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前准备
1、文件资料整理
(1)建立文件索引:
制作一个详细的文件索引清单,按照类别(如资质证书、生产记录、 检验报告等)和时间顺序排列。这样在检查人员需要查看文件时,可以迅速定位并提供。例如,将所有的原料检验报告按进货日期装订成册,并在索引中注明每批原料的名称、 进货日期和报告所在页码。
(2)备份重要文件:
将关键的文件(如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等)进行电子备份,存储在 易于访问的设备(如专用的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中。以防纸质文件丢失、损坏或被 检查人员暂时占用时,能够及时提供电子版本供查看。
(3)熟悉文件内容:
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和陪同检查人员要对重要文件的内容非常熟悉。例如,对于产品的配方文件,能够准确说出每种原料的名称、作用、来源和质量标准, 以及配方的设计依据和变更历史。
2、生产现场准备
(1)清洁和整理:
在检查前,对生产车间、仓库和办公区域进行全面的清洁。确保设备表 面无灰尘、油污和杂物,地面干净整洁。整理生产现场的物品摆放,将原料、半成品和 成品分区存放,并做好标识。例如,在仓库中,将不同批次的产品用隔离带分开,标明 产品名称、批次、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2)设备预检查:
对生产设备进行简单的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仪表显示正常。例 如,检查食品加工设备的温度控制仪表、压力仪表等是否正常工作,设备的安全防护装 置是否完好。同时,准备好设备的维护记录和操作规程,方便检查人员查看。
3、人员安排
(1)成立应急小组:
包括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仓库负责人等相关人员。明确每个成 员在检查过程中的职责,如质量负责人主要负责回答质量体系和产品标准方面的问题, 生产负责人负责介绍生产流程和设备运行情况。
(2)培训员工:
在检查前,对车间员工进行简短培训,提醒他们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告知员工在遇到检查人员询问时,要如实回答,不要紧张。如果不确定如何回答,可以 引导检查人员询问相关负责人。
(二)检查过程中应对
1、陪同检查技巧
(1)主动引导:
检查人员到达企业后,主动引导他们参观生产流程,按照合理的顺序(如 从原料仓库 - 生产车间 - 包装车间 - 成品仓库)进行介绍。在引导过程中,适时介 绍企业的质量管理措施和亮点。例如,在参观原料仓库时,介绍企业对原料供应商的严 格筛选机制和原料的检验流程。
(2)保持适当距离:
在陪同检查时,不要过于紧贴检查人员,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进行观察和检查。但也不能离得太远,要随时能够回答他们的问题。保持在 2-3米左右的距离较为合适。
(3)观察检查人员关注点:
注意观察检查人员的关注点和检查重点。如果检查人员在某个 区域停留时间较长或者反复查看某个环节,可能这就是他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点。例如, 检查人员在查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记录时比较仔细,可能意味着这是检查的重点内容之 一,企业陪同人员要及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进行解释。
2、回答问题技巧
(1)简洁明了:
回答问题时,要简洁、准确。避免冗长、复杂的解释,除非检查人员要求 详细说明。例如,当检查人员询问某产品的保质期是多久时,直接回答具体的保质期时长,如 “12 个月”,而不是先介绍产品的特点再回答保质期。
(2)引用标准:
如果涉及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规范等问题,尽量引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来回答。例如,当被问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是否合规时,可以回答 “我们是严格按照 GB 2760-[具体年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的规定来使用的,该产品中 [添加剂名称] 的使用量为 [具体用量],未超过标准规定 的限量。”
(3)避免猜测回答:
如果不确定问题的答案,不要猜测回答。可以诚实地说 “这个问题 我不太清楚,我马上联系相关负责人来回答”。然后迅速找到能够准确回答问题的人员。
3、问题记录与反馈
(1)详细记录:
安排专人用笔记本或电子设备详细记录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发现的不符 合项和要求。记录内容包括问题的具体描述、发现的位置(如车间的具体区域、文件的 具体页码等)和提出的整改要求。
(2)及时反馈:
对于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在检查过程中如果能够现场解决或者提 供合理的解释,要及时反馈。例如,检查人员发现某区域的清洁卫生不够好,企业可以 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清洁,并告知检查人员已经采取的措施。
(三)检查后跟进
1、整改措施制定与实施
(1)制定详细计划:
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整改计划要包括问题 的描述、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期限。例如,对于发现的产品标签不符合 规定的问题,原因可能是设计失误,整改措施可以是重新设计标签,责任人为市场部标 签设计人员,整改期限为一周。
(2)严格执行计划:
按照整改计划,严格组织实施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定期检查整改进 度,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对于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要做好记录,如记录整改过程 中的会议纪要、培训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
(3)验证整改效果:
整改完成后,要对整改效果进行验证。例如,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整 改,要重新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对于生产环境和设施设备的整改,要进 行复查,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整改目标。
2、与监管部门沟通反馈
(1)主动沟通:
在整改过程中,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整改情况。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者 书面报告的形式,向监管部门汇报整改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整改期限内,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整改无法按时完成,要及时向监管部门说明情况,并请求延长整改期限。
(2)提供证据:
在向监管部门反馈整改完成情况时,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整改后的检验 报告、现场照片、文件记录等,证明企业已经按照要求完成了整改,产品质量和生产条 件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