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男每天早起都悔恨不已,但司法部原副部长卢恩光天天早上都充满希望。
和所有人一样,卢恩光每天早晨也是困,但就是再困,到那个点就是周末他也不允许自己睡懒觉,
“你该起床了,功名就在前面。”
他警告自己,坚定不移地往前走,走到哪儿算哪儿。
和所有人不一样,卢恩光撒了太多的谎,他
是一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的“五假干部”。
而在这次的专题片里,他一一都交代清楚——
1992年,他交了5000块钱找到乡党委书记,突击入党;
1993年,他通过一番又跑又送,当上了高庙王乡科技副乡长;
1997底,他不惜花重金多方请托,“一万两万三万四万,追都追不上他,放下就走”,他顺利当上了县政协副主席,成了副县级......
此后,卢恩光一年换一岗,六年提六级,从乡到县再到省再到北京,从副科级到正局级,火箭速度的背后是金钱助推。“这就是经商形成的一种恶习,
送钱是习惯,不给人钱就觉得这个事儿好像就缺点什么似的。
”他说。
几年后,他成为司法部副部长,开始“完善”自己的学历,后来的本科、硕士、博士文凭,都是或靠买、或靠送、或靠混得来的。
卢恩光年龄也造假,由1958年篡改为1965年,一下小了7岁,使得他在历次干部选拔中有了年龄优势。
家庭情况也造假,他共有七名子女,但只填报了两名,
其它五名子女均通过假手续落户在其它亲戚家,在家里不许叫爹叫爸爸,叫姨父可以。
连卢恩光这个名字都不是本名,而是自己改的,恩光二字意思是“感恩父母、光宗耀祖”。
“想想自己走过的这20多年的路,就像梦一样,就像一场噩梦,自己疯了。”卢恩光说,
“我就是个官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