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源学人
能源学人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媒体平台! “能”(Energy)涉及化学、生物、信息等与能相关的前沿科技领域; “源”(Nature)即通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科学化深层次解析问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里开发者  ·  微调碾压RAG?大模型意图识别工程化实践 ·  18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最新通报:情况属实,已暂停涉事人员工作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华为首次披露 ·  3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多人被处理!微信最新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能源学人

最新ACS Energy Lett.:空间位阻和吸电子效应最佳组合实现高压锂金属电池

能源学人  · 公众号  ·  · 2024-12-19 12:34

正文


第一作者:Lea Pompizii
通讯作者:Ali Coskun, Jang Wook Choi
通讯单位:瑞士弗里堡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

【成果简介】
瑞士弗里堡大学Ali Coskun教授和韩国国立首尔大学Jang Wook Choi教授等人 设计了一系列三氟甲磺酰胺溶剂,同时通过系统地控制N端的环大小来调节它们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性质,以实现增强的接触离子对,用于形成阴离子衍生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和与NMC811正极的兼容性。对电解液的比较分析表明,1.6 M LiFSI 1-氮杂环丁烷三氟甲磺酰胺(AzTFSA)电解液呈现出理想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组合,以及高达5V的高氧化稳定性和在Li-Cu半电池中1 mA cm -2 和1 mAh cm -2 条件下的库仑效率为99.2%。相应的全电池使用20微米的锂箔与NMC811正极配对,负正容量比(N/P)为2.5,在0.5C下经过15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0%。即使在高达4.6V的高充电截止电压下,Li|NMC811全电池在0.5C下经过100个循环后仍能实现92%的容量保持率。

相关研究成果以“ Solvation 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Weakly Coordinating Sulfonamide Electrolytes for 4.6 V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为题发表在 ACS Energy Lett. 上。

【研究背景】
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极高理论比容量的锂金属负极,远高于石墨,但有害的锂枝晶生长、低库仑效率、短循环寿命以及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特别是,电解液对锂金属负极的低热力学稳定性导致了不受控制的副反应,进而导致形成不均匀和不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造成锂的非均匀沉积,从而促进了锂枝晶的生长以及死锂的积累,这导致锂金属电池(LMB)在循环过程中性能严重下降。在这个方向上,电解液工程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出现了,通过控制SEI的组成,已经研究了各种溶剂、盐和添加剂组合,以形成阴离子衍生的富含无机物的SEI。尽管线性和环状碳酸酯电解液已成功应用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但当与锂金属负极配对时,它们形成了富含有机物质、不均匀且机械强度弱的SEI,这加剧了锂枝晶的形成和电解液分解。另一方面,醚类电解液由于其高还原稳定性(高LUMO)与锂金属负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但它们的电压稳定性有限(低于4V),这阻碍了与高电压NMC811正极的配对。氟磺酰胺作为有前途的溶剂出现,搭配常用的盐如LiFSI和LiTFSI,结合了高电压稳定性和与锂金属的兼容性,以增强LMB的性能和安全性。然而,由于它们的合成复杂和成本,文献中报道的基于氟磺酰胺的溶剂数量相当有限。

【研究内容】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三氟甲磺酰胺中不同环状胺取代基的结构-性能关系,即二甲基胺(DmTFSA)、氮杂环丁烷(AzTFSA)、吡咯烷(PyTFSA)、哌啶(PiTFSA)和吗啉(MoTFSA)。DmTFSA可以在N末端或S末端进行修饰。作者推断,引入胺取代基不仅可以影响磺酰胺氧的电子密度,还可以通过第一溶剂化壳层中的空间拥挤来改变溶剂化结构,从而有利于CIP和AGG的形成。因此,合成了一系列三氟甲磺酰胺溶剂,即DmTFSA、AzTFSA、PyTFSA、PiTFSA和MoTFSA,且AzTFSA是从氮杂环丁烷的HCl盐而不是游离胺合成的。为了探究取代基的影响,作者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合成的磺酰胺溶剂的ESP最小值,ESPmin值从MoTFSA < DmTFSA < AzTFSA < PiTFSA < PyTFSA增加(图1a)。根据它们的ESPmin值,这些溶剂被归类为弱溶剂化溶剂。此外,线性扫描伏安(LSV)分析证实了所有溶剂的高氧化稳定性(图1b)。值得注意的是,离子导电性随着氮上取代基的环大小的增加而降低(图1c),从而证明了N取代基对电解液离子导电性的显著影响。
图1. 电解液的化学性质。

为了测试改性磺酰胺电解液使锂可逆沉积/剥离的能力,进行了Aurbach测试。Aurbach测试证实了与PiTFSA相比,AzTFSA、DmTFSA和PyTFSA电解液具有更高的库仑效率(CE)(图2a)。同时,AzTFSA和DmTFSA电解液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都能提供超过99%的CE值。然而,DmTFSA电解液显示出更早的电池故障。此外,PiTFSA溶剂显示出锂沉积和剥离的高过电位和平均CE低于98%。DmTFSA、AzTFSA和PyTFSA的高CE,进一步研究它们与锂金属的界面稳定性,进行了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阻抗演变清楚地表明,在AzTFSA电解液中,经过前40次循环后获得了稳定的界面,而DmTFSA和PyTFSA显示出持续增加的阻抗。最后,使用AzTFSA和DmTFSA的半电池都显示出200小时的稳定过电位。之后,与AzTFSA相比,DmTFSA的过电位急剧增加。PyTFSA电解液在200小时后显示出更严重的过电位增长和电池故障。
图2. 半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此外,作者进行了FT-IR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磺酰胺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在1370 cm -1 处的自由FSI - 峰的强度从PyTFSA、DmTFSA逐渐降低到AzTFSA,这表明离子配对增加(图3b)。对1.6 M DmTFSA、1.6 M AzTFSA和1.6 M PyTFSA电解液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FSI - 的S-N-S模式的拉曼带和磺酰胺溶剂的-CF 3 位于720~750 cm -1 的相似波数范围内。1.6 M DmTFSA和1.6 M AzTFSA清楚地显示出在743和753 cm -1 处的新峰,这对应于AGG和CIP的形成。FT-IR和拉曼数据共同表明,在1.6 M AzTFSA电解液中AGG和CIP的形成最高,与随后的DmTFSA的Li-Li对称电池结果一致。在拉曼光谱中,PyTFSA和1.6 M PyTFSA的峰形状大部分重叠(图3c),这表明由于其比AzTFSA和DmTFSA更高的Li溶剂化能力,CIP和AGG的形成有限。
图3. 电解液配位环境的表征。

在实际的电池测试中,测试了使用1.6 M DmTFSA、1.6 M AzTFSA和1.6 M PyTFSA的NCM811(9.3 mg/cm²)全电池,以评估电解液改性的效果。使用20微米锂涂覆在铜箔上作为负极(N/P = 2.5),全电池使用了20微升电解液(图4a)。电池在4.3至3V之间以0.5C(1C = 188 mAh/g)的倍率进行充放电,并在0.1C下进行两个形成循环。使用1.6 M LiFSI AzTFSA的Li||NCM811全电池能够在0.5C下循环15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图4. 全电池性能。

【结论展望】
综上所述,作者系统地改变了三氟甲磺酰胺中N末端的官能团大小,以调节这些弱溶剂溶剂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性质,并研究了它们对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这些溶剂中溶解LiFSI,得到的电解液具有高达5V的超高氧化耐受性。在所有电解液中,AzTFSA提供了理想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控制,以增强CIP和AGG的形成,由于其对Li + 的低溶剂化能力和结构刚性,对Li + 的构象自由度较小。这使得在锂金属阳极处优先还原阴离子,并形成富含LiF的、无机的、稳定的SEI层。1.6M AzTFSA电解液显示出与锂金属负极的增强兼容性和广泛的电化学窗口,这使得在高截止电压4.6V下稳定循环NMC811成为可能,限制了20微米锂金属负极(N/P=2)和20微升电解液在0.5C下的容量保持率为90%。

【文献信息】
Lea Pompizii, Mingliang Liu, Leonie Braks, Timur Ashirov, Tianhong Zhou, Mounir Mensi, Dongmin Park, Jang Wook Choi,* and Ali Coskun,* Solvation 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Weakly Coordinating Sulfonamide Electrolytes for 4.6 V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 ACS Energy Lett.,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4c03030

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新型环保无氟粘结剂

2024-12-18

江汉大学刘继延/梁济元AFM:非消耗型双功能电解液添加剂助力锂金属电池稳定循环

2024-12-18

山东大学冯金奎教授AFM:d带中心调控与空间限域设计协同促进锂硫电池硫氧化还原动力学

2024-12-18

天津科技大学司传领/王冠华/徐婷AEnM封面文章:木质纤维素基硅碳材料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功能化设计

2024-12-18

层状氧化物的界面化学工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阿里开发者  ·  微调碾压RAG?大模型意图识别工程化实践
18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华为首次披露
3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多人被处理!微信最新公告
3 天前
冯站长之家  ·  2017年1月13日价格早报(语音版)
8 年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今日生活财经快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