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MD大厂研究
顶尖商业思想与管理实战交流平台——传授前沿商业思想,荟萃实战管理方案、聚焦一流商业模式、透析瞬息万变商业世界,帮助商业精英锻造决策能力、优化决策资源、提升领导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174星]Magic ... ·  昨天  
新智元  ·  o3斩获IOI金牌冲榜全球TOP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百度文心一言和ChatGPT相继宣布免费计划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Corca的协同数学编辑器输入公式也太顺滑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MD大厂研究

真正的人穷志短,是骨子里坚信“寒门难再出贵子”

TMD大厂研究  · 公众号  ·  · 2019-11-30 18:00

正文

作者 l 伟丽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shoujirym8754)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世袭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之说。

比尔盖茨说: 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是谁?
  •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财产超十亿美元的富翁,一生的财富是巴菲特的数倍。

  • 他是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标准石油公司创办人,被称为“石油大王”。

  • 他是世界上捐款最多的人,创办芝加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地位超过哈佛的洛克菲勒大学。

更关键的是,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洛克菲勒家族已经繁荣6代,屹立于美国史150年,至今未有衰落的迹象。
世人很想从这个传奇人物身上寻找出贵族血统,却发现这个富得流油的商业奇才出生在贫民区,小时候连温饱都是问题。
面对开挂人生,他说: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世袭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之说。你的起点不能决定你的终点。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百年时光隧道,复盘洛克菲勒如何绝地逆袭。
01

起点可能影响结果

但不能决定结果

1839年7月8日,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一个德国移民家庭。
  • 母亲节俭持重、自信勇敢,培养了洛克菲勒极度自律的品格。

  • 而父亲却是一位花花公子,酗酒、跟女佣养私生子、经常数月不回家。

父亲不顾家,家里又有六个兄弟姐妹,所以洛克菲勒小时候贫寒交迫,要靠好心人的接济才能生存,也因此遭受歧视。
洛克菲勒清楚地记得中学的一个下午,有位摄影师来拍摄他们上课时的情景。
对穷孩子来说,照相是种奢侈。
洛克菲勒兴奋地准备着要在镜头前自然表现,要多微笑,甚至想象如同报告喜讯一样告诉母亲他今天拍照了!
但结果完全出乎意料。
那位摄影师看了一眼镜头后,手指着洛克菲勒,对老师说: “你能让那位学生离开他的座位吗?他的穿着实在太寒酸了。”
这话简直是耻辱,来自贫穷的耻辱,来自家庭的耻辱。
那一瞬间小洛克菲勒觉得他的脸在发烫,但是他没有动怒,也没有自哀自怜,更没有抱怨他的父母为什么不能让他穿得体面些。
他只是默默起身,离开座位。为那些富家子弟创造一个完美的镜头。
但他在一旁攥紧拳头,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几十年来,洛克菲勒一直珍藏着那张只有富家子弟的同学合影,也一直鞭策他必须出人头地。
后来,洛克菲勒在教育子女时,有意不让孩子知道他们的父亲是个富翁,给孩子灌输自律奋斗、勤俭节约的价值观。
他说:
“我不能用钱毁灭我亲爱的孩子,愚蠢地把你们塑造成不思进取、只依赖父母成果而活的无能者。”
洛克菲勒鼓励孩子靠劳动赚取生活费:
为全家人擦皮鞋,每双皮鞋赚2美分,每双长筒靴10美分;
在阁楼里抓到一只老鼠,赚5美分;
孩子们为换取零花钱,自己饲养兔子卖给科学实验室.....
在儿子小约翰21岁生日那天,他送上的生日礼物仅仅是21美元,寓意“一岁一块钱”。
因为他认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能够享受其创造成果的人。
他在给儿子的家信中说:
出身卑微的人确实因贫困而少有机会,但是他们迫切需要自救,会积极发挥创意和能力来抢占各种机会。

多数情况下,父母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起点不同,终点就一定不同。
起点可能影响终点,但不会决定终点。那什么决定终点?
02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思维
思维方式是我们处理各类问题时使用的底层逻辑,指导我们的判断、行为、习惯等外在表现。
决定命运的,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思维。
美国住房部部长卡森说:
我认为贫穷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你挑选一个有正确思维方式的人,你可以剥夺他的一切,把他赶到大街上,但我敢保证他很快就会回来。
而如果你挑选一个有着错误思维方式的人,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给他,他们仍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堕落下去。”
一个人只有拥有积极的正向的思维方式,才懂得如何有效做事。
能更靠近成功,而积极的思维方式贯穿洛克菲勒的整个人生。
虽然生活在贫民区,洛克菲勒从小就不认为自己没有出路。
更不用“我没用,我是个无名小卒,我无能为力”等观念贬低自己,固步自封。
他说:“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在他的思维里,总是“我能!而且我会!”“我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好?”
他没有感叹时运不济,没有抱怨命运不公,而是有长远眼光,面对选择时,会问:“大人物会这样做吗?”
利用积极长远的思维,从比别人低的起点出发,一步步实现阶层跃迁。
而墨守成规、害怕挑战的人,难成大事。
洛克菲勒23岁时和合伙人克拉克经营一家炼油厂,那几年石油产业新兴,没有哪个行业能像石油业那样使人一夜暴富,但很多人担心石油资源很快枯竭,投资会打水漂,包括克拉克。
洛克菲勒从来都想挣得更多,在调查采集信息后,觉得石油业不是昙花一现,他决定大举扩张产业,克拉克却极力反对。
两人最后同意拍卖公司,谁出价高就归谁。
最终,洛克菲勒付给克拉克7.25万美元的高价及公司一半股份,获得了掌控公司的机会。
那次拍卖会成为洛克菲勒事业的转折点。
“我成了自己的雇主,从此再也不担心那些目光短浅的平庸之辈阻碍我前进的道路。”
两年后,洛克菲勒28岁时,就拥有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跻身于世界最大炼油商之列,独享红利。
成功不能用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来衡量,正是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终点。
比如,没找到好的工作机会,你是抱怨“哎,我爸妈从来没培养过我的能力”,觉得自己无力改变。
还是说“我现在要去学习,无论什么年纪改变都来得及”,然后奋起直追?
穷人确实缺少机会,但是起点不好并没有斩断一个人成功所有的可能。
如果大脑被错误的、固化的思想侵占,认为自己低起点注定没有好的终点,即使有机会来临,也很难积极争取到,只会将希望变得没有希望。
真正的人穷志短,是骨子里坚信“寒门难再出贵子”,这种思维模式才决定了自己一辈子不可能翻身。
每个人都是思维的产物,思维是命运的设计师。
要想走得远,得先审视自己是否有正向积极的成长型思维。
03

勤奋出贵族

财富是对高效勤奋的奖励

作为贫民之子,除了靠勤奋努力获取成功、赢得财富与尊严,别无他法。
但洛克菲勒提倡的努力不是一味埋头拉车而不看路,而是高效努力,既要勤奋,更要从勤奋中发现机会。
否则,努力只是原地踏步,日复一日的重复而已。
在一个高中暑假,洛克菲勒找到了一份时薪20美分的工作,这是全厂薪资最低的工作。
工作第一天,在流水线上钉钉子时,他的手就被重重的锤子砸青了。
下班后,他没有着急去养伤,而是留在车间摸索如何能避免手指再受伤。
终于,他制造出一个木头楔子,可以固定住铆钉,这样只需一只手就能工作。
第二天他就将该方法推广给同事。
很快,整个工厂流水线工人的工作速度比原先快了一倍。
之后,他主动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工作:
帮助女工调整工作台的高度,提高她们的工作效率;主动担任公司垒球队管理员,为大家策划精彩的比赛。
他总是每天第一个来到办公室,下班后主动留下清理整顿,拼命干活的同时,时刻寻觅着新的机会。
老板被他勤奋努力、聪明机灵的品质打动,短短三个月内将他从流水线工人升为采购员,很快又升他为部门经理助理。
对于这次经历,洛克菲勒感慨: “没有内部推荐仍可以从底层做起。勤奋能磨练人的意志,也能培养人的能力。”
哪怕最底层的工作也要认真去干,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能找到比别人更多的契机。
洛克菲勒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休伊特-塔特尔公司做记账员,虽然工作枯燥,但他依旧一丝不苟。
他回忆说:“无论数额有多小,我都会仔细核查,比花自己的钱还尽心”。
除记好账外,他还偷师学艺,留心听公司高层会议,学习经商经验。
并且乐于承担额外工作,主动帮老板收房租,为公司的经营出主意。
“就是在那里,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5美元。”高效努力也帮他加薪。
第一年底,年收入提高到300美元。第三年,他成了主任记账员,年收入600美元。
当时老板称赞:“以你这非凡的毅力,你一定会成功。”
原本是最底层的小人物,但凭借智慧与极致努力,三年后,洛克菲勒合伙开了人生第一个经营农产品的公司,开启开挂的商业征途。
他对儿子说:
“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来自大脑勤奋的思考,以及行动上的勤奋劳作,实现财富梦想同样如此。我今天的显赫地位和巨额财富,不过是我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劳动和创造换来的。
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现在我70岁,依然拼杀于商海中。因为我知道结束生命最快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做。”
财富是对高效努力的奖励,那我们如何摆脱低质勤奋呢?
洛克菲勒给出了答案:
“不要按部就班地重复,克制住自己寻找简单、单向解决问题方案的冲动,勇于尝试更多达成目标的办法。”
04

小人物并不可悲

可悲的是没有从小人物做起的勇气

外界对洛克菲勒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是商业天才、伟大的慈善家,有人说他贿赂政府、垄断石油市场。
甚至有人拒绝接收他的善款,认为是肮脏的钱,也有人抱怨他吝啬,捐款与财富不成正比。
而无论媒外界如何诋毁,他都保持沉默,从不辩白,只是埋头为理想奋进。
曾有个年轻激进、文笔锋利的记者在1881年3月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垄断者的内幕》。
强烈批判洛克菲勒及标准石油公司排挤小厂,与铁路公司勾结,建立特拉斯垄断石油,压榨百姓。
文章其实有很多夸大不切实的内容,但当时经济不太好,怨声载道的市民看到这则报道都很激动,没有谁有心思去查证。
这些带有攻击性的信息不胫而走,一度传到国外,伦敦的《铁路新闻》专门印了免费副本送给英国商业人士。
几乎每周就有一两篇抨击,甚至恶意抹黑标准石油公司的文章。
将公司描写得不堪入目,称它为“八脚章鱼”,暗喻触手伸向各行各业,胃口太大,到处都有人想整这个财团。
洛克菲勒一直保持缄默,他认为遭受诋毁是因为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但商场如战场,处处存在竞争,就是得拼个你死我活。
他不喜辩白,也不让下属辩白,久而久之,整个公司都用沉默来应对攻击。
而正是饱受抨击的这几年,洛克菲勒成功将燃油销往中国,通过打开中国市场顺利进军亚洲市场,经营范围从欧洲扩到亚洲,再从亚洲扩至全世界。
成大事者,只专注目标,他们能顶得住诋毁,又或许根本没空理会那些诋毁。
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遭受别人的流言蜚语:
  • 你认真跟老板汇报工作,有人说你马屁精;

  • 你家是农村的,有人说你土包子;

  • 你爱独处学习,有人说你内向孤僻。

面对这些唾沫星子该怎么办呢?
明智的做法不是去辩解或证明,抑或强行融入他们的圈子,而是学习洛克菲勒: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们没办法左右别人的想法时,与其生气,不如争气;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高手都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能经得住多少诋毁,就能承受多大的赞美, 就是这个理儿。
人生是场马拉松,最终的赢家,是为数不多坚持到终点的人,而不是开始跑得快的人。
起点可能影响终点,但不能决定终点。
如果父母没有给你高起点,不要埋怨他们或自怨自艾,父母已经竭尽全力给了他们的全部。
尊贵和荣誉要自己创造。
一个人只有靠自己,才不会让自己失望。
小人物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没有从小人物做起的勇气。

-  end  -

近期好文推荐

1. “我拼命努力,却越来越穷”:人就是这样一步步废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