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奇艺来讲我们做的一些工作,就是第一,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三俗;第二,遏制追星、炒星、高片酬、假收视点击;第三,摒弃以明星为卖点、靠明星博眼球的错误做法;第四,防止过度娱乐化,多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主流价值观的内容。
视频行业的新活力处处体现。从中长线来看,中国娱乐行业特别是网上的娱乐行业前途光明。根据一些数据统计显示,发达地区或者是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多美元以后,实体经济放缓,但是娱乐文化行业的增速会持续高速增加大概八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去年中国的人均GDP将近9000美元左右,所以我们正好进入了娱乐影视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2016年,中国大文娱行业大概是一万亿人民币,到2022年文娱行业将达到2.7万亿,这个增速是非常震惊的。特别是在文娱行业中,从2016年线上的娱乐行业大概占比15%,5年之后会达到25%,所以以网络视听为主导的线上娱乐行业发展增速迅猛,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三大创新激发网络视听新活力
1、技术创新,特别是AI技术、5G技术成为主要新活力首先是技术创新,特别是AI和5G技术。未来AI技术继续会改变。除了个性化的推荐外,AI技术会在文化娱乐各个行业体现出来。比如说修复,现在通过AI的办法,学习老师傅的修复工艺,可以把老的片子改成高清甚至是4K,把胶片上的颜色信息补上,用机器来学习最聪明的师傅的办法来做训练,提高效率,几个小时修一部电影。再比如说制作领域AI技术,可以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把主要的镜头取下来,合并成三个轨五个轨,甚至是用语音识别把人的对话给他变成文字,按时间顺序,这样能大大缩短后期人员这种的堆积的简单操作。
2、内容创新,孵化和制作爆款高品质内容
这种驱动力还来自于内容的创新,内容是永远没有天花板的,永远有创新的机会,最关键是我们要尊重创作者,激发他们的活力,更重要的也是要培养新人,让不断的人才涌现,让年轻的创造者为他们的同龄人创造出新的内容、爆款的内容。
3、商业模式创新,发掘新的商业空间
商业模式的创新。120多年前电影技术的发明,90多年前电视技术的发明,从我们原来娱乐行业面对面的舞台,逐渐的转变,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让我们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但是可能还有视频体验方面的限制。随着AI、5G等新技术的普及,这种视听体验的限制会逐渐的减弱。那么这种技术的创新必然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人说120多年的院线电影在中国已经高速发展了十几年的时间,现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票房增长速度放缓,大部分院线上座率很低,我们可以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来做融合,以“电影院的收入最大化”改变为“电影院自收入+互联网的收入最大化”,享受互联网的红利。
直面产业问题加大环境治理
回顾整个行业,目前我们有一些挑战,新的一些情况又在发生。
1、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以广告为主的收入遇到瓶颈
从去年年底开始整个宏观经济进入了一个平缓的增速期,对于改革开放40年以后我们已经习惯性每年都是高速的增长,遇到这个情况可能对我们这个产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广告特别是品牌广告,经过20年的增长现在基本平了,其他的一些收入也是从80%、100%的增长现在到了百分之几十的增长。
2、内容为主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成本方面,过去几年的过度竞争导致全行业成本高居不下,虽然去年在一些领导的协调、甚至政策的控制下得到了一些抑制,但是有一些戏要过两三年才能播出,另一方面现在的行业成本跟货币化比起来还是偏高,所以对行业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过去数年泡沫经济带来的粗制滥造作品依然充斥着市场,占据资源,劣币驱逐良币
过去数年特别是过去三四年时间,过渡投资和一些良莠不齐的团队进入这个行业,现在行业里面积压了大量的粗制滥造的作品,一方面占用了投资人的基金,也占用了行业的资源。比如说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力去评选、筛选,因为对创作人员需要保持尊重,创作人员寄了方案给我们,我们要做大量这样的工作,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粗制滥造的作品同时导致优秀的作品被淹没等等。
4、盗版、数据造假侵蚀着善良企业的利益
盗版行为历史上一直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盗版行为从形式上做了一些变化。爱奇艺在去年的时候把前台的播放量关掉了。因为清理数据造假的代价太高了,而且不能彻底的根除,所以把前台播放量给关掉了。经过将近半年多时间改善,现在出了通过观看人数、次数、时长等等这种更复杂的内容热度让作弊成本更高,更困难,让内容热度更能反映作品的真实情况,对用户、广告公司提供指导作用,现在已经证明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