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行走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6日在山东济南举行。3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自希腊、匈牙利、荷兰等国的文化专家、旅行家围绕“中华文明与行走的文化”主题深入探讨。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受邀出席研讨会,并做题为《三教并行居游兼容:中国旅游思想的中庸之道》的主旨演讲。
尊敬的周武忠主席、尊敬的各位国际嘉宾、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就行走的文化这一角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但是实际上这个题目对我来说有点难,因为我们做形而下的研究课题比较多,一下子讲形而上的问题有点吃力,当然跟前面小甫教授,还有我们其他的几位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相比,对我来说这是个学习机会,所以我也把过去关于中国的旅游旅行发展历史做的一些思考、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行走过程当中积累的一些观察,跟大家做一个汇报。我的题目要在20分钟以内把它讲透确实更难,所以我想还是集中的讲一个核心的思想“居游兼容”,居就是“不远游”就是定居,以农业文明为核心的。
胡焕庸线
以胡焕庸线为界,东侧和西侧两种不同的文明或者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一直在交融。胡焕庸线以西,以游牧文化为主,胡焕庸线以东,以农业耕作文明为主。胡焕庸是一个地理学家,他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当然他已经去世了,也是我的老师,这条线非常有名,李克强总理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胡焕庸线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当中有没有会改变的可能性。当然从地理学或者从环境对人的作用来讲,这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线。
前面提到的“居”就是常聚定居的生活,是中国主体的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是游主要是指出游、出行或者指远距离旅行,跨省、跨国的旅行。实际上中国人有一种思想叫做中庸的思想,所以我想把不远游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两种思想糅合在一起,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想就这个想法跟大家做一个观察和汇报。
“中华文明与行走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合照
应该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非常长、非常复杂,一下子讲会很难讲。我们简单的过一下,比如说5000年以前的神话传说时期,到了5000年的夏商周,到2000年这一个期间,在整个历史文明当中,我想先秦时期的旅游理论,也就是说西周东周一直到战国到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国之前这段时间,特别是周朝形成中国的很多哲学思想。我们称为周礼,也就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套理论体系是周朝形成的,那么实际上旅游的思想或者是行走的思想在先秦时期也是比较活跃的。
儒家思想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样一个说法,水是流动的,山是固定的,有智慧的人,古代知识“知”字和智慧的“智”通用的,所以原文的论语里面做了一个比拟:从人格上比拟,仁者像山一样稳定,智者跟水的流动性一样,显得更活跃一些。
同时论语代表孔子的思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套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就是儒家是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很想管事情,虽不是官员,但是老替政府想事情。这是儒家的基本思想,所以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社会责任的哲学主流流派,儒家思想认为尊敬父母是孝心的一种表现,父母还活着的时候,你要照顾父母,不能够远游,但是你真的有社会责任的时候,比如去当兵、去游学或者是去取经,那么你有固定的目标,有固定的方法或者有所准备出游也是没问题的,所以这是一套思想。
儒家思想
另外道家的思想,也是在战国时候或者说周朝的时候形成的。这里有个最有名的典故叫对话,就是列子好游,列子是中国道学的形成的一个主要贡献者,当然他的老师壶丘子跟他也有很多关于旅游方面的对话,他们的对话的意思就是说,列子是很喜欢出游的,他认为别人看到的是看到的东西,他更加在乎事物的变化,也是说世界是无故的,就是没有一个片叶子是相同的。今天看到的水跟昨天看的水是不一样的,但是他的老师告诉他,那么实际上你的内心也在变化,这更重要。所以,也就是说道家的思想对于天人合一,除了看到的和已经看到的变化的以外,你内心的想象,内心的一种理念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是道家的思想。
整个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先秦时期的两个学派,当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东汉以后才进来,所以从秦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山水文学、山水文化的盛行。到唐宋,特别是唐朝的开科取士,也就是考大学、考研究生这种制度。知识分子为了考取功名到首都去考试,促进了广泛的旅行、游学旅游。宋代文学理论,元明清,特别是元朝蒙古人的大一统,打通欧亚交通,丝绸之路再次得到发展,加上近现代的西方的思想的进入和中国人主动走出去求学这样的旅行。我们最近编辑出版了一套丛书就是《世界著名游记丛书》,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博士编的,我是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其中。
第一辑十多本就是讲一带一路上的游记,很多的内容我就不讲了,第二辑是讲“近代中国看世界”的,就是中国政府官员,中国的知识分子到西方到欧洲到北美游学旅行的时候写的这样的travel notes。第三辑最近要出来叫做“外国人看中国”,从元朝、明朝、清朝都有很多西方的传教士到中国来旅行,包括刚才说的丝绸之路起源的旅行家,通过梳理过去几千年文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道教儒家思想以及东汉以后传入中国并且经过中国化的,我们称为:chinization ,就是中国化的佛教。
这三个宗教的哲学思想对整个中国的旅游旅行思想的影响,我们叫三教并行,“居游兼容”,也就是说佛教、道教和儒教三种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出行思想。重土安迁,不太愿意到处流浪的思想,加上鼓励大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这种教育思想的同时并行不悖,形成了一种居游兼容的旅游观、旅游思想,一句话来概括这三种宗教或者或者说三种哲学思想的话,叫儒家治世、道家治身、释家治心。
儒家是更强调社会的governance,道学更强调养生或者说天人合一、跟自然和谐相处,佛学强调治心,是讲mental这一方面的修炼,这三种思想可以说都对中国的传统的旅行思想产生了影响。中文里的旅游这个词是来源于中国国家旅游局的一个演变。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政府设立的一个部门叫做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后来简称旅游局。在古汉语里,旅游这个词用的很少,过去用的是观光,这种观光的古汉语在日文、韩文当中都保留了,所以日文现在还叫观光,不叫旅游,韩文也是。实际上我这里讲的旅游是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旅行与游憩,就是travel and recreation,旅行和游憩放在一起叫旅游。
我们所谓的旅游思想或者旅游的哲学,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在《论语》里面,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同时讲仁者和智者对于一个稳定的和流动的一种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所以这种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治理世界的价值尺度对我们旅行是有重要影响的。另外一种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道家就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比如说庄子《齐物论》讲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就是 me 和the heaven 或者 the world 、the globel universe 为一体,所以这种思想一直发展到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唐志契,他说“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也就是一个人到了山里面,到了大自然,到了海边,他跟大海融为一体,到山里面他跟山融为一体,这是道家的思想。
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儒家的“不远游”和道家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在影响到中国的城市景观,城市的公共游憩空间我们称为open space或者叫做城市的gardening——城市的公园。过去每个城市、每个县城都有某某城的八景或者十景,这些景观的形成、游憩和休闲空间、设施的提供都是受道家和儒家思想影响。当然,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中国人的本土化,包括以汉族的文化为主的大乘佛教(big vehicle buddhism),加上藏传佛教道就是小乘佛教(small vehicle buddhism),两种佛教之下都会有一种叫 “”求法利性 ”,有利于心灵的修炼,寄希望于来世,这样的一种方式,就是人太集中的地方是不利于佛教的修行的,所以他们选择的寺庙都在深山里面,我的博士论文曾经做过统计,中国古代有名的寺庙百分之六十几、七十几都在深山里面,这种藏佛教寺庙于深山、回归自然的实践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出行,这种思想是中国的旅行的一个主要思想。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individural travel history 进行分析,我们说一个人的旅行史、一个人的游观史或者游憩史,都可以反映这三种宗教,或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三种哲学思想的综合影响,所以我们中国人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叫中国,当然是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的地方,以天下为中间的位置,但是实际上中国还有个意思,我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要走过头,就是中间、权衡这样的思想,所以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特别是徐霞客,因为司马迁的时代佛教还没有多大的影响,还没有传入中国形成气候,所以司马迁的旅行的思想还不够典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深受儒家和道学两种思想的影响,譬如说,第一个他非常强调通过图书馆的室内研究和实地考察两种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来书写历史。
司马迁写《史记》
他的旅行思想第一个就是格物致知,通过观察世界进行分析,找到事物发展的道理,班固对他有评价,叫“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就是有什么写什么,非常强调真理,同时他非常关注人本身,不仅仅光光关注皇家社会的高层,对底层社会也非常关注,这是人类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
最典型的“三教并行、居游兼容”的旅游思想在徐霞客的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因为大家知道徐霞客生活在明朝末年,长江三角洲现在的无锡、长江边的江阴是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地方,我们今天下午的大会主席周武忠教授为什么这么厉害,他跟徐霞客是老乡,也来自于江阴,江阴这个地方人又有钱又爱读书,所以这是无锡江阴周武忠同志变成伟大科学家的一个基本原因(众笑)。
我离江阴远一点,在盐城,所以学问就做的差一点,因为离文化核心长三角,从唐朝以来,中国的状元主要来自于长三角太湖、无锡这一带,徐霞客就是来自这个地区,那个时候他不愿意跟着官方的教育体系走,高考失败,科举不是很成功,所以他就去游山玩水或者去进行科学考察,是中国最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专家和游记文学家。
从徐霞客的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儒家的成分,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他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就早上在大海旁边,晚上就跑到广东地区去,所以这样的一个旅行壮志很大,但是他又说因为父母亲在,出游者“稽远近、计岁月,往返如期”。他每次出行都要travel plan,不是乱跑的,做仔细的计划,而且按时回来看他父母亲,他完全按照儒家的要求来做。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他说“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生寄死归,亦思乘化而游”。“乘化而游”就是庄子说的想象自己是鲲鹏,日行千里、万里,这完全是庄子浪漫主义的情怀体现,这种旅行思想的影响了徐霞客,他不在乎一种很舒服的生活条件,有时候睡在山洞里面,有时候碰到土匪从船上跳到江里面逃生,但是从来没有阻止他继续探索自然的一种激情。
虽然徐霞客不是一个和尚,但是他跟和尚有非常亲密的交往,有一段时间他跟和尚一起旅行,半路上和尚因病去世以后,他把和尚的骨灰背着,一直背到云南的鸡足山,现在的云南鸡足山还有他旅行的记录。徐霞客游记当中有1/4左右的篇幅,写的是云南的喀斯特地貌,他跟佛教的交往非常深,沿途经常没有地方吃饭,去到庙里吃饭。
从徐霞客的一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来他的旅游思想代表了中国一个最典型的知识分子,或者说一个受教育的中产阶级的思想,我的结论是中国悠久的文化文明,虽然是以农业文明为主,但是我们中国文化实际上有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农业文明,一个是游牧文明,一个是航海文明。
航海文明这部分长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想下面一位嘉宾中国海洋大学的曲教授会做一个深入的介绍,因为我发现不管是中国的台湾、海南岛还是广西的涠洲岛,大家讲不是附近的方言,而是讲福建话,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华侨讲的是Hokkien dialect 全是福建人,而且中国的海神叫妈祖,就在福建的泉州,在湄洲岛上,所以我相信中国的海洋文明、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这三种文明互相碰撞,形成中国丰富的居游兼容和游憩思想。在整个丰富的文化思维当中,儒家、道家是本土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及中国传到日本的佛教是外来的,也进行了中国化,这三种思想并行形成了父母在不远游和鼓励大家行万里路的两种“居游兼容”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徐霞客身上、在玄奘身上、司马迁身上、在很多很多人身上以及我们周武忠教授身上都有所体现。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想,不成熟,见教于大方之家,谢谢大家。
收听语音版,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进入喜马拉雅,免费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