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陈若琳,有新消息 ·  10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突发!广东一公交车起火,6人遇难 ·  10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突发!美国两架飞机相撞 ·  昨天  
厦门日报  ·  冲上热搜!申公豹“代购药单”火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江郎才尽,周星驰又扑一部!全是烂梗,别再尬夸了!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 2024-06-24 12:12

正文



这片来头不小。

周星驰出品,抖音微短剧品牌“九五二七剧场”首部作品,多少粉丝翘首以盼…

你看王家卫导演都下场拍电视剧了,星爷出山,拼个微短剧赛道,很合理,而且应该是降维打击,说不定也能出个精品…


难怪,片子上线一小时,就破了百万的播放量,三集播放量破亿。

但,要说期待精品,实属想多了,播放量高开低走,网友纷纷喊“上当”…

有人把矛头对准星爷:再也不欠周星驰电影票钱了!

还有很多人忙着帮他撇清:都是别人利用星爷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

乌鸦想说的是,这片的难看程度排得进年度前三,但最让我愤怒的,还不在于此。

《金猪玉叶》


《金猪玉叶》的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台湾女孩叶小莱,为了帮遭遇杀猪盘的姐姐讨回公道,跑到大陆来找寻线索。


东北小伙朱浩, (真) 杀猪起家,现在是个小网红,不幸被诈骗犯盗用了身份信息。

两人因为同一宗诈骗案件而相识,共同追查真相…


这短剧播了12集,每集5分钟,跟便秘似的,拖拖拉拉播了大半个月,别看它体量不大,但是够恶心人啊!

一句话概括:主线无聊,支线离谱,喜剧不好笑,情感很塑料。

它既没有传统影视剧的逻辑性,也没有新兴微短剧的爽感…

从题材到细节,倒是透着一股精明劲儿,什么有流量就蹭什么…

过去一两年常驻热搜的话题:网络诈骗、打工人整顿职场、日本排放核废水,华为Tik Tok被美国封杀、王自如舔狗言论…


平时上网看的那些瓜,它一股脑儿整个合订本,真实事件的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都要cue到,主打一个我就蹭蹭我不进去…

还有内娱第一热剧《甄嬛传》,他们也要碰瓷,把滴血认亲名场面的台词抄过去,改了个校园版剧中剧。 (不懂就问,这不算侵权吗?)


当然最好用的梗,还是各种致敬周星驰自己的作品。

什么手机尾号“9527”致敬《唐伯虎点秋香》,什么《国产凌凌漆》里的杀猪刀,什么在背景里放一对斧头,致敬《功夫》,还有一闪而过的《长江七号》里的“七仔”挂件…

我看到有网友认真写了科普帖,细数这些所谓的“彩蛋”,不知道其他影迷是什么感受,反正我的观感是:真·屎里抠糖!求求你们别来沾边了!


众所周知,周星驰本人拍电影也喜欢致敬,但他的致敬镜头,都是在消化了原有故事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呼应。

但在《金猪玉叶》中,所有的致敬都是粗暴地挪用。

这不是致敬,这是消费情怀。

看得出来,这个团队就是想花最小的成本,乘上微短剧的风口,趁早捞一笔。至于片子质量,星爷的招牌,都可以靠边站。

制作粗糙,强行反转,笑点只会各种融梗,跟“周星驰喜剧”我看是根本沾不上边…

更离谱的是,还要尬煽情。

上一秒还在僵硬逗笑,下一秒突然转入催泪环节。


编剧是不是觉得刷微短剧的观众精神都不正常,情绪一定要大起大落?

而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有一集开头像喜剧鬼片,但两分钟后揭露真相,原来“鬼”是台湾老兵,带着战友的骨灰回到大陆,说要落叶归根…

大陆台湾血脉相连,但因为政治上的分歧,两岸长时间隔绝,令多少家庭骨肉分离,令多少游子客死他乡,乌鸦曾写过好几部相关的电影,深知其中的情感之厚重、复杂。

我无法容忍,在两岸关系紧张的当下,一个微短剧利用台湾老兵伤痛的一生,来营销爱国。

这是一种低级的爱国,创作者根本不关心同胞,他们爱的只是流量。


而看到这里,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男女主的设定也有问题:大陆男和台湾女,女孩还要对男生产生点暧昧情愫 (也没有铺垫,全靠BGM和慢镜头) ,还非要跟他结婚…

这本质上不就是一种意淫嘛!跟早年那些“睡台湾美女”的很low的言论,有多少差别?



其实查一下演职人员表,就不难发现,这部《金猪玉叶》,导演编剧名不见经传,周星驰是出品人,是出钱的那个,跟作品质量关系不大。

而负责质量的,是监制易小星。

易小星之前执导的喜剧电影《沐浴之王》《人生路不熟》,豆瓣评分都没超过6分…

就连周星驰自己,在2008年《长江七号》之后,也再无口碑之作。


几年前,星爷曾对记者说:江郎才尽是真的,不是开玩笑。但这是现实啊,就是要面对。

周星驰都认了,影迷也不必再为他找补…

其实,这不是什么可耻可悲的事。

一名导演能有一部电影被大家铭记,就很厉害了,而周星驰挤进“豆瓣电影TOP250”的电影就有6部…


周星驰喜剧的成功,是个人的才华碰上了时代,两者缺一不可。

且不说才华是不是尽了,今天的市场生态,就算碰上全盛时期的周星驰,可能也很难再现辉煌。

比如,今天的大环境太讲究政治正确,周星驰的很多经典笑料,很有可能被网友狂喷。

大量粗口,屎尿屁梗,颜色梗,特别出圈的如裤裆着火、“贫僧法号梦遗”、“请叫我全名达文西”…


粤语区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就连“9527”都大有深意…

搁今天,这些笑料早就被举报三俗了。

还有如花、石榴姐等形象,无一不涉嫌丑化女性、女性歧视。


就连主角的人设也有问题,《大话西游》算什么爱情故事?至尊宝爱了白晶晶,转头又恋上紫霞仙子,始乱终弃,渣男!

人们拿着现在的种种标尺,去衡量当年的经典,发现哪儿哪儿都是雷点。

如果今天周星驰要拍喜剧,大概率也会找来一群网速8G的市场研究者,做风险评估,这个不能调侃,那个会有争议,然后毙掉一个又一个创意…

但规避掉这些“风险”,四平八稳的周星驰喜剧,还对味吗?这真的要打一个问号…

乌鸦个人认为,粗俗夸张、百无禁忌,可能正是周星驰喜剧的草根生命力。

那些以头撞墙、掉进茅坑、裤裆着火是夸张的,是无厘头的,但那些小人物的失败、心酸、与奋斗,是真实的。


故事越荒诞,越跳脱出世俗常规,越能凸显现实的残酷。

周星驰喜剧里的主角,通常都不靠谱,爱吹牛逼,爱说脏话、爱看黄片…

他们市侩,不掩饰欲望,但也善良、勇敢,他们相信美好的爱情,愿意为爱人掏心窝子…

周星驰喜剧,常常让我们照见自己,在现实面前经常低头,但又不甘心永远低着头的自己…


而周星驰喜剧另一个可贵之处,是讽刺性。

插一句,居然有人说《金猪玉叶》的情节也是讽刺满满,我:???

这些人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讽刺?

好的讽刺,要么是大胆表现人性的普遍弱点,要么是揭露上位者、掌权者的丑态,讽刺是要冒险的,它会冒犯观众,得罪权贵。

而《金猪玉叶》里骂了什么?

美国封杀我们的软件、日本排核废水、杀猪盘骗人钱财…


你要讽刺美国人、日本人、东南亚诈骗集团,你就用他们的语言拍片,去他们的地盘,播放给他们的民众看。

你用中文拍给中国人看,那安全得很,还能顺便煽动一下民粹…

相比起来,星爷的喜剧勇猛得多。

在《食神》里,他讽刺香港社会:

资本家造神,有没有真才实学不重要,只要资本愿意捧你,你就是食神;

“金像奖”可以暗箱操作,颁奖礼上都是“废物导演”“废物司仪”;


就算到了最后的比赛,冠军还是有内定,得依靠神仙降临才能改变结局。


在《唐伯虎点秋香》里,他解构经典,把民间故事编出了新味道:

华府从书香门第,变成鸡飞狗跳的菜市场,男人们通通斯文扫地、智商堪忧,女人们无不世俗粗鄙,就连秋香也以貌取人,十分虚荣…

但屏幕前的你,会心一笑,现实里这样的人不是很多吗?


在《大内密探零零发》里有一个解剖外星人的片段。

这是星爷追了次热点,讽刺了当时真实发生的事件。

当时香港电视台买了国外一部关于外星人的纪录片,但为了水时长,电视台把片子切割成一个个小段落,“一连五晚”播出,还重复播放一些片段,而后来证明,这个故事还是造假的…


周星驰为了替广大观众出气,特地请来了当时这档栏目的主持人欧锦棠,让他客串电影中的角色,并让他说那句“一连五晚”“不断重复”的台词…

这…杀人诛心啊!


在《九品芝麻官》里,他讽刺贪腐,官官相护,底层想要伸冤,如天方夜谭。

有一段被删减的内容是:包龙星小时候,发誓要当一个清官,整治贪官。但他的父亲正是一个贪官,正在收受贿赂…


后来包龙星长大后进入官场,也开始想方设法捞钱。

电影揭示出一个权力社会的现实:当体制烂透了,清官是不存在的,恶劣的体制会把好人吞噬。


而影片最后,对簿公堂,也变成了一个摆后台拼关系的权力游戏。

你背后有公公,我背后有皇帝,公义站在有权有势的那一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