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vana
审核需要高水平的审核团队,尤其是知识结构互补型的团队,形式是标签,可要审核的内容何止标签本身?
feng4321
打假人过于偏重利益就是把好事做坏了
ly-君子兰
我们的薪水我觉得绝对的低薪,可是担的风险确实远超薪水n倍。非常赞同这句话,这么多年,我们的工资一直是低薪,承担的风险却越来越高,不成正比啊
芷云
确实不容易啊!有时长期处于头痛中,审标签要掌握很多知识点的,一点也不能想当然和我以为,所以只有多查多问了
yandan817
食品标签这种带有一定主观判断的就更是风险大。偏偏这工作,就像我们单位一位老师说的:“100-1=0”。
楼主的文章中道出了很多标签审核人员的金句。尤其是这句,我觉得深有体会
东海钓夫
人间正道是沧桑,乌云遮住太阳的时候有,当不会长久。
目前打假已经完全偏离立法的初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实业发展的不安定因素,相关部门也已经注意到,相信会出台相应的措施进行纠偏。
振兴实业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长耳朵精灵
希望这一天早点来。食品行业这种被密集疯狂打假的情况已经是很不正常了。不说企业,就连基层监管人员都疲于应付了。
东海钓夫
鲶鱼效应的目的是为了让小鱼活的更好,而绝不是让鲶鱼把小鱼们都吃掉。
jack19891114
这是一个行业发展期的阵痛,而楼主只是伴随着发展被波及。您说的亚麻籽,应该还不仅仅是标签的问题,涉及到物料是否为食品原料的问题。一般这是研发在开发产品时就要查清并且规避的问题,那么出现问题了,只能说,这个客户规模不大,这是表现。深层次的问题是,公司没有技术人才,没有真正专业的人才。这是很危险的,可以类比到三聚氰胺的问题。三聚氰胺并不是普通奶农可以想到的东西,为什么会被添加进去,自行脑补。食品行业,专业素养层次不齐,直白讲,对于河南河北那一带的食品企业,我还是相当害怕,一般不会买该区域的食品,除了知名品牌的产品。这是为什么?绝对不是因为我看不起这些地方的企业!食品门槛太低,在食品安全法没出台之前,如果你做过食品添加剂销售,你就知道有多乱,特别是一些小公司,流通渠道走乡下小店,特别是5毛零食,真的很可怕。其次可怕的就是炒货,为什么会这样?一切就是因为门槛太低。提高门槛,砍掉小企业,这是为了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环保盛行的当下,就是为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是说关闭这些公司,环境就可以快速的改善,并不是这样的。以上,纯属我个人的幼稚看法,不当之处,欢迎讨论。
长耳朵精灵
您说的确实是现在存在的一些现状和问题。现状就是,大企业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中型企业看老板和他手底下有没有人才;小企业基本看老板的良心。水平层次是参差不齐。想想还有一些连监管范围都不在小作坊、黑作坊、造假窝点也是害怕。
监管部门也自顾不暇,食品企业大大小小多如牛毛,基层监管部门合并,干活的人越并越少,事情却越多。而且很多人之前都没有接触过食品。
食品行业的发展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顶层的设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完善,监管力量的增强,食品企业自己的进步,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至于亚麻籽这个问题,本人持保留意见。您可以看一下卫计委对普通食品原料界定一直很模糊,大家查不到,不清楚只能一事一问,后来受不了了2014年整了个说明。一个在国内外都有广泛食用习惯,悠久食用历史的食品现在被一个权威部门回复不是,没有做过评估就了了。亚麻籽不是食品原料,是药材,却可以生产普通食品亚麻籽油。这逻辑上说的通吗?有人也许会拿棉籽油说事儿,问题是客观的讲,棉籽我们国家及其他国家有食用习惯吗。另外了这个食用习惯又如何界定。食用,生产,加工30年的历史,照目前这种情况这种定义下的普通食品原料出现,还没到30年就被毙了,食用习惯更是说不清楚。如果这不是有关部门的答复,是否又是这种结果呢。如果不是网络发达的今天,从2016年职业打假人揪出来这个问题,到不久前论坛里的吴版发出帖子,估计很多人到今天还是不确定到底能不能用。为什么一个原料能不能用到2016年,2017年还不断有食药监各级监管部门发函去问呢。浙江省食药的公开征询意见函又是几个意思。这就是经历亚麻籽原料事件的人都付出了各种代价,相信今后应该不会有人再拿它当食品原料用了。
我只能说在现行的规定下,企业有错,我也有疏漏。今后我对食品原料不是卫计委明文规定的食品原料,要不让企业报新资源(如果企业愿意花这个时间精力和金钱,造福其他人);要不就不要用。
营业厅2005
类似其它行业,如煤矿,食品行业逐渐走向大鱼吃小鱼,兼并的过程也是乱象渐渐减少的过程。现在是阵痛期吧。每个人在练好自己的内功,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