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六一特别策划《一切为了孩子》
你是不是常常收到朋友发来这样的信息:
“去香港不?帮我代罐奶粉呗”
有不少人专程跑香港给孩子买奶粉
虽然来回折腾,可为了让孩子吃的健康放心,家长也是不辞辛苦的充当奶粉搬运工。都觉得孩子的饮食健康,容不得一点马虎,今天我们就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儿童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家长重视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
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特别为儿童设计的食品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不少货架上都会将儿童款单列出来,比如说儿童牛奶,儿童酱油,儿童奶酪,儿童面条等等。同一类食品的儿童款,可供选择品牌也数不胜数,其中有的大打高营养招牌,有的则用卡通图案、鲜艳的外包装来吸引儿童注意,还有的直接送玩具,真可谓各出奇招了。这些儿童食品价格大多比同类的成人产品价格高出不少。在销售盒装牛奶的区域,记者对比了同一品牌的两款牛奶,换算成同样的计量单位,儿童款的比成人款的贵了三分之一多。再来看这款儿童酱油,体积小巧可爱,不过换算下来,价格比成人的贵了2倍多。
记者对比发现,像这些儿童牛奶营养成分里最后几项多了一些磷、锌及一些维生素等,不过含量非常少;再看配料表,白砂糖、聚葡萄糖、低聚果糖,各式各样的糖占据了前几位,从表面上看就是增加了糖分。另外还增加了食用香精、各类食品添加剂、增稠剂,这些都是增加口感的添加剂。再来看同品牌的成人普通牛奶,成分就单纯很多了。
同样我们再来看看儿童酱油的营养成分表,一般来说儿童食品应该要讲究“低盐 淡口”,也就是钠含量要低,不过对比发现,同样是每份15毫升,成人酱油的钠含量仅为880毫克,而儿童酱油则为1050毫克,明显高出成人酱油!去年还有个检测机构发现儿童酱油钠超标!这些都跟儿童食品更健康背道而驰。
这些包装精美的“儿童专用”食品越来越多,“营养价值更高”、“孩子更爱吃”、“打造儿童专属”……这些带着“儿童”字样的视频备受家长青睐,因为标签上的DHA,ARA等等成分让人觉得更有营养,消费者总会觉得在添加剂方面是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标准,然后对它另眼相看,多花点钱也值得。然而事实是:噱头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 ◆ ◆
我国对0到3周岁婴幼儿食品中的奶粉和米粉等配方食品,都有严格规定和标准,除此之外,儿童食品没有其他特别规定。中消协曾针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发布消费警示,指出3周岁以上的儿童,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安全标准。国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标准时,是以60公斤的成人为标准制定的,在婴幼儿和成人之间的儿童群体,没有允许摄入添加剂的具体标准,其添加量没有考虑儿童身体的安全因素。
高价买来的儿童食品,只是买了个心理安慰。许多儿童食品事实上与成人食品配方几乎一样,只是食品外包装用了卡通、动物等有趣的形象来吸引儿童消费者。如果家长信以为真,让孩子过量食用,恐怕适得其反。
◆ ◆ ◆
如果说以上这些食品的初衷是家长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营养,那孩子上学路上流连忘返的门口小卖部卖的各种5毛零食,就更加难以控制了。
记者一大早来到龙华某小学附近,这里零零散散分布着不少小卖部,玩具和零食是主打商品。几乎清一色的,在商店门口的收银处都会摆着这些小袋包装的零食,各款辣条、辣脖、辣花生豆、素香肠等,价格都低至五毛或是1块一包。
QS标志是食品市场准入标志,不过记者发现,这包辣条的外包装上都印着大大的QS标志,但是却没有任何编号信息。有些零食印着QS的编号,不过,仔细查询这个编号,却查不到其对应的任何信息。夸张的是,这种被拆开卖的五毛一包的辣脖,到底是什么动物的脖子,配料都有哪些,都无从知道。
这些孩子大多家在附近,只有少数人有家长来接,不少孩子都是自己在校门口解决午饭,或是吃点零食再回家吃饭。可是细看之下,这些店的卫生条件实在令人堪忧。而到底吃的是些什么东西,学生们自己也讲不清楚。
在一片喧闹混乱中,记者发现,这家店的热狗和烤鸡翅非常热卖,问起这些食材得具体成分,都是从哪里进货,店主也解释不清,只是说从菜市场进的。
记者根据提示,来到距离学校步行20多分钟的一个菜市场,一些冻品店里,都有销售这种香肠。老板得知记者在校门口做买卖,偷偷推荐了一种小品牌的香肠,算下来每根才5毛钱。
这包冷冻香肠号称台湾风味热狗肠,产地却是惠州市,外包装花里胡哨,质地手感却不敢恭维。而所有的这些食物,清一色的都是拥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
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儿童,但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调查显示,6岁以上孩子购买零食80%由家长决定,6岁到12岁孩子购买零食,70%的决策权在自己手里,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种消费者心理差异较大,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然后才是口味好,有奖品等,而家长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首个考虑因素。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校门口的垃圾食品,家长们越来越有意识用自己的观点去教育影响孩子。
◆ ◆ ◆
对孩子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是一些黑加工点,他们用人工合成添加剂代替天然添加剂,这部分食品最易流入校门口的小店里,成为廉价的小零食,孩子长期食用无异于慢性中毒,最终导致疾病。医生建议,应教育孩子少吃零食,即便要吃,也尽量远离色彩鲜艳的食品,以减少对添加剂的食品,尽量少食膨化食品,并控制好孩子的体重,多吃新鲜天然、保质期较短、口味色泽朴素的食品。
不断曝光的负面新闻,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提高了警惕,同时相关部门应该执法更严格,督促经营者加强责任意识。我国与儿童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散且无针对性。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法国,甚至把生产假冒伪劣儿童食品的罪行与贩毒一并列为危害安全罪。
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不仅要立法、执法部门的重视,更要企业、社会,乃至学校、家庭的全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编辑:银盈
【祸不单行】窗户从天而降 3岁女童遭殃
【关于尿床那些事儿】世界遗尿日 有多少人因为这个错怪了孩子
【移动支付要变天?】银联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 支付宝微信双寡头局面能否打破?
【玩具也危险】这样的玩具你敢给孩子玩吗?——你不知道的玩具行业潜规则
【求报名】 端午节里来 “耍宝” 萌宝贝快加入
点下方“阅读原文”给我们报料吧!
烦请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大家吧~
回放功能上线
↓↓↓↓↓ 点下方“阅读原文”给我们报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