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容的斗鱼和做社交的子弹短信,在同一天登上了微博热搜,竟然都是因为下架。
不过斗鱼是全网下架,子弹短信仅在iOS平台下架,且解释了下架原因:“
由于我们的内容合作方提供的两条资讯被投诉可能涉及图片版权问题,子弹短信在 App Store 暂时下架
,抱歉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们正在与合作方核实具体情况,恢复下载后会第一时间告知各位。子弹短信近期将会持续更新。”
斗鱼至今没有公开下架原因,只在安卓应用商店上留下一段话:“斗鱼直播”因内部优化调整,停止提供下载服务,10月15日恢复下载。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近几年,下架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常态化的惩戒手段。流量为王的时代,割断流量来源,就是在动摇企业的根基。涉足内容的子弹短信,也开始逃不掉内容企业们面临的风险和背负的责任。
子弹短信中弹不能
先看子弹短信,iOS作为一个舶来品,除了遵守本地上架下架的规定,还会按照平台本身的一些固定条款来管理产品,
比如一款APP若涉嫌刷榜、诱导好评,提供黄赌毒、宗教等敏感内容、侵权(提供盗版
、内
容侵权、山寨模仿)等等,都有可能导致下架。
按照官方的解释,子弹短信这次踩中了“侵权”的雷。反观国内,很少看到有因为侵权受到应用商店处罚的案例。
民间一直在呼唤更严厉的版权管理和更严肃的版权意识,比如腾讯在今年1月底上线的信息订阅类APP立知,因被外界吐槽抄袭“即刻”,引发较大的舆论危机,存活一天后,腾讯就紧急下架了这个最新内测产品。
后来科技自媒体号“差评”的事儿,也跟腾讯有关。5月,差评宣布获三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由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随后以品玩为代表的科技媒体公开指责差评洗稿。事件持续发酵,腾讯当然不愿意背上“不支持原创”的锅,最终停止了投资。
也就是说,国内对于侵权的处理,还没有更好的规章制度,尤其是针对内容产品。大多数时候,需要靠当事人吼出声。
但这次,子弹短信资讯内容图片涉及侵权问题,并没有人站出来投诉,当事人直接联系了苹果官方,就搞了个下架处理的结果。
想想国内各大平台,从微信公众号到头条号等各类自媒体账号,还没有一家的处理速度和处理结果能达到iOS的程度。原创者找到抄袭者都不一定能讨回公道,这次原创者找到转载方,还得了个说法。
子弹短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选择在产品中嵌入信息流自然有特殊考虑。要说社交,谁也做不过微信,虽然优秀的“营销经理”罗永浩几次把产品推上了头条,但实际对微信造成的影响,还不值一提。
以至于上线一个月余,就有媒体人在微博爆料,其下载量估算已跌至5960,不及一个月前高峰时期的百分之一。
惹得罗永浩大怒,直接转发爆料微博正面刚,在甩出一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治精神科疾病)链接的情况下,还保持了相对的理性,并解释称:1.下载量弄错了十几倍,但这不怪你,怪造谣传谣的媒体。2.当初“挑战微信”也是你们说的,现在“挑战微信就别想了”也是你们说的。
出生就光荣的子弹短信需要找到合适的产品接住光荣带来的流量,资讯流产品就是办法之一。
一方面,内容可以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信息流会成为一款流量产品
未来
最迅速的变现手段。
2018年,人人都知道内容是个难做的生意,但难做也要硬着头皮上。子弹短信选择从内容中分一杯羹,就要做好被内容安全拉住前进脚步的准备。
按照iOS的逻辑,子弹短信的下架符合规定。但还是很诡异,子弹短信一直以来都是和其他的内容方进行合作,并不进行内容生产。也就是说,被侵权方最先投诉的,至少是内容的刊登方,而不是子弹短信这个三手的合作方。
斗鱼大型比赛直播间刷“人人贷广告”抽奖
和子弹短信相比,斗鱼面对的问题更复杂。如果同样是涉及内容侵权,斗鱼或许像子弹短信一样,早就高调解释,以表明公司没有出现太过严重的问题。
斗鱼的下架,更符合今年以来国内大多数内容产品的下架逻辑。
沉默中消失,整顿后上架。
有网友猜测,斗鱼此次下架或许与之前的一次网贷广告有关。斗鱼用户洪成(化名)告诉刺猬公社记者,在下架前夕,斗鱼在《英雄联盟》S8某场比赛中,植入了人人贷的广告:“当天的比赛是两支外国队伍,GMB和GRX,斗鱼在直播间搞了一个抽奖活动,发送指定内容的弹幕可以抽奖。”
洪成恰好把直播同步到了电视屏幕上,一时间,
斗鱼的指定内容“借钱就找人人贷”刷满了整个比赛画面。
“我也是今天看到热搜去应用市场确认才发现斗鱼下架了,最近那么多平台暴雷,借钱简单,还的时候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借高利贷,这类案例我听到不少,看到刷屏的时候,我就感觉不舒服。”
虽然并不打算发微博,但洪成还是掏出手机拍下了电视屏幕上的一幕。
但互金广告或许并非这次下架的导火索。有内容平台工作人员告知,“现在各大平台审核都比较严,各行业资质、许可或授权等是要提供全的,网贷也不例外,
但网贷广告有问题一般不会导致下架。
”
今年7月,短视频平台抖音此前因在搜索平台投放的广告出现“侮辱英烈”相关内容,被立案查处,但并未遭遇下架危机。
内容安全的警戒线从未消失
内容行业在2018年的关键词估计逃不开:整顿和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