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多出去走走 ·  2 天前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中国纹样,美!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今天,央行发出重要信号!金融业将迎来巨变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7-06-20 17:20

正文


已经 69 岁,担任了中国央行行长 15 年之久的周小川,今天在上海的“陆家嘴论坛”上, 吹响了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新一轮号角。

他在回顾了中国制造业对外开放过程之后说:

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全球经济危机告诉大家,要防金融危机,首先要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康性,高杠杆、低资本、不良贷款等现象均不可容忍, 而不开放、不竞争往往纵容了低标准。

个别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张对金融业进行保护,等成长壮大了再开放,再参与国际竞争。但是各国经验,包括我国自身经验都表明, 保护易导致懒惰、财务软约束、寻租等问题,反而使竞争力更弱,损害行业发展,市场和机构不健康、不稳定。

总之,回顾国内外的改革历程,应该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的道路。 从制造业、服务业开放的经验可推导出,金融行业不是例外,同样适用于竞争与开放规律。金融服务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动力、进步和繁荣,会发展得更好。

随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上海市的相关负责人,也都以较大篇幅谈到了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改革等问题。

其中上海市领导表示,上海将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合作。上海的目标是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央行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在金融业方面再次发出 开放 的强烈信号?原因大概有三个:

第一,中国在加入 WTO 之后,在金融行业上开放的步伐,没有预期的快。对此,其他国家有意见。 如果中国希望全面获得欧美日“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同,需要增加在金融业等方面的开放程度。

第二,中国跟世界的关系,正从“资金、产能引进来的时代”向“资金、产能走出去的时代”转变,标志是“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说白了,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复兴,成为世界大国,需要实现利益全球化。 在这个时代,需要有强大的、开放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强势人民币为支撑。

人民币不实现“一定程度的可兑换”,中国就很难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即便是向前走,也必须依靠美元这个拐杖。至于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不可能的。 一个外汇管制越来越严格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国际金融中心,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硬通货。

所以,中国金融行业必须对外开放,人民币必须在相当程度上可兑换。

第三,中国金融业要真正提高水平,从高中生水平变成大学生、研究生的水平,靠关门自己玩是不行的。 必须真正引进世界级的竞争对手,跟大师博弈,自己才能变成大师;天天关着门跟“臭棋篓子”下棋,即便是大师也会退化成“臭棋篓子”。

而且,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高杠杆、不规范等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开放、竞争中解决。这从中国制造业对外开放之后,民族工业不仅没有衰亡,反而催生了华为、中兴、格力、美的、海尔等世界级的企业,就可以看出来。

说实话,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确远远不够,补课是必须的。


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前 3 天,中国公布了一份含金量极高的对外开放文件——“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见上图),其中涉及到金融行业的内容有:

1 、服务业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 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序开放。

2 、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依法依规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挂牌,以及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运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3 、推进外资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允许外资跨国公司开展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促进资金双向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4 、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制度。统一内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改进企业外汇管理,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境外融资能力和便利度。

其中,对于中国金融业将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第一条内容,这基本上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竞争将加剧。

而此次的陆家嘴论坛,俨然就是国务院 1 月份文件的一个“誓师大会”。 中国金融业,将迎来一个对外开放的新时代。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