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纪要
最有效、最及时分享公私募、公司、行业等投研纪要和市场热点分析。掌握市场信息差,掌握财富代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丫  ·  开心一笑:妹儿,去把单买了吧! ·  昨天  
冷丫  ·  男朋友不停要,我根本给不了那么多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纪要

外资最新观点:中国房地产已经触底吗?

水木纪要  · 公众号  ·  · 2025-01-23 14:55

正文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海外投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标普全球:

标普全球发布报告称,中国房地产行业可能已经触底,二手房成交量的大幅增长将帮助房地产市场在2025年下半年回稳。

基于高线城市价格企稳、整体成交量增长的假设,该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实现成交额(含新房和二手房)17万亿元,与2024年相当,其中二手房将占据更高的比重。2025年新房市场成交额可能会在8.0万亿到8.5万亿元之间;2024年为9.7万亿元。

“虽然增长主要是在二手房市场,对开发商没有多大帮助,但我们认为这种增长预示着信心的改善,最终应该会带来新房成交量的增长和受评开发商信用指标的改善,”标普全球评级信用分析师廖美珊表示。

中国去年5月开始明确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收储”作保障性住房,央行设立3,000亿再贷款支持,10月后财政部明确专项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可以用于收储。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去年9月中国中央政治局“加急”召开研究经济工作的会议,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但廖美珊同时强调称,如果去年9月推出的政策效果减弱,又没有跟进措施,那么房地产复苏势头就有可能衰竭。其次,如果今年有正常经营的开发商违约,那么在楼市真正回稳之前,市场信心可能会遭受冲击。

中国房地产研究机构--中指研究院周二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12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203元/平方米,环比跌幅继续收窄至0.53%,同比下跌7.26%。四季度,各梯队城市二手房价格累计跌幅均收窄,一线城市价格回稳明显。

中国房地产市场2024年成绩单总体继续差劲,房企饱受债务压力下当年投资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差。不过在“止跌企稳”政策导向下,四季度销售和房价数据已经有所“抬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一年半来首次“负转平”。

高盛:

我们邀请了中国指数控股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孟新增先生,讨论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新观察以及他对政策前景的看法。总体而言,我们发现孟先生的观点与我们在 2025 年和 2025 年第一季度展望报告中概述的观点大致相似,包括市场和投资持续疲软、一线城市出现连续复苏迹象、二手房销售份额上升以及长期需求前景普遍乐观。除此之外,孟先生还观察到交易速度放缓,情绪从 9 月 24 日放松后的水平开始缓和,概述了一线城市复苏的路径和指标(大部分仍处于早期阶段),并评论了即将召开的两会值得关注的关键政策(例如,加强 UVRP 货币化结算和加速政府主导的回购)。

关键要点 - 近期市场趋势和预测:

年初至今的市场表现和近期前景: 孟先生对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市场前景保持总体建设性,因为年初至今的市场仍录得同比复苏,而 2024 财年的基数较低,且一二线城市表现优异,但他指出,尽管环比来看,各市场均呈疲软趋势。孟先生评论说:1)30 个重点城市的新房销售环比下降 34%,但与低基数相比同比增长 12%(我们的高频跟踪结果类似);2)20 个监测城市的二手房销售环比下降 24%,但同比增长 34%。

2025年关键预测温和下降: 假设宏观背景稳定(GDP 增长 4.5%-5%),货币支持持续(M2 增长 8%-8.5% 和进一步降低利率)和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孟先生预计全国销售价值/成交量将同比下降 MSD% 至约 9.1 万亿元人民币/9.1 亿平方米(与 GSe 基本一致)。

投资和建设将保持低迷: 孟先生估计,受监测的开发商的土地储备总价值在 2024 年下降了约 30%,降至不到 2020 财年峰值的 30% 的水平。孟先生还指出,大多数开发商对投资仍持谨慎态度,尽管一些国有企业在补充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地区的土地储备方面变得更加积极。总体而言,孟先生预计房地产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将下降中位数 %/HSD%(比 GSe 更乐观)。孟先生预计,到 2025 年,供应侧疲软将超过销量下降的影响,导致库存月数减少 3-5 个月。

二级市场上涨: 孟先生估计,2024 财年,二手房销售占 30 个监测城市总交易量的约 62% (同比增长 7 个百分点),预计这一比例将在 2025 年进一步上升(尽管速度会有所放缓),因为二手房通常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没有交付风险(即使是 2024 年在“保交付”政策下交付的房屋,孟先生观察到的满意率也低于 30%)。

LT 仍具有建设性 ,因为孟先生对 2026-30 年总计约 50 亿平方米的新住宅需求保持乐观,其中 37%/36%/27% 将分别由城市化/住房改善/拆迁贡献。这意味着每年约 7 亿至 8 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孟先生表示,商品住房需求(较峰值下降约 50%),或 2026-30 年期间商品房销售总量约 8.5 亿-9.5 亿平方米。

关键要点 - 情绪、复苏路径和政策前景:

情绪从 2024 年第四季度的高点回落 ,孟先生强调,接受 CREIS 调查的购房者中约有 10% 表示对房价升值前景充满信心(而 2024 年第四季度放宽后达到约 20%),而约 40% 的受访者将不稳定的收入前景、艰难的抵押贷款偿还能力和房价下跌风险列为购房决策的主要障碍。在供应方面,与其低迷的土地储备速度(如上所述)相呼应,受访开发商总体上预计一级和二级市场的稳定时间表都比受访金融机构晚。

周期中的位置: 孟先生概述了本周期复苏路径的四个阶段,分别为 (1) 二手房销售量增加,(2) 二手房价格稳定,(3) 新房销售量稳定,最后 (4) 一级价格稳定。其中,孟先生强调 (2) 和 (3) 是值得关注的关键指标。此外,孟先生观察到,i) 仅有深圳和成都等少数城市在 2024 年第四季度的二级市场销售连续改善,显示出阶段 (2) 的早期迹象;而 ii) 去年 9 月下旬政策实施后,大多数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正在经历/进入阶段 (1);iii) 考虑到一些一线城市的一线市场交易量从峰值水平急剧下降,以及相应的高库存月水平/去库存周期延长,这些城市的复苏可能会更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