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林依轮曾经
曝光了一组复古全家福写真,
旧式的衣服,古拙的家具,
一瞬间的恍惚,
像是回到了民国的光景。
同样的场景,
刘烨也曾在微博发过类似的照片。
2万多的转发,19万多的爱心,
所有人都在好奇:
“这些照片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刘烨公布在微博上的花絮照片
时光赋予了照片存在的意义,而我们往往太过轻率。
你掏出手机,眼前的人、景随手一拍,每个角度都来一张。可到了最后,没有一张成为你值得珍惜的回忆,不过是留存在手机里的一组数据。
偏偏王旭和杨威这对摄影诗人不愿辜负了时光,在他们的镜头下,每个人都被还原成旧时的模样:复古的场景,精致的华服,还带着淡淡黄色的光华。
这些照片都是出自这二人之手,他们不拍今生,只拍前世。
“拍照就应该有种神圣的仪式感。”
在白夜照相馆,有时你能看到两个身影,他们穿着对开黑色短衫,袖口挽起来窄窄一圈白边,手里调试着古董相机,在古典民国风的布景前“唰”按下快门。
古董相机是王旭的收藏,民国风的布景是杨威模仿收集的老照片中的场景。同样一个上午的时间,数码相机拍一组写真不在话下,而他们只能拍一张。
在摄影棚拍照的王旭
从美院毕业前,王旭搜集了很多古董相机,想着在自己三四十岁的时候,开一家老的照相馆,可以喝茶聊天聊摄影,再用这些古董器材给朋友拍拍照。
杨威喜欢搜集老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一段人生。
一张1925年拍摄的照片,在照片的背面可以看到已经淡去的黑色钢笔墨水写着:“我们要永久的记下这一刻,永远的保存这份记忆。”
每一张照片都是普通中国人最真实的记忆,杨威却从中找到了一种难得的温暖。
杨威搜集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场景是不是很眼熟?
“现在的我们拍摄太方便了,手机也好,数码相机也好,基本家家都有。我们很容易拍照片,但拍完照片,却很少会像以前去照相馆把照片冲印出来。”
在北京的黑桥艺术区,两人终于找到一块240平的地方,人们失去的美好记忆,他们要在这里找回来。
和其它的照相馆不同,
你一进来就能发现很多的老物件。
老木柜、收音机、电扇……
还有墙上年代感十足的黑白照片。
白夜照相馆公共空间,这些老照片都是杨威的收藏
白夜照相馆的摄影棚,
还原了不同时代照相馆的布景。
杨威从搜集的老照片里,
研究不同时代的布景方式,
再结合收藏的老物件,
按照他的理解还原在这里。
照相馆里的老物件,
都是二人淘回来的。
单就这些老物件往这儿一摆,
不用任何修饰年代感就出来了。
玩具车、木马、留声机……
除了老物件,
当然还少不了王旭的心头好
——古董相机。
这些相机在他的手上,
依然可以拍摄。
每一个场景,
都尽量还原老照片里的样子,
照片背景用什么,
家具要怎么摆放,
每一个细节都细细地考究。
这个场景就是刘烨和林依轮拍摄的地方
木质舞台上的大喇嘛留声机,
配上成套的红木老式家居,
像是随时可以响起,
那个时代经典的乐章。
走进照相馆,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沧桑与斑驳感。
不仅工作室里的很多物品是两人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就连衣服和饰品,有些都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旧物,还有一些是掌柜根据样式所需,找到专门的店家定制复刻的。
一百年前的服饰,即使放在今天,其特有的花纹和当年裁缝们细致的剪裁都依旧毫不过气。
拍照前,你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化妆师会给你收拾妆容
曾经只有在父母辈,甚至爷爷奶奶辈才看得到复古黑白照片,王旭和杨威用自己的理解,复刻了这个时光的印记。
“黑白的照片抽离了色彩,它更简约,却更有力量!”再加上古董相机的特质,让拍出来的照片更加接近绘画,也因此更能直抵人心。
杨威(左)和王旭(右)给自己拍的照片
白夜照相馆开业的三年时间里,很多人大老远跑过来,只是为了一张值得一生收藏的照片。
有年轻的学生,要在最好的光阴留下最美的面容;有甜蜜的情侣,要让彼此的爱穿越时空;也有幸福的一家人,在某个团聚的日子跑过来留下一家人的笑容……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也许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一张照片对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拍摄一张照片实在是太容易了。
可当王旭和杨威拿出一张张满是时光划痕的“老照片”,我们才渐渐明白这一张极致、考究的照片,是生命里不可磨灭的烙印。
因为它的不可复制,一张就是一张,一张就是永恒。
生命总该留存点什么,
当你渐渐老去,
能有一样东西让你握着,
指尖还能感受那时的温度,
知道,
至少我们曾经来过!
点击下方图片,看好文
需转载的公号回复消息【转载】
朋友圈转发请随意
合作、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