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看客inSight】前段时间刊载了一则来自豆瓣网友@秦言言的自述帖。
女孩在帖子里,详细回忆了自己在深圳当高端保姆两个月的真实经历。
从公司职员,小工厂的销售助理,到文案策划,网站编辑......前前后后有10多个。
每一次,都是听说某个朋友、哪个同学在什么行业混得不错,她就也跟着去干。
但每一次,她都在短暂的尝试后,发现那些工作“不适合”自己。
甚至有次,她因为羡慕李子柒的生活,果断回了农村老家,也想做个田园牧歌的博主。
可回去后才发现,看起来简单的做饭视频,需要投入各种材料和工具,成本高、变现周期又长。
去年,她在网上看到另一女生说自己在一个有钱人家做家庭教师,月薪两万五。
女孩瞬间想到之前看过不少高材生做保姆年薪几十万的新闻。
听起来高端,但去了才知道,她的工作内容不止家教,还有幼儿园、辅导班接送,陪玩、喂饭。
吃饭,是雇主家先吃完,她最后吃——剩什么吃什么,剩多少吃多少。
睡觉,是和雇主小儿子共享一间狭小的卧室——属于她的地方,只有一张折叠床。
全程站在5岁的孩子身边,在雇主的注视下,一口一口,毕恭毕敬,夹菜喂饭。
雇主40岁才生下孩子,欣慰得不得了,干脆双双辞职,还把岳父岳母接来。
女孩去阳台拿抹布,要换“阳台拖鞋”;到客厅,换“客厅拖鞋”;进厨房、浴室,也都得换专门拖鞋。
清洗爬行垫,得用白色毛巾;擦主卧地面,用蓝色毛巾;客厅、玄关也要分开,丝毫不得马虎。
晚上给宝宝烧洗澡水,端着滚烫的盆,从厨房换“客厅拖鞋”进入客厅,又换“卧室拖鞋”进入卧室,再换“浴室拖鞋”......
大别墅,家中人口简单,只有女主人和女儿,保姆还有单独的房间,属于“抢手”的雇主。
“以前觉得再怎么不行,做保姆总可以吧。可现在连退路都没有了。
我再也不会踏入这个行业了,就算揭不开锅了也不去。”
可仔细揣摩你会发现,这个女孩的遭遇,其实太正常了。
每份工作,总是低估了它的辛苦程度、实际问题,这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她的信息来源,太过匮乏而局限,听闻哪个行业挣钱,想都不想就躬身入局。
看到有人名校毕业,做高端家政收入不菲,便去追赶“浪潮”。
当你自以为掌握了某种赚钱的一手信息,其实那不过是新闻、短视频加工、传播后早已落后的二、三手信息。
2个月里,她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是没活干,因为保姆行业已经超乎想象地卷。
每天有大批人来找工作,可市场有限,于是雇主开的条件越来越高:
于是,要么只能有单就上,雇主的要求再苛刻也得忍着。
零几年的时候,是土木行业的黄金期,大学里的土木行业无比吃香,到处流传着“3年当总工,5年当项目经理”的故事。
可如今,我们国家的基建到了成熟阶段,土木人供大于求。
一批又一批的土木人毕业了,只能去各种偏远工地吃灰,工资上不去,升职更难。
“月薪一万在办公室上班和卖炸鸡一个月赚三万,你会选哪个?”
“即便卖炸鸡真的能月入3万,这种好事,别人凭什么免费告诉你?
当你都知道了这样一条「捷径」,其他人怎么会都不知道,不会和你竞争?
当入行的人越来越多,你还得无限扩大成本,提高竞争力,蛋糕就这么大,怎么保证自己能分得多?”
当你的眼睛只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时,你只能看到那狭长的一道,看不到管子外面的风云变幻。
一件事盛行了,我们就用有限的信息,将自己牢牢裹在茧里,相信这就是世界的全貌。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有缺陷的必然。
润米咨询公司创始人刘润,在【进化的力量】演讲中说了一个故事。
大一下学期,她成立了一家外贸电商公司,半年收入,500万。
2020年初,全球疫情爆发,中国大量海外订单被取消,几乎所有人都在唱衰出口。
她发现,因为疫情,大家不出门、不逛街了,全球需求确实稍稍下降了。
可也是因为疫情,员工居家,工厂关门,全球的供给下降得更厉害。
菲律宾驻华贸易投资中心公布,2020年4月,菲律宾的商品出口,同比下降了41.3%。
但一家跨境收款机构公布的数据,同一时期,中国外贸竞争力指数,陡升了77.9。
于是,宋婷婷在做了充足的考量后,开始面对海外采购商,做跨境直播。
从一场直播1万多人在线观看,现场就能收到300个意向咨询。
到现在,每月有5000多条咨询,很多客户,问都不问,直接下单。
可在宋婷婷的“幸运”背后,藏着的是对世界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对想法的长远规划。
能飞起来的人少,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追赶那个风口,而是压根不知道风口在哪里。
别人早就开始梳理羽毛,锻炼臂膀,风起之时,随时展翅。
可当人家已经飞高飞远,你才匆匆赶来,那阵风,早就已经停了。
“用一秒钟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命运。”
永远等待着别人告知的“捷径”,那只是后知后觉的陷阱。
“认知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举目所见,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拼命求索,却无改于自己的命运之分毫。”
我们毕竟都是普通人,平时生活里能接收的信息有限,见过的市面也不算足。
很多人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在还没有等到拐点的时候,就放弃了。
不要因为别人的结果,打乱了自己的步伐,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的。
普通人没有资源,无法预知风口,那就靠知识、经验、技能的累积,再加上坚定的耐心,一定会有出路。
我写过在岗位上认真钻研了5年,练就了一身高水准专业技能的快递小哥,被杭州市认定为高层次人才。
也写过光灭蚊这一件事,就研究了13年,成了“灭蚊专家”的大润发阿姨,被赞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