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察到假期前市场出现的周期性问题,如抱团股的回落幅度及时长超出预期,指出在市场周期阶段性龙头转势时,多数人的情绪应激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
作者分析了投机抱团股的疯狂行情,并指出这种行情往往违背自然规律,提醒投资者在面临高潮行情时要保持警惕,并能够在行情转跌时迅速调整心态和策略。
作者强调在交易中,面对现实走势不如预期时能否第一时间纠错和应对的重要性。他提出交易的核心不在于是否买到好的股票,而在于买完后的应对和纠错能力。
作者根据假期期间公布的信息和市场趋势,对明天的市场走势进行了推演,并给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他强调理性看待市场变化,不盲目追涨杀跌,注重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
观看
注
:
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记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周末照例简单看看假期前市场。
现在想起来
假期前一周
多少有些
心酸和无奈,
有两个想法还挺强烈的。
第一。
有句话用来形容多数人的情绪应激周期一点都不会为过,
“
当你感觉到刚开始亏钱的时候,其实最可能是亏钱的刚开始。
”
典型如节前的抱团行情,跌了
整整
一周啊,
下面数字对应当时交易日。
站在当时的氛围,其实很难想象曾经牛的一塌糊涂的抱团竟能跌到这种程度,然而现实中他却发生了。
我知道的,很多人并没有在周一和周二的初始大跌中亏钱,却在周三四五的下跌“后半程”亏大钱了,原因是
低估了当时回落的幅度,以及持续的时间。
假期又重新反思了那句话,感觉加一个条件后会非常合适,条件是,如果在市场周期阶段性龙头即将或已经转势时,转势指上升改震荡或横盘。
此时整体即:
如果在市场周期阶段性龙头即将或已经转势时,
当你感觉到刚开始亏钱的时候,其实
就是
亏钱的刚开始。
当一波周期的灵魂股出问题了,这波周期内的其他票基本好不到哪去,稍有不慎就会亏大钱。
而此时唯一还能做的就是低位轮动,只是短线中的多数人并不太适应做低位轮动的启动,现在虽然量化不如之前霸道,但对普通选手也是轻松拿捏。
第二。
关于短线投机时的极度抱团疯狂行情,如这波的深圳华强和科森科技行情。
假期又想了下,正好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预期。
通常在一轮周期中,我们很容易被当时的涨势强度所绑架,认为其正在创造历史于是高看一眼,即便事实也基本如此,如这波的深圳华强,从连板个股和高度已经是近几年首次。
由此我们经常给这些创造历史的票一些不切实际的预期,以为其既然已经创造历史,那么后面一定还有更值得期待的行情。
事实是这种预期
恰恰是错的,而且大错特错。
它严重违背了
大自然规律,万物皆离不开周期。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可以
承认当时高潮行情确实是在刷新创造历史,但是这个历史仅限于在
单边趋势
上涨过程中,而一旦从高潮转跌后,需要
立即
扭转多空思维。
按照大自然规律,
之前的刷新历史行情只会让其毁灭时变得更加剧烈,只不过创造历史后是否凭借惯性高举高打未必是当时立刻马上发生的而已。
放到一些历史朝代里,有些朝代开局很普通,而后达到巅峰,有些朝代开始就是巅峰,之后一直是下坡路。
如
强汉开疆,初始时并非高光时刻,汉民族的烙印是在武帝打匈奴时打下的,再如
盛唐,基本开局就是巅峰,后面百十年一直都在走下坡路。
结合最近两波典型的投机行情看一下,
如稍早之前的大众交通和金龙汽车行情,以及最近的深圳华强和科森科技行情。
在大众和金龙那波周期中,这两只票在7月31日当天巨震回落后有初步见顶迹象,然而当时的投机情绪却并未急刹车。
当天跟大众分离出来的票有腾达科技和航天晨光,这两只票后来又衔接了三四天的向上周期。
而当最近的深圳华强和科森科技大跌后,当时试图衔接期情绪的票,如老百姓等却并未走出来。
所以,
当一波周期的情绪核心见顶后,之后到底能不能买,事实是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有的行,有的就不行。
反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
当你面对的现实走势不及你的预期后,能否第一时间纠错和应对。
如大众和金龙见顶后,就不该买分离的腾达和晨光么?当华强和科森见顶后,就不买当时分离的老百姓?
没有统一答案。
而统一的答案是,
当你买完以后,当股价不及你的预期后,你是否能做到第一时间敏感应对来纠错。
放在近期的老百姓身上,如下:
这是假期对这个问题,得到的新思考。
跟当时分析是否适合买衔接穿越票相比,交易中更重要的是,你买完之后的应对。
如果应对得当,即便预见老百姓,也就是亏10%而已。
当然,在知道这些基础上也可以加进来一些主观因素,如大众见顶那天,当天的跌幅不凶,因此后面修复不意外,而这次的华强在当天暴跌,已经严重影响情绪了,于是选择不买。
我也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合理。
但为啥没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观点分析
非常
主观,既然是主观,就会有不准的时候。
有人觉得华强大跌当天跌幅有点多,那也有人觉得,华强当天虽然大跌,但华强这个票刚刚创造过历史啊。
难不成这种票会立即大跌不成?难到就不能再创造些历史么?虽然他跌的多,但岂不是也算预期差?
这样想来想去就复杂了,最后只会没有结果,貌似可买也可不买。买了怕亏钱,不买怕踏空。
所以,我想到的应对方案就是上面那个。
即便一波强赚钱周期会创造历史,但他们最终都躲不开周期结束的宿命,我们对抱团的信仰应该
仅限于
股价上涨后的单边趋势中,一旦趋势转势就要立即纠错。
同时,当一波强赚钱周期结束后大概率会有补涨机会出现,但无论是谁都无法保证补涨到底何时来,以及要来多久。
大众和金龙之后,腾达和晨光立即衔接切换。华强和科森见顶之后,市场却来一波杀高标,先后有老百姓、跨境通两只炮灰,而后才有海南海药独立出来了。
没有绝对的买和不买,但买完后的敏感应对才是最核心的,
在情绪转弱的初期面对下跌时选择熬票等奇迹才是最致命的,往往也是大亏的源头之一。
... ...
节前最后一天直接佛系了,假期过的很清静。
原因就是节前周三那天提的,“周四是一个不错的情绪节点,如果节前情绪还行,那唯一的窗口就是周四,如果周四不涨而是指望周五大涨来逼空,那其他人也不傻,节后干嘛高位再去。”
而当周四高开低走以后,虽然周五上证开盘还在尝试拉高反包,但我已经丝毫不再相信了。
周四,那么好的做多窗口都走不出来,周五那么差的窗口还去博弈,是赌节后的人更傻吗?
因此,周五各指数无论是冲高回落低走还是直接低开低走,最终都没啥奇怪的了。
给机会,不中用,那就没办法了。
其实换到很多题材身上也是类似的,当出现一个合适的窗口而题材又不能向上加强时,那么最可能的结果是直接转弱补跌。
最晚最晚再多给一天时间,如果还不能修复反包,基本就是无了。之前有过消息刺激当天高开低走而后走出来的题材,商业航天或者车路云,但他们都最多只拖延一天,
次日立即反包的
。
因为当一个窗口到来时,往往是汇聚最多做多动能的时候,如果趁着做多动能最足阶段都不能走出来,当动能不断减退后基本不会再有机会了。
比如经常在周末发酵的题材,周一能继续大涨的无外乎两种类型:
一是,周五表现不突出或者轻微突出的,周末发酵后周一可以当成启动做。
二是,周五表现已经很突出,周末情绪催化力度更高进而强上强预期加速的。
可以说,正常情况下的第二种都走不出来,只有极个别情况才符合,而一般这种情况一个月内有一次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