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嘛,最喜欢的是鼓手Ringo Starr。
作为Beatles的一员,他似乎一直都是光芒最弱的那一个,但有这么几个原因让我很喜欢他。
他打鼓很厉害。
虽然列侬开玩笑说,即便是在Beatles四人组里面,Ringo的打鼓技术也不是最好的。在加入Beatles的时候,Ringo的角色一开始的确不是定义为“鼓手”。让他打鼓只是兼差,他的主业,是在乐队演出时,负责在前面跳舞。
不过Ringo打鼓的技术并非那么不堪。Ringo是左撇子,但他架鼓的方式跟右撇子鼓手并无二致,所以当他在打鼓的时候,动作手法就和一般右撇子鼓手不同,很独特。在滚石所列的史上最佳鼓手里,Ringo位列前茅,很多后来的知名鼓手也都说过,Ringo对他们的影响颇深。
他的性格很温和,他大概是Beatels四人组里,最老好人的那个。
在他们第一次去美国巡演的时候,Ringo是最受欢迎的,他收到的粉丝来信最多。
在Beatles内部,Ringo也从来没跟其他三人翻过脸。
Beatles散伙后,Ringo自己的那张专辑「Ringo」集齐了所有Beatles的成员。虽说四人没有出现在同一首歌里,但每个人都帮他写了歌,列侬以拳王阿里的故事为素材写了「I'm the Greatest」,保罗写了「Six O' Clock」,乔治和Ringo一起创作的那首「Photograph」更是登顶了各大排行榜,成为了Ringo单飞后在音乐事业上难得的闪光点。
在列侬遇刺后,Ringo也是Beatles成员里,唯一一个立即就飞去了美国,去慰问列侬遗孀小野洋子的人。
他的兴趣还很多,虽说每一样都没什么大成就。
Ringo在Beatles时代就很有表演天分,在Beatles解散后,就更加热心于影视行业。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他演过不少片。
Ringo在1969年的时候和彼得·赛勒斯联袂主演了喜剧片《财神万岁》,在片中他本是一个孤儿,在被大富翁彼得·赛勒斯领养后,和他一起搞起了恶作剧。
Ringo和彼得·赛勒斯
1971年的时候,Ringo又加入了Frank Zappa,出演了他的Cult片《200 Motels》,剧情是关于一个乐队巡演的疯狂经历。Ringo在片中的扮相和Frank Zappa如出一辙。
Ringo
Frank Zappa本人
1974年,Ringo又去演了部吸血鬼电影,《德拉古拉之子》,在片中他扮演大法师梅林。说这片本来还想找David Bowie来演主角伯爵,但他当时忙于录唱片。
进入八十年代,Ringo的选片眼光还是一如既往。在1981年的时候,他主演了一部叫《洞穴人》的片,这片的画风是这样:
但也是在这个片里,Ringo遇上了曾出演过“邦德女郎”的Barbara Bach,并在后来和她结了婚。
还有这个,Ringo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Ringo还喜欢拍照,并且出过一本影集。
这本影集里收录了200多张照片,其中不少都是他镜头下的Beatles成员,别有一番风格。
自拍
在休息的列侬
戴假发的BrianEpstein和Paul
鱼眼镜头下的保罗和列侬
沉思的George
关于这些照片,Ringo是这么说的,“如果Paul跟John在录音室唱歌的话,那就意味着没我什么事儿,那我就到处转悠,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只好用这些时间来拍照了。”
就是这么个可爱的家伙。
我喜欢Ringo,其实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有次无聊,去找自己生日那天有哪些伟大的人物出生,结果发现,Ringo也是7月7日生的,自然就多了好感。
另一个原因则是,椎名林檎
也很喜欢Ringo,她
之所以给自己起那么个艺名,也因为日文中苹果(Ringo)的汉字就是“林檎”。
今天之所以跟各位聊起Beatles,还要推荐一个即将在北京正在举办的展。这个展叫「The Beatles, Tomorrow」明日披头士世界巡回展。
展览中将透过传世的经典音乐,透过上百幅全球限量珍贵的影像记录,以及多维度经典披头士展品,带领所有人重温美好的六十年代,重温音乐历史改变的那一刻。
这个展曾在台湾首展,很多明星都去过现场,致敬音乐,怀念自己的偶像。
陈奕迅
披头士展台北站现场(网络新闻资料)
田馥甄
披头士展台北站现场(网络新闻资料)
五月天成员-怪兽
披头士展台北站现场(网络新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