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银色头发暴露年龄,很难相信一身黑色皮衣、跨上哈雷摩托的黄炎贞,今年已经73岁。
因为这组时尚大片,她成为“哈雷奶奶”,走红网络。
“哈雷奶奶”的“战绩”还包括:走秀、街拍、成为微电影主角,穿旗袍去最高的玻璃栈道,克服高原反应进藏,骑白马穿越大漠,抵达青海湖,登上布达拉宫——这位酷到没边的老太太,还不知道下一个目的地在哪里。
这简直是她之前人生的反面。那时她是三明钢铁厂的女工,家庭主妇,退休后意外摔伤,倒摔出“打破自身限制,完成年轻时梦想”的愿望。
她甚至觉得,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年纪了,因为可以掌控人生,自由作出选择。
双面人生
哈雷摩托的主人第一次见到黄炎贞时,几乎忘了她的年龄,只注意到她的个头,足足有1米7,点了点头说:“嗯,身高足够,能驾驭得了。”
黄炎贞舒口气,才放心换上黑色皮质服装,戴上墨镜,捧起摩托头盔。
手扶哈雷把手的一霎那,她心中涌过一阵激动,觉得拍照的感觉肯定对了——这不就是自己年轻时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跑市场的情景吗?
因为摄影师小野杰西找到她,黄炎贞才得以再次体验年轻时的岁月。
因为帮自己的爷爷打造过一组时尚大片而走红的小野杰西,之所以注意到黄炎贞,是因为看到她参加中国旗袍大赛时拍摄的一部微电影《忆芳华》。
黄炎贞饰演的姐姐身着旗袍,每个眼神都饱含情绪。
小野杰西被黄炎贞的优雅大方打动,联系对方拍摄照片时,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奶奶平时都是穿旗袍比较多,不如来点酷的、年轻时尚的照片作为对比。”
在厦门老渔村的摩托车训练场看到这辆哈雷时,小野杰西觉得,他知道要拍一组怎样的照片了。
拍摄当天正好赶上沙坡尾30多度的高温。黄炎贞穿皮衣皮裤,全身被汗水浸透。“但如果能影响到和我一样年龄的人,我全力配合。”她说。
如果把镜头拉远看黄炎贞的一生,是一个时代中国奶奶的典型经历:1944年出生的她,15岁未满就变着法儿进了三明钢铁厂做工,19岁结婚生子后,赶上文革,丈夫下放,独自抚养子女,50岁退休后骑着摩托车跑了好些年的钢材生意。
从现在往前看,两年前髋关节骨折险些导致终身瘫痪,7年前从地铁站跌落颈椎受伤手腕骨折,10年前医生曾告知她,经历过两次膝关节手术后,她可能要终生与轮椅为伴。
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黄炎贞都没有想过,50岁前还没出过福建省的自己,会在古稀之后,从轮椅上站起来,成为“时尚大片模特”。
旗袍情结
还没换上旗袍演出服的黄炎贞一袭绿色长裙,身板儿笔直,虽然穿着平底鞋,走起路来却像蹬了高跟鞋,头顶提着一股气儿。
这是今年5月,天猫2017趋势发布会的彩排现场,黄炎贞作为“人设自由”的趋势证言人受邀参加,就在演出厅外,她来回走了好几次台,问导演:“这个角度走出来和在舞台上还是不太一样?”
一遍彩排结束,听到导演的肯定,她才松一口气,喝上几口水。反复排练三次,她又拿着视频,独自到一旁琢磨动作。
现在的黄炎贞已有多次走秀经验,但上台前还是会紧张不安。等真正到了舞台,又会气场全开。
“黄奶奶是观众型的选手,观众越多,状态越好。”她同在旗袍协会的朋友卫卫形容道。
黄炎贞的生活里处处是旗袍,款式各异,即使不穿,她也喜欢打开衣柜,一件件细细地看。
对旗袍的爱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母亲的影响。三四十年代,正是旗袍时兴,黄炎贞的母亲每天出门都会绾好发髻换上旗袍,打扮得齐齐整整。
集体主义的时代,从早到晚学习电焊、水焊,还要推着独轮车搬运大块的生铁,哪里有机会穿得了旗袍。只有宣传队演出的时候,黄炎贞才能脱下工作服。
等到了这个年纪,黄炎贞立志要来弥补充满缺憾的青春,才真正穿起旗袍。
在她眼里,“旗袍和时尚并不矛盾,古典的旗袍我们也可以穿得很时尚。”
她喜欢在穿旗袍时搭配别的饰物。比如一顶维多利亚风格的帽子,小巧精致的呢料贝雷帽,或是造型夸张的宽檐帽。有英伦风的优雅,也有中国风的古典。
但最终让她能把旗袍穿上走T台,女儿算是启蒙老师。
黄炎贞自小个子高挑,爱好文艺,常被挑选参加各类演出,女儿出生后,继承她的基因,她常觉得,似乎在女儿身上看到另一个自己。
90年代初,香港流行的礼仪小姐热传到了内地,福建举办了第一届大赛,黄炎贞19岁的女儿报名参赛。她瞒着女儿,一路“跟踪”到决赛现场,有了自己也要走秀的想法。
获奖的女儿开设了一个走秀班,黄炎贞成了她第一批的学生。
训练并不轻松,步法、手势、眼神,一个都不能少。2015年参加海峡两岸旗袍文化节,离黄炎贞髋关节骨折不过半年,她每天还得进行几小时的训练。
对于当时的她而言,在舞台上的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只要撩开旗袍,就能看见大腿上贴满膏药。每比完一场,就得换一帖,换到最后,皮肤都扯破了,也得照常上台。
为自己而活
提到自己重新开始的生活,黄炎贞形容说:“这叫‘摔’出来的人生。”
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大大小小的手术,做过七八次,又常发生意外。
2010年到上海参加世博会,出门第一天就在地铁站摔倒。后来和女儿共同报名参加2015年5月举办的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艺术节”,比赛前一个月,她又摔跤了。
她错过了比赛。当天,把自己锁在房间看电视直播的黄炎贞,目睹电视中全球20万女性同时穿上旗袍,创造吉尼斯纪录,想到其中本该有自己,难过地直掉眼泪。
原本下决心努力康复,又遭遇卧病在床的老伴忽然离世。好几个月里,她默默不说话,躲在房中,一个人写日记,后来才想通:“我不能再倒下了,我一定要站起来。接下来我要为自己而活。”
自此,黄炎贞的生活像上了发条,小野杰西时尚大片刚结束,去年6月,在儿子的陪伴下,她第一次前往西藏。
进藏是黄炎贞和去世丈夫多年的心愿。早在80年代,青藏铁路刚开始修建,丈夫就和她约好了一起去西藏,后来始终都没有机会。
当时两个人都在工厂上班,退休后又四处跑生意,接着孙子出世、上学,丈夫又病倒了,她只好留在家中照顾丈夫。
从西宁下飞机坐车到青海湖,儿子指着湖边的马队问:“要不要骑马?”
从未骑过马的黄炎贞慌忙摆手拒绝,但儿子不顾反对,一把将母亲抱上了马背,“既然来了,什么都要尝试一下”。
沙地松软,马蹄踩在地上一深一浅格外颠簸,马背上的黄炎贞悬着心战战兢兢,只好不断告诉自己:“大不了摔下去,都是沙地,不会比我摔在花岗岩地板上更痛。”
这样一想,心里反倒轻松了。儿子骑上另一匹马,从后面追赶上来喊了一句,黄炎贞一回头,向他竖起大拇指,相机抓拍到了这一瞬间。
之后坐火车进西藏,黄炎贞克服了剧烈的高原反应,上布达拉宫前,儿子鼓励母亲:“要是走不动了,我就雇人抬您上去”。
但是黄炎贞挽着儿子、拄着拐杖,一级一级走上了布达拉宫四百多级的台阶。走到顶端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遗憾了。
对比起同龄人多半待在家中、困于生活琐事,黄炎贞觉得自己幸运。“他们偶尔会说生活失去了意义,但看到我的经历,也动了出去走走的念头。”这是她现在的经历带来的另一层意义。
2016年10月,黄炎贞参与厦门“粉红丝带”公益活动,倡导预防女性乳腺癌。
如今黄炎贞已经无比熟悉旅行。“你把她扔到任何一个地方,她都能打开手机叫上一部专车找到路。”卫卫形容说。
除了打车软件,她的手机里还装满各类APP,常用的还有微信、微博、淘宝、天猫。排练刚结束,她刷起了物流信息,看看前几天买的护膝到了没有。
卫卫觉得,这对黄炎贞来说,也是最好的晚年人生:“活了那么多岁,都是以家庭为重,现在终于有机会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