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罗天昊提议系列之一
春回大地,燕子归来?
中国已崛起为全国第二大国,但是,也伴随隐忧,其中,近年争议最大的,就是人口问题。中国总人口虽多,但是结构失衡,青年占比少,将严重制约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庞大。
除本国开放生育,造就未来青年,并且继续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以塑造高素质的新国民之外,视野应更宽广,可关注海外华裔,适当吸引海外人才、海外青年回国。。
为此,罗天昊国与城提议,中国可在适当时候,推出海外华裔归化法。
(1)
抢人才:争取海外华人归国
当下国内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但是,这更象是窝里横。中国更需去国外抢人才。
美国成为全球领袖,某种程度上在于其成为全球人才最大流入地。二战期间,德欧洲强国人才不停流向美国,爱因斯坦就是这个时期从德国移民美国。和平时期,全球各地人才都流向美国,美国因此成为最大的全球人才收割机。
中国能否也能像美国一样,成为全球顶尖人才收割机?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此前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虽然近年增速略回落,但是,年均
6%
以上的增速,在全球人口过亿、疆域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中,仍数一数二。广泛的机会,安定的社会,对于全球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大。
海外抢人才,两步。一是吸引海外华人回来,二是吸引其它国家人才来中国。
近年来,中国出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生归国潮,截至
2017
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
313.2
万人,其中
2017
年回国
48.09
万人。而改革初期的
1978
年,归国人员仅几百人。增长几千倍。据相关统计,大约每
7
名海外留学生中,就有
6
人回国,而在十年前,只有一人回国,局势完全逆转。中国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人才回流潮。
归国海外人才,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造成了巨大影响。
近现代归国留学人才代表(自然科学工作人员)
这些理工科留学归国人员,使中国的科技实力加速了数十年,是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功臣。
近现代归国留学人才代表(社会组织工作人员)
这些从事社会工作的归国人员,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功臣。
当下,国家推动了
“千人计划”,各地也开展了引进海外归国人员的高潮。杭州成为海外人才净流入率第一城,这里不仅民营进本发达,拥有阿里巴巴和网易等新兴企业,还有中国最为财雄势大的民营西湖大学。武汉、郑州、成都等城市在抢人大战中,也成绩显赫。
据美国方面统计,中国大陆出生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在美人数为
12.4
万,占全美博士学位移民的
16.4
%,居第一位,在其它国家的也不少。
不光看政商学三界,其它领域,有影响力的能力的,也可以引进。
作为一个老美,马布里帮北京队夺得了多次
CBA
总冠军,成为北京的城市英雄,当下
NBA
中,创造了林疯狂奇迹的
林书豪
,就是中国人,有机会可引进回国。
中国去年国内游客已达
55
亿,遍布各地的玻璃栈道,给无数人留下了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而全球玻璃栈道的鼻祖
渡堂海
,虽是以色列建筑大师,其母亲却是上世纪的中国犹太人,这样的人才,也可争取入籍中国。
今年中国已经成立了移民局,未来,应该对海外高技术人才,实行更为宽松的政策。
(2)
建立竞争机制,发挥本土留守者的才华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国家兴盛,是留守者和海外归国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就本土人才而言,中国逐步实现了诺贝尔奖的突破,但屠呦呦老年才获得诺奖,是喜剧也是悲剧。当下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全球第一,优势巨大。希望未来更多喜剧。
海归的孙逸仙创立民国,做成了千古大事。
从未留过学,留守的毛润之同样雄霸天下。
重点不在于海外海内。
关键是,舍不舍得奋斗终身?敢不敢于誓死力拼?
留住本土人才,吸引海外华人,不可偏废。
引进海外人才,但也要用好和善待本土人才,这是根基。
(
3
)具体政策建议:
一,
推动海外华裔归国建议
敦促国家进行华裔回国进行立法。
可仿效部分国家的归化法。
比如,诺贝尔奖,红点奖等各种科学、艺术、设计类顶级奖项获得者。可永久居住,只要本人愿意,以及放弃他国国籍,可直接落户中国。
中国急需领域的人才,比如高端制造,技术研发等领域的人才,只要愿意,可直接落户中国。
二,
关于善待本土人才的建议。
废除户籍管制,并且推行实业保险,让青年无后顾之后,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