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中证A5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区别。两个指数均由中证指数公司发布,基日相同,但成分股选取方法和代表意义不同。中证A500指数选取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代表各行业的龙头和核心资产,而中证500指数则是中盘股指数代表,从市值角度选取排名301~800名的上市公司。文章还介绍了两个指数在样本选取方法、行业分布、前十大权重股和市值分布等方面的差异。
中证A500指数代表各行业的龙头和核心资产,选股复杂;中证500指数为中盘股指数代表,选股基于市值排名。
中证A500指数的筛选方法比中证500复杂,考虑市值、流动性、ESG评级、互联互通等因素;中证500指数主要按日均总市值排序选500只股票。
两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差别大,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较高,且均为各行业龙头;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权重分散程度更高。
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主要市值分布在中盘股范围,而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市值平均值较高,但也有很多成分股市值在400亿以下。
要数近期的热门指数,
A500指数
当有一席之地。
不过,稍有一些经验的朋友就会发现了:
咦?这个指数跟之前的中证500指数很像啊,就多了一个A字,两个指数有什么区别呀?
今天就带着大家来一次全解析!
从相同之处来看,中证A500和中证500指数均是由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基日也一样
(2004-12-31)
,成份股数量都是500只。
不同的是,中证A500指数是
在各行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
,可以说是
各行业龙头聚集地、核心资产的代表指数
;而中证500指数则是中盘指数代表,单纯是从市值角度选取排名301~800名
(理论上)
的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
中证500指数全称是中证小盘500指数,为什么还说中证500是中盘指数代表?
基长浅浅推测:在中证500指数发布时
(2007-01-15)
,当时A股只有1263只股票,将市值排名301~800名的股票叫做小盘是合理的,毕竟当时中证1000指数都还没有呢。而现在
(2024-10-23)
A股全市场已经有5356只股票了,中证1000、中证2000指数都有了,这时候中证500就顺理成章成为中盘指数代表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本来有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原来是老小,等到第三个孩子出生,原来的老小就变成老二啦~
内容来源:除了“标签”,其他内容来源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这么一讲,可能大家对两只指数的差别感知度还不是很高,具体我们穿透到样本选取方法来比较。
对比两只指数的选样方法,可以发现,
中证A500指数的筛选方法比中证500复杂很多,而且维度也多了很多
。
中证500指数非常简单,剔除了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日均总市值top300以及流动性差的证券,按照日均总市值这一个指标来排序再选500只股票就行。
中证A500指数考量的因素就多了。
除了会考虑
市值
(总市值排名前 1500)
、
流动性
(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位于样本空间前90%)
,还会考虑:
ESG评级
:
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不选
,降低指数样本发生重大负面风险事件概率
互联互通
:属于
沪股通
或
深股通
证券范围的才选,兼顾外资布局的便利性考量,使得指数的可投资性更强
行业代表性
:主板证券在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内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不低于
2%
;优先选取
三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最大
或
总市值在样本空间内排名前1%
的证券
行业均衡性
:各一级行业
自由流通市值分布
与中证全指尽可能一致
从前十大权重的行业分布看,中证A500和中证500指数差别并不是很大,累计权重分别为
67%
和
69%
,而且有
7个行业是重合的
。
备注:数据来源wind,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行业指的是中信一级行业
两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的差别就很大了,不仅没有重合部分,而且
累计权重出现明显差距
。
中证A500指数
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达到
21%
,
且均为各行业龙头
,应该大家也并不陌生。
中证500指数
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仅为
6.35%
,相对而言成份股的
分散程度会更高
。
备注:数据来源wind,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行业指的是中信二级行业
经过前面的指数基本情况和选样方法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两个指数已经有基本的了解了,在市值分布上也有一个预期。
中证500指数市值平均值
不足260亿元
,成份股主要市值分布在
200~299亿
(占比40%)
和
100~199亿
(占比32%)
两个区间,所以被称为中盘股指数代表是有道理的。
中证A500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