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街参考
这里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领导开年去了这个地方 ·  昨天  
南山之路  ·  防走失!请关注备用号~ ·  3 天前  
南山之路  ·  防走失!请关注备用号~ ·  3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招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街参考

我怀疑,我妈才是这季奇葩说的隐形赞助商

花儿街参考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0-01-03 09:24

正文

花儿街 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如果这一季《奇葩说》看到现在,你还觉得京东、小米啥的才是赞助商,我只能说,你没什么救了。


你一定还记得,一个多月前,《奇葩说》整出了一个“恐婚要不要喝'去除恐婚水’”的辩题。



那一期里的储殷教授,那个小眼睛看上去有点油腻的中年人,苦口婆心地劝满屋子90后: 结婚是大多数人最合理的选择,55岁之后,你需要一个人来跟你一起走,65岁后没有孩子来看你,护工会虐待你!

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觉得看到了每年春节都要遭遇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



刹那间,储殷胸口的靶子闪闪发亮。

毕竟李诞说的,“害怕婚姻不是病,一个社会非要让人结婚才是病”,才是这台综艺一贯坚持输出的价值观。

辣么,问题来了,《奇葩说》为什么要整这样一期辩题? 为什么要请储殷教授? 这期节目的播出时间为什么是11月下旬,正好是我即将要启动回家过年的时间点?

如果你觉得这一切仅仅是个巧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奇葩说》2020开年的第一期,辩题是“生二胎要不要征得老大的同意”。



多么居心叵测的一道辩题,要不要生头胎,已经是被历史车轮甩在身后的话题了么?

而请来的嘉宾,竟然是携程创始人梁建章。 在我们的熟悉的奇葩说气势咄咄逼人、逻辑层层推进、鸡汤碗碗暖心等熟悉的奇葩说辩论方法中,他选择了——数学。

他说,“你们上一辈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生了二胎,四分之一的人生二胎,那么生育率平均一对夫妇1.25个,可能都不到1.25,1.1左右(因为另外四分之三的夫妻未必全部生育)。 那每一代人会减半”。

在这一段我只能勉强收听的论述后,他到达了他的结论——这个辩题从根本上不该存在,“就不该问老大”,如果还要问老大,就目前的生育率,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文明,就要灭绝的更快了。



“不能听任生育率再这样降下去。 ”他就差在现场登高一呼: 你们这些年轻人,快点结婚,多生孩子!


究竟是什么样的赞助商,会选择这样的辩题,会选择我即将开始买回家火车票的日子,播出这期节目? 会选择毕业于复旦少年班 、拿到 斯坦福博士学位的嘉宾,用数学跟我讨论生活?

这一切,太刻意了。

除了我妈,我真的,想不到别人。


2



虽然没见过面,但在我妈的心里,她跟梁建章是朋友。

梁建章是携程的创始人,但近几年来,公众应该更熟悉他的另一个身份: 人口经济学家。

他三天两头凭借抢人眼球的发言上媒体头条,譬如“中国需帮助女性生孩子,比如奖励现金或房子”,“读书和生孩子,都要趁早”,“2100年中国的人口或将少于美国”……

看看,哪一句话,不是说到我妈的心坎儿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待他像我妈这么友善的。

2011年,在美国读博士的梁建章开始关注到人口问题,他自己拍了一部叫《中国人可以多生吗? 科学探讨中国人口问题》的纪录片,并将它放到了微博上,对已执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起质疑。

他嫌纪录片拍得太学术不够接地气,又和人合著了一本书《中国人口太多了吗? 》,以更通俗的方式论证中国人口问题,和生育政策改革的迫切性。

后来梁建章说,其实学术圈早已在讨论这个话题,只是这个话题很敏感,谁也不敢第一个碰这事情,所以只是在极小的学术圈里私下交流。

他果然炸响了舆论,许多人跑微博底下骂他“自私”,“屁股决定脑袋”、“伪科学”。



财经界超女叶檀直接开了一个叫《反智的人口理论可以休矣》的文章系列,一共足足8篇反对“放开生育”,认为一旦计划生育取消,人口增长将会报复性反弹。

他没有等下一个热搜把他救下去。 几天后他挺身投入了这场轰动一时的论战,在《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上撰写文章,反驳叶檀的人口论,并说“真理一定越辩越明。

就像他后来坚持把再版的书的名字改成了《中国人可以多生! 》(对,叹号的那种)。


3



第一个站到人口政策对面的人,都不会听到什么好话。

在我妈还是一个孩纸的上世纪50年代,人口快速增长,已是古稀之年的北大校长马寅初,开始疾呼“中国的人口非控制不可”,否则50年后中国将难以供养庞大的人口。



他在北大大饭厅当着全校几千师生面发表人口问题演讲并征询意见,并于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新人口论》,全面系统地建议采取实行计划生育等办法控制生育。

一石激起千层浪,彼时这个新生的国家,“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新人口论》迅速引发了全国性的大批判,大字报上千,文章上百,一顶“右派”的帽子亦从天而降。

他干脆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逐条回应那些批判他的主要观点: “人越多,意见越多,使我领教的机会更多,不难最后只要以一篇文章来答谢几百位先生的好意。

不服的马寅初辞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但始终没有停止阐述他的人口理论。

此后,20世纪60年代,成为建国后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 沿着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人口总量在1973年达到了8.9亿的巨大规模。

20年后的70年代末,为了缓解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计划生育正式成为国策。


4



《奇葩说》的辩论台上,观众们可以在正反方之间来回跑票,辩论有赢家,但辩题无结论。 但在现实世界里,历史最终会用自己的走向告诉人们结果。

叶檀们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后,鼓励生育正在成为新的风向。

从单独二胎到全面二胎,生育政策不断加快放开的背后,新生人口不仅没有出现“可怕的报复性反弹”,生育率甚至还在持续下滑。 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下降1.49个千分点,连最爱生孩子的山东人都生不动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