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梁中华宏观研究
中泰证券宏观研究,发布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橡皮能不能黏住尺子?小学生都知道DeepSe ... ·  3 天前  
环球物理  ·  【高中物理】 150道经典易错题附答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梁中华宏观研究

不负韶华,但求本心(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 公众号  ·  · 2021-02-18 18:31

正文

离开海通两年多时间,眨眼间就过去了,如今我已重新回到了海通证券,担任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 在带我入行的恩师姜超博士告别卖方研究工作之际,我将带领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继续做好研究服务工作。
感谢海通证券几年来的培养和包容,感谢海通证券研究所路颖博士、荀玉根博士等领导的信任和肯定,同时感谢迅雷老师过去两年的栽培和帮助。
虽然在中泰做了两年多的宏观首席分析师,但由于我平时把大约 80% 的时间用在了思考研究和报告撰写上, 20% 左右的时间用来路演和服务客户,所以可能一些客户朋友对我还不是很熟悉,还是有必要做下自我介绍。
我于 2007 年通过数学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获得了金融学和统计学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 2011 年进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攻读直博,师从海闻、余淼杰教授,专注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期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一年,师从魏尚进教授。
三位导师无论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海老师传奇般的人生阅历,以及宏大的格局,直到现在还在深刻影响着我。
2015 年博士毕业后,我加入了姜博带领的海通证券宏观固收研究团队,姜博可以说是我职业发展上的第一位“恩师”。每次想到姜博,我都会想到和他的初次相遇,当时参加海通的校招面试,姜博作为面试官和我聊了很多很久,从学术研究到职业发展规划,从笔试考题到宏观经济问题,最后姜博跟我说,明年的笔试考题你来出吧,然后把我送到了公司门口,这 对于当时的我是一份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于是我果断放弃了起薪更高的另一个 offer ,“确认过眼神”,跟随“对的人”。进入海通工作三年多的时间里,姜博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更重要的,姜博对待投资和研究的独立严谨、在业内“清流”般的态度,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但考虑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2018 年我入职中泰证券研究所,跟随李迅雷老师继续从事宏观研究。迅雷老师是我职业发展上的第二位“恩师”,不仅给予我很多卖方研究方面的细致指导,更重要的是,还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建立和细化自己的研究框架。在中泰的两年多时间中,我们比较前瞻的提出了不少与众不同的观点,尤其是这些观点在迅雷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大平台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例如 2018 10 月,我们率先提示黄金的投资机会,回过头去看,当时确实是最低点; 2019 3 月,在经济数据短期向好时,提示经济周期反弹不可持续; 2019 11 月,在猪价上涨扰动市场通胀预期的情况下,率先提出“中国的降息周期才刚刚开始”,报告发布三天后逆回购利率下调; 2019 12 月发布报告“赢在政策”,判断 2020 年的投资机会不是来自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而是来自宽松政策的发力,事后来看,疫情的到来只是加速了宽松的步伐。
2020 2 月初,在疫情影响存在争议的情况下,率先提出中国一季度 GDP 大概率负增长; 2020 3 月,美联储宣布无限量宽松,提示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被一劳永逸的解除,建议买入安全资产; 2020 5 月,提出“买茅台 = 买黄金”,从宏观视角看待长久期资产的投资价值。
但过去几年的研究经验也让我明白,必须对市场充满敬畏,判断对了要多归功于“运气”,判断错了要多从自身研究上去寻找原因。很多时候,逻辑清晰的情况下,对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的应对,比判断本身可能更重要。就像去年下半年,大类资产中我们继续推荐利率债的投资价值,但事后来看,其实低估了政策的“毅力”和经济的变化,无风险利率反而震荡上行。
事后反思,我认为研究大趋势和方向固然重要,但跟踪经济、政策、市场预期的边际细微变化亦是非常关键的,这就需要进一步把研究做得更加细致。记得保险行业的俊神师兄曾说过,如果投资判断没做好,并不是研究没用,而是研究做得还不够细。
2020 年底,我重新回到海通证券研究所。站在新的起点,面对当前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压力肯定有,但我并不惧怕竞争。而且我们团队还有几位非常优秀、非常给力的小伙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非常扎实的宋潇博士,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毕业于北京大学、进步神速的应镓娴同学,主要负责国内流动性和海外宏观研究;毕业于复旦大学、踏实认真的侯欢博士,主要负责实体经济跟踪和财政政策研究。后续,还会有非常优秀的小伙伴加入到 我们 的团队中来。
经过几年的历练,我们有信心把研究做得更细致、更前瞻, 一定坚守研究的本心,以客观分析为底线,把研究做得更细更深,力争做到每一个研究都能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对投资者朋友们有所助益。
我内心一直在追求的研究状态是:市场机会来临时,毫不犹豫;市场过热时,留一分冷静;市场悲观时,找寻机会。我们一定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也欢迎各位投资者朋友继续关注、支持我们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们新的微信公众号:
梁中华宏观研究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介绍


梁中华

宏观首席分析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2011 年获得北京大学金融学和统计学双学士学位, 2015 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5 -2018 年,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 2018 -2020 年,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 2020 12 月,重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曾在《 China Economic Journal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南方经济》等期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宋潇

宏观分析师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 2017 年加入海通证券研究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