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补壹刀
为民族复兴鼓与呼,与中国崛起共荣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情暖移民街 ·  20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理论研究 | 王明田:县城体检指标与方法 ·  2 天前  
中国中铁  ·  哪吒同款超燃装备上线!“武力值”爆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补壹刀

美国外交官确诊后拒绝隔离?香港人:“我们忍够了!”

补壹刀  · 公众号  ·  · 2021-03-17 17:09

正文

执笔/鸽子叨


两名美国驻港总领馆职员确诊新冠却拒不隔离?


在美国驻港总领馆因职员确诊暂时关闭后,港媒爆这两人以外交豁免权为由,拒绝隔离,四处散毒。


美国驻港总领馆则辟谣称港媒传播虚假消息。还有外媒声称,相对于疫情对社会的损害,外交豁免权是绝对优先考虑。


一个正常的隔离检疫过程,美国到底在担心些什么?美国驻港总领馆里到底藏着多少不敢为人所知的外交“机密”?


1


上周,一个在港外籍人士经常光顾的健身房出现群聚性感染,目前已经累计确诊120例相关病例。香港疫情形势再度紧张。


为了防控疫情,港府14日对中西区旧山顶道帝景园1号楼到5号楼进行了强制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两名美国驻港总领馆职员确诊。



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介绍,初步确诊的这两名美领馆职员为一对夫妇,去年9月来到香港,在初步调查潜伏期去过餐厅和超市,3月10日到中环士丹顿街一家酒吧,3月3日去过西贡一家餐厅,感染源头目前尚不清晰。


港府此前有规定,来港履行与政府相关运作的外国领馆及机构人员,其豁免身份及行程受其公职人员身份及相关公务性质规管,以确保政府事务正常运作。


在得知这两人是美国驻港总领馆职员后,港府随即联络了美领馆,卫生防护中心也联络了相关人士,按照机制和惯例,安排他们入院接受隔离和治疗。



15日下午,美国驻香港总领馆也发表声明,证实两名员工确诊新冠,并表示总领馆将暂时关闭,进行深度消毒和清洁,3月16日到17日的签证服务也取消了。


总领馆表示,两名职员不在与公众互动的办公室工作。它还强调,在与特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美国总领事馆和所有员工已经负责任地采取了所有适当措施,以帮助控制新冠疫情的扩散。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正常和常规的防疫流程,“一切依法办事”就完了。


不过,港媒随即就有爆料。点新闻、大公文汇等多家港媒援引“可靠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这两人以外交豁免权为由,拒绝接受隔离安排,目前仍如常在社区遊走和回美领事馆办公,给防疫抗疫工作带来巨大隐患。



另外还有港媒表示,在当晚的封区报道中,记者拍到有外国人多次要求离开,在港警的阻止才未成功。不过,港媒也称,尚不能确认他们是美领馆人员。


社交媒体上还流传有一些视频,视频中被隔离职员哭诉隔离条件不好,情绪十分激动。这些视频的真实性现在还不能确认。


对此,有不少香港网民表示,“必须封美领馆检测”“特殊时期不能有特权”“如果不能隔离,就要求他离开香港”。



16日下午,还有一些团体来到美国驻港总领馆门前请愿,他们高举着标语,“抗疫工作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任何国家的人在香港都要守法”。


到场的香港工联会成员何伟俊表示, 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忍够了。必须站出来,呐喊几声!


2


但是,对于港媒称两名职员拒绝隔离的说法,美国方面极力否认。


16日,美国驻香港总领馆在其Facebook及Twitter页面上写了一段文字。它声称,所谓两名领事馆职员拒绝隔离虚假消息来自大陆政府控制的媒体,是完全错误。



美国国务院的副发言人波特在接受媒体询问时,也表示,已经获悉两名职员新冠检测阳性,但关于有虚假信息指这两人不遵守隔离规定,这绝对是错误的。


在美国方面的说法出来以后,一些境外媒体也开始跟风炒作。


自由亚洲电台还援引了一位“美国执业律师”的话称,美领馆人员享有外交豁免权是完全对的,外交豁免权如何让渡由外交人员自己衡量,港府要求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交人员隔离只能是个“请求”。



媒体还通过这名律师的嘴说出了他们的一些“担忧”。


这位律师说,不应该让他国政府借这个机会审查美国的外交人员。为此,他还发问,疫情的伤害和国家机密、外交机密的伤害,这两个之间谁大谁小?


在他看来,当外交人员得了新冠以后,相比于他可能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一些隔离和追踪措施对国家外交豁免权的伤害更大,因此外交豁免权当然是绝对的优先考虑。


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隔离检疫过程,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担心些什么,美国驻港总领馆里到底藏着多少不敢为人所知的外交“机密”。


一贯充满“想象力”的美国之音也不放过这个机会添油加醋。


一方面,它也担忧美国驻香港总领馆的“秘密”,报道中刻意强调,目前尚不清楚香港政府人员会进入香港驻港澳总领事馆进行病毒检测。


另一方面,它还将此事与它们之前一直炒作的中国在西方社交媒体上散布所谓“假信息”联系起来。


3


其实,对于突然出现的疫情,港府的反应是迅速、认真和负责的。林郑月娥表示,两名美国驻香港总领馆职员15日晚已经被送往公立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她还特别强调,特区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措施严格按照法例进行,不论确诊者的种族、地位和身份,均一视同仁。



值得注意的是,两名职员的密切接触者中包括他们同住的两个小女儿,其中一人可能已经感染。


前文也提到过,这次的健身房群聚感染涉及很多外籍人士及其年幼的子女。他们的隔离问题一直是最近香港舆论的热点。


据此前港媒的报道,一名确诊者在潜伏期带子女到游戏玩活动,导致该班8名11-18个月大的幼童及其家长需要到检疫中心隔离。


这些家长进入隔离中心仅仅两三天就表示无法忍受,他们称隔离中心的环境太差,膳食不适合儿童使用等等。


虽然香港卫生署已经回应会在可行情况下尽力协助照顾婴儿的需要,他们依然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愤怒。


在香港的外籍人士现在还在发起一份要求港府改变有关儿童隔离政策的网上请愿书,要求改到住所或者酒店隔离,目前已有4500多人签名。



还有人将香港的防疫隔离政策与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联系了起来。


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在香港运营的国际银行向亚洲证券与金融市场协会表达了担忧,认为严格的隔离规定可能损害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外,还有知情人士透露,香港美国商会计划对会员进行调查,看看此事是否会促使他们重新考虑留在香港。


新冠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事件,相关防控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这已经是世人所熟知并接受的。香港一直执行严格防疫政策著称,这也是这些外籍人士在疫情期间能安心待在香港的原因。



在应对突发状况时,一些公共卫生政策或许会有改进的空间,但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防控疫情,在过程中各方也都应该相互体谅,而不是总想着搞特殊化。


就像婴幼儿的隔离措施,此次两名美国驻港总领馆职员的幼儿也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直接送院隔离的措施。


相信未来港府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灵活调整或者改进措施,但相关的措施必定会是多重考虑的结果。


比如外籍人士所要求的改到住所或酒店隔离,无论是非典期间还是此次新冠疫情期间,都出现过下水道传播的案例,这些隔离要求还应该进行科学的评判。


“损失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不了一句万能的要价筹码。疫情面前,任何人都不例外,美国人同样如此。


戳我~

戳我~

戳我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