盖了个木屋
当建筑师做家装,我们看到了对住宅最理性、最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同样是小平米居住,建筑师可以让空间分层,
40㎡的家有多达八个功能分区,或者用时间差让20㎡满足一家四口的生活需要。
建筑师既可以把老旧的公寓变得现代感十足,也可以平地盖起一栋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的木屋。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个
公众号「三开间」
,里面就有超多建筑师精彩的自宅改造和设计作品分享。下面的内容精选了他们的新书
《造宅记——建筑师的理想家》
中几位建筑师的自宅作品。
一
应朝君
吉浦路37.8㎡的小公寓
不能委屈恋物癖的手工台和私人影院
建筑师应朝君曾经说过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你在一个很破的房子哪怕只住一年两年的时间,这一年两年也是你生命中不会重来无法复制的一两年。
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努力去创造
才可能去拥有更好的生活。”
起居室的一天
木屋的卧室及储物模式
从餐厅看向木屋
他的新家只有37.8㎡,并且十分狭长,布局不合理,他果断把更多阳光留给客厅,通过滑轨和帘子的搭配组合,
赋予客厅起居、书房、影厅、客卧多种功能。
很难想象,小小的客厅来10个朋友聚会也不在话下!
应朝君很有童趣,他给自己打造了一个
恋物癖手工台
,还通过高差让杂物都有处收纳。
也想拥有一个应朝君这样的手工台!
一
夏云 徐文凯
楼梯盒子乐园
大朋友小朋友都能玩得不亦乐乎
有了女儿之后,夏云买了
一套复式二手房
,开始和她的学生大徐一起按自己的想法做一次可以把控的设计。房间里最亮眼的要数楼梯盒子,
既是小朋友的藏宝阁,
玩过家家的首选位置,
还是大朋友的衣橱,
同时也是全家的收纳箱。
超强的楼梯盒子
改造之初夏云就提出了很多设想:严禁电视机墙之类陈词滥调的起居空间;严禁孤军作战的厨房;
孩子可以乱跑,到处玩耍,
到处可以看书,空间要动起来;夫妇二人有明亮的工作室;收纳能做到藏起一切衣物和有的没的的东西;
好好利用楼梯,不枉费买一复式;
还要有一个可以种花的露台。现在来看,简直全都实现了!
又能做饭又能同时带娃的客厅+半开放厨房
利用屋顶坡度打造的通天大书架,还给小朋友了一个藏身之处!
一
隆文超
茶饮居
温柔回应日光轨迹,他回报以灿烂空间
住宅最终呈现的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人想要有什么功能,但
小隆先生的房子或许是个特例,
功能性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进入他的考虑范围,反而是感官带给他更多设计上的思路和灵感。
为了能有完美的光线照射,隆文超做了很多研究搞懂光线轨迹
第一次看到他自己对住宅介绍时,我迷失在了一连串的时间节点中,日光的轨迹竟 然被精确到了分钟,
此时与彼时光线强度和色相的变化直接主导了各个空间的设计,
偶然间的一束光带给他的惊喜也因此得以被定格在家中,以至于生活中每当到特定的时间段,就可以重温自己精心营造的片刻感动。
隆文超的
“监工”父亲本就是木匠出身,
留下的火盆被他改成了茶台
木匠父子之间最温暖的传递莫过于此了
隆文超的设计过程没有施工图纸,而是大量的设计草图
北京通州宋庄镇上,有块一百亩左右的水塘,水塘东、北、西侧围绕着艺术家的工作室,
南侧是美术馆和画廊区组成的公共区域
。彭乐乐的工作室兼自宅就临着这片水塘,与自然和艺术为伴。
穿过庭院和工作室才能进入私人空间,与工作室的整体性相对比,私人空间强调的空间小而多,五六个似乎是单体的小房,
高高低低,错错落落,并由此形成的三四个小院,
也是大大小小,开开合合,似有一种江南小筑的味道。
穿过庭院和工作室,才能到达私人空间
彭乐乐说,这里以独立明晰的方式来组织空间,目的是
让空间界限消失,混淆室内和室外,双向融合室内和室外空间,
让我们享受每一个独立空间之间的
“建筑空间”
或者叫
“关系”
。比如她要特别强调这其中的茶室,所以将茶室轻挑起来,其余的每个房子都是砖墙直接落地,这样茶室便成为了院子的核心。
临水园子的手绘稿
上面的4个风格各异的自宅都可以在
《造宅记——建筑师的理想家》
书中看到更详尽的内容。书中一共汇集了16位建筑师的自宅改造。每个宅子呈现出的状态很真实的反应了主人的价值观和个性,我们来先睹为快!
《造宅记——建筑师的理想家》
已经开始预售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达预售界面
☟
除了这本书,
三开间
每天更新设计师超赞的作品
分享关于设计的原创观察和设计圈的新鲜事
长按二维码
关注
三开间
微信号
时刻掌握设计一手资讯
☟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造宅记——建筑师的理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