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与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假冒伪劣侵权产品集中销毁活动,多家媒体全程参与直播。活动中,法官从具体的侵权产品入手,对侵权案例进行了专业的解读和剖析,并辅以维权途径的专业讲解。在法官的一一比对和精心讲解下,涉及多个知名品牌的假冒伪劣侵权产品最终揭开仿冒“面罩”,露出“真身”。互动普法结束后,3510件涉案侵权产品在绿色环保的方式下被集中销毁。
联合多单位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3月14日,海口中院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海口市司法局、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海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广发证券海南分公司在明珠广场共同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普法宣传、现场答疑、以案释法、有奖问答等形式,将金融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在故意毁坏财物刑事案件中首次适用“补植复绿+碳汇认购”修复方式
近日,海南二中院审理一起故意毁坏财物刑事案件。该案中,林某为种植槟榔,擅自砍伐毁坏863株林木。主审法官在审判中不仅对林某自行在被毁林地补植复绿的行为予以量刑考量,在释法教育后,林某自愿认购30吨当量林业碳汇,用于替代性修复受损生态。该案系海南法院首次在故意毁坏财物犯罪中适用“补植复绿+碳汇认购”机制进行替代性修复的刑事案件,为服务“双碳”战略、推进绿色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司法范例。
3月12日,植树节当天,海口海事法院海事干警组成学雷锋小组,前往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学雷锋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干警的共同努力下,一棵棵红树林树苗扎根在保护区,为这片湿地增添了新绿。
近日,陵水法院本号法庭联合本号镇司法所,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乡村”的普法宣传活动。在祖关福和希望小学,法庭干警组织同学们分批有序地进入“车载便民法庭”参观,沉浸式体验庭审流程,零距离感受司法威严。在本号镇司法所,群众们观看车载便民法庭播放的法治宣传视频,干警在现场发放民法典宣传资料的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就村民关心的土地流转、劳务用工、邻里纠纷等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
近日,儋州法院组织干警到儋州市图书馆开展诚信建设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向过往群众宣传《海南自由贸易港社会信用条例》、“信易+”场景使用步骤、“金椰分”个人信用积分平台、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失信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内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近日,秀英法院永兴法庭通过“四所一庭”纠纷排查机制,在纠纷排查阶段即提前介入,主动启用案前调解程序,妥善化解一起涉及多村多人的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永兴法庭打破传统形式,以长桌座谈、乡音沟通的方式开展调解,不仅避免群体性冲突升级,更实现多方权益的实质性平衡,最终促成各方当场签署协议,实现“零对抗”解纷。
近日,定安法院执行局走进母瑞山红星学校,开展了一场禁毒宣传活动。干警结合典型案例,用播放禁毒宣传片的方式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毒品的种类,讲解毒品的危害及预防毒品侵害的方式方法等知识,重点介绍了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和防范技巧,告诫学生们要提高警惕,筑牢远离毒品的思想防线。
3月14日,文昌法院干警走进文昌市迈号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预防网络诈骗”专题讲座。讲座上,法院干警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传授识别和防骗技巧,让师生们深刻认识网络诈骗危害,炼就防骗“火眼金睛”。
近日,为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和交通安全观念,五指山法院组织法院开放日,依法适用速裁程序,对一起危险驾驶罪案件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五指山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教育局等3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及群众代表受邀旁听庭审。
3月13日,保亭法院团支部联合第一、第二、第四党支部,走进神玉岛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雷锋月法治宣传活动。党员、团员们纷纷化身“法治雷锋”,为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送去了满满的法律知识“干货”。法院干警对过往游客从旅游纠纷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各式各样的法律问题,都一一认真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