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新视点
医学领域全球平台,关注医疗健康的最新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哈市开启升温模式!注意阳台冻货 ·  10 小时前  
哲学王  ·  在我们这个时代,阿伦特为什么更重要?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知名男星:进入人生倒计时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大衣哥”反击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新视点

降压效果,一片顶三片!复方制剂有效控制82%患者血压 | 2024 ESC

医学新视点  · 公众号  ·  · 2024-09-02 20:05

正文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尽管全球已有多款降压药问世,但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仅有21%的高血压患者问题得到控制。多数患者采用单药治疗的效果不佳,常需多种降压药联用,但这对患者依从性提出了挑战。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正在英国伦敦如火如荼地开展,会议期间Hot Line公布了三项与 复方制剂 降压药 相关 重磅研究结果, 证实了不同复方制剂 降压药 对不同患者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耐受性良好


今年ESC大会的主题是“个体化心血管护理(Personalising Cardiovascular Care)”,为期4天的ESC会议将公布4项最新ESC临床实践指南,26场最新科学进展(Late Breaking Science)和12场Hot Line。 我们为读者盘点了会议临床实践指南和最新科学进展资料,涵盖172项研究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资料全文


三联复方制剂GMRx2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次研究使用的三联复方制剂为GMRx2,由替米沙坦、曲马多和吲达帕胺三种单药构成,结果显示 ,GMRx2较基线收缩压降幅均大于安慰剂组 或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吲达帕胺的组合降压疗法,且更多患者达到临床血压控制。

截图来源:ESC


研究人员设计了3种剂量规格的 GMRx2


1) 标准剂量 :替米沙坦40 mg/氨氯地平 5 mg/吲达帕胺2.5 mg
2) 1/2 标准 剂量 替米沙坦20 mg/氨氯地平 2.5 mg/吲达帕胺1.25 mg;
3) 1/4 标准 剂量 :替米沙坦10 mg/氨氯地平 1.25 mg/吲达帕胺0.625 mg;

本次共有两个试验结果公布。其中, 全球、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 探索了1/4标准剂量和1/2 标准 剂量的GMRx2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295例既往未接受降压药或1种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患者先接受2周的导入期,导入期停用任何降压药,导入期结束后若患者收缩压在130~154 mmHg,则进入试验期。研究人员将符合要求的患者以2: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1/4 标准 剂量组、1/2 标准 剂量或安慰剂组。


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 第4周时,1/4 标准 剂量组、1/2 标准 剂量组较基线收缩压降幅均大于安慰剂组,且1/2 标准 量组收缩压降幅最大 ,其中1/4 标准 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的收缩压差值为-7.3 mmHg(95%CI:-4.5~-10.8),而1/2 标准 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的收缩压差值为-8.2 mmHg(95%CI:-5.2~-11.3)。


1/4 标准 剂量组、1/2 标准 剂量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65%、70%和37%的患者治疗后血压<140/90 mmHg,即达到了临床血压控制。 两种剂量的GMRx2达到临床血压控制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安慰剂组 (均 P <0.001)。


安全性方面,1/4 标准 剂量组、1/2 标准 剂量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0%、5.1%和1.6%的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治疗。


除了安慰剂对照外,研究人员还开展了 双药联合 对照双盲试验 。研究纳入了1385例既往使用0~3种降压药的高血压成人患者。具体流程如下:


1)导入期为4周,导入期内将患者使用的药物更换为1/2 标准 剂量的GMRx2。

2)导入期结束后,研究人员将受试者以2:1: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1/2 标准 剂量的GMRx2、1/2 标准 剂量的替米沙坦20 mg/氨氯地平2.5 mg、1/2 标准 剂量的替米沙坦20 mg/吲达帕胺1.25 mg或1/2 标准 剂量的氨氯地平2.5 mg/吲达帕胺1.25 mg。

3)治疗第6周时,所有组用药剂量翻倍(除非患者有临床禁忌证)。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12周时, 相比于不同构成药物的组合,GMRx2较基线收缩压降幅更大 ,即GMRx2较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吲达帕胺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2.5/2.1 mmHg、5.4/3.4 mmHg和4.4/3.6 mmHg(均 P <0.0001)。


治疗第12周,GMRx2、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达到临床血压控制(<140/90 mmHg)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4%、61%、61%和53%。 GMRx2达到临床血压控制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其他组 (均 P <0.0001)。


安全性方面,GMRx2、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吲达帕胺分别有2%、1.1%、1.4%和1.4%的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Anthony Rodgers教授表示:“ 由不同低剂量的降压单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可改善血压,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叠加效应,起效迅速,低不良风险的优点。这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潜在益处 ”。


此外,另外一项探索在尼日利亚开展的GMRx2与标准治疗的效果研究也在本次ESC大会公布,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研究结果显示, 对于血压不受控制的患者而言,相比于当地标准治疗方案,GMRx2能更好地降压和控制血压,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截图来源: JAMA


三联降压治疗 vs. 四药复方制剂,哪种降压效果更好?



ESC会议公布的另外一项试验结果表明, 相比三联降压治疗,四药复方制剂的降压效果更好。


截图来源:ESC


主要研究者,来自意大利比萨大学的Stefano Taddei 教授指出:“对于使用3种降压药,即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后,血压仍难以控制的患者,需要增加第四种药物,但患者的依从性随着用药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我们在QUADRO试验中尝试探索添加比索洛尔的复方制剂疗效,结果发现降压效果比三联降压治疗的效果更好”。


QUADRO试验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了全球13个国家的49个医学中心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83例,基线平均诊室收缩压为150.3 mmHg,舒张压为90.0 mmHg。起初是为期8周的导入期,患者在此期间接受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和氨氯地平三联治疗,导入期结束后,若患者血压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即诊室收缩压≥140 mmHg,24小时动态收缩压≥130 mmHg),在持续降压治疗的同时,研究人员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接受三联治疗,或由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氨氯地平和比索洛尔组成的四药复方制剂 ,持续治疗8周。


结果显示:

  • 治疗8周后, 四药复方制剂组诊室收缩压比三联治疗组多降低了8.04 mmHg ,二者分别平均降低20.67 mmHg和11.32 mmHg。


  • 四药复方制剂组的24小时动态收缩压比三联治疗 组多降低了7.53 mmHg。

  • 四药复方制剂组诊室舒张压比三联治疗组多降低了6.14 mmHg。


整体而言, 治疗第8周,无论是达到临床血压控制、24小时动态血压恢复正常,还是家庭血压恢复正常,四药复方制剂组达到目标的患者比例均高于三联治疗组


  • 四药复方制剂组和三联治疗组分别有66.3%和42.7%的患者达到临床血压控制(<140/90 mmHg);
  • 复方制剂组和三联治疗组分别有51.2%和20.7%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恢复正常(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
  • 复方制剂组和三联治疗组分别有60.7%和25.4%的患者家庭血压恢复正常(<135/85 mmHg)。

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事件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也未报告有重大不良事件的发生。


小结



总之,从本次大会公布的相关研究来看, 复方制剂降压效果优于降压药单药治疗。



今年ESC大会的主题是“个体化心血管护理(Personalising Cardiovascular Care)”,为期4天的ESC会议将公布4项最新ESC临床实践指南,26场最新科学进展(Late Breaking Science)和12场Hot Line。 我们为读者盘点了会议临床实践指南和最新科学进展资料,涵盖172项研究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资料全文


相关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哈尔滨日报  ·  哈市开启升温模式!注意阳台冻货
10 小时前
新闻夜航  ·  知名男星:进入人生倒计时
2 天前
新闻夜航  ·  “大衣哥”反击了
2 天前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小姐为什么不想跟嫖客做朋友 ?
7 年前
中国中医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发展大事记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