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慢性缺水、继发性缺水,更缺钠,易发生休克。
1. 病因
消化液持续大量丢失,如长期呕吐、胃肠减压;大创面的慢性渗液;使用利尿剂。
2. 临床表现
无口渴。
轻度 <135 mmol/L,食欲差、头晕、乏力、尿钠减少;
中度 <130 mmol/L,尿少、血压不稳、尿中不含
Na
+
、
Cl
-
;
重度 <120 mmol/L,神志不清、休克和昏迷。
3. 诊断
尿
Na
+
和
Cl
-
明显减少;血清
Na
+
低于 135 mmol/L。
血浆渗透压降低:(血钾 + 血钠)× 2 + 血糖 + 尿素氮(mmol/L)
RBC、Hb、HCT、BUN 升高。
尿比重下降至 1.010 以下。
4. 治疗
补
Na
+
量(mmol)= [
Na
+
正常值 -
Na
+
测得值] × 体重 × 0.6(女性为 0.5);
注意:17 mmol Na= 1 g 钠盐。
(1)轻、中度缺钠
一半量 + 日需要量 4.5 g(第一天),和日需水量 2000 ml,其余一半的量,可在第 2 日补充。
(2)重度缺钠
休克者,应先补充血容量;高渗盐水(5% 氯化钠溶液)200~300 ml, 尽快纠正血钠过低,根据病情再决定是否继续给予高渗盐水或改用等渗盐水。
(3)缺钠伴酸中毒
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常可同时得到纠正,一般不需要开始就给予碱性药物。
(4)尿量达到 40 ml/h,补充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