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台工厂
中广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官方指定唯一信息发布平台,一站式广播活动运营及节目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台工厂

县级融媒体中心借助应急广播服务群众路径探析——以夏津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电台工厂  · 公众号  ·  · 2024-07-01 00:00

正文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管理、防震减灾、政策宣传、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应急广播建设工作进展迅速,覆盖县域内的多数社区、村庄以及公共场所。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广播是国家发布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县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日常生活中,应急广播以多终端、覆盖广等优势成为打通信息传播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在具体实践中,各县域的应急广播多数由当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负责运行维护。作为县级主流媒体,应把握好应急广播这一重要传播渠道,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主流文化影响力,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推动县域社会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夏津县融媒体中心用好应急广播的具体实践,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利用应急广播打通服务县域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具体策略。



一、用好应急广播,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


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通过应急广播发布高质量新闻服务信息,要想要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既保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有高度,又确保服务基层群众接地气,就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解决好“讲给谁”的问题

近年来,众多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机构重建、流程再造,实现融合转型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真正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找准“最后一公里”在哪里。笔者认为,答案就在乡镇、街道以及广大农村和社区。只有在这里,才能将触角伸向最基层,才能将新闻报道和媒体服务送达千家万户。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的区域就是以本县域为圆心的周边区域,县域内的居民群众则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服务的主要对象和重要着力点,只有织密所在服务区域的“空中网”,把触角延伸到县域内每个村庄、社区和每户居民,让主流声音传递到县域内的角角落落,才能做到“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唱响“主旋律”。

(二)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用应急广播发布信息,应契合县域内广大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关切,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通过应急广播及时发布事关民生的新闻信息、宣传讲解政策理论。在制作应急广播传播内容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挖掘素材,用群众身边的真故事、小切口反映时代变革,紧扣百姓群众关切点,把群众需要的知识传授给群众,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让基层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在这一过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要把来之不易、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还要把干事创业、开拓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群众。

夏津县融媒体中心把与公共利益相关程度作为应急广播信息内容创作的重要判断依据,要求各栏目与基层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讲出“百姓味道”“时代味道”:既讲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理”,又讲如何解决一家一户实际问题的“小经验”;既聚焦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主题”,又聚焦关系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话题”。

(三)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

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了让应急广播播送的栏目更“接地气”“冒热气”,在策划、制作栏目内容时多采用访谈的形式,邀请基层党组织书记、农业专家、种粮大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本地有声望的人物做客直播间,展示工作实绩、交流体会心得、分享发展经验。栏目可以围绕乡村振兴、家庭和睦、子女教育等问题,引导嘉宾晒亮点、话良策、赋新能、强引领,共商共议家庭生活、庄稼种植、文明创建等共性问题,破解瓶颈、化解矛盾,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四)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

让党中央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需要在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夏津县融媒体中心结合群众生活,将应急广播相关栏目录制场所搬到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社区广场,在一线捕捉有生命力的新闻信息,站在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的事件,把“我们想讲的”变成“群众想听的”,把“群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提高节目的可听性,为党和人民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创新应急广播信息传播形式,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创造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用好应急广播,打通助农“最后一公里”


应急广播与群众广泛连接,真正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应急管理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性设施。夏津县融媒体中心在利用应急广播打通传播渠道,实现精准动员的同时,也在提升服务力上下功夫,创新性开拓解决老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等各类民生问题的途径,尤其关注“三农”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广播站+直播间”为优质农产品代言

夏津县融媒体中心在聚焦新闻主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建构“媒体+政务+商务+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利用应急广播增强以信息服务群众的效果。在瓜果蔬菜丰产季,夏津县融媒体中心借助应急广播平台,为本地优质农副产品开通“广播站+直播间”的发布平台。例如,夏津县融媒体中心的“春茶飘香初采忙”“2K西瓜采摘体验”等多场助农直播活动在通过“爱夏津”手机移动客户端、FM88.9夏津新闻综合广播平台进行直播外,也利用应急广播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同时,根据以往直播间人流量的波动,每场直播根据锁定的主要收听人群确定播出时间。这种方式把应急广播“村村响”变身“新农具”,让流量变成“新农资”,用空中网络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在谋求本县域发展的同时,加强同其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合作,化“散”为“聚”,共同发展。夏津县融媒体中心与全国百余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合进行助农直播,并通过应急广播拓展空中阵地,打破优质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夏津县融媒体中心的“第十七届椹果生态文化采摘节”、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融媒体中心的“融媒助农 航拍助力 ‘杏’好有你龙门山庄采摘节”、成都日报的锦观新闻“‘花开成都’大联播第四季:蜀葵三千年 绽放山谷间”等多场直播活动都通过夏津县应急广播进行了同步直播,提高各地农产品知名度,为各地农产品打开销路,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开通24小时公益助农专线

在丰收季,农副产品有时会因天气、路况、运输车辆等原因出现滞销的情况。夏津县融媒体中心成立“应急广播助农团队”,开通公益助农专线,24小时专人值班接收县域内及周边县市求助电话;“应急广播助农团队”建立蔬菜供应微信群,全县有60多位菜农加入群聊,每天早、中、晚三次统计滞销蔬菜种类和数量,记录信息后现场调研,并编辑制作助农信息通过应急广播播发。助农信息每天播发三次、每次播三遍,帮助农民破解滞销难题。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农民的燃眉之急得到缓解,群众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媒体服务百姓落到实处。夏津县融媒体中心利用应急广播盘活农产品销路,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实现了从“帮一人”到“帮一群”再到“帮一村”的目标,彰显了服务群众的夏津县融媒体中心力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