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与大趋势为敌!
尤其对媒体和营销行业而言,当下正处巨变期,技术重塑了媒介形态和营销生态,每一轮技术创新,都会带来媒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格局、营销方法论的颠覆式变革。把握趋势,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2018年,将又是充满机遇、挑战、惊喜以及转折的一年。媒介360精心梳理出新一年最值得关注的50大趋势,协助媒体人和营销人,找寻坐标,认清方向,战略驱动,抓住商机,业务多元增长。
媒 体 趋 势
这是“小媒体”的时代,“大媒体”要么变巨头,要么消亡
现在,一些自媒体大号一年能获得的传播量,远远大过一些机构媒体全年的传播量。而这些媒体因为团队小,成本压力也小,整个团队没有纸张、印刷、发行等重成本,生存起来则更容易。
未来,网红与明星的界限会逐渐模糊。“泛娱乐新型艺人”是指介于传统艺人和现有普通网红之间,相对传统艺人具有更强互动属性、相比现有网红更具优质才艺的艺人。
媒体的价值,在于人与场景的勾连与服务,以及与人心的连接
媒体数量无限膨胀,观众在大量内容中迷惘,只有与观众达成心灵和价值观连接的媒体才能生存。未来,媒体的价值在于,在人与场景的勾连中,提供服务,产生价值,这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AI是2017年互联网行业最热的关键词,同样,2018年也离不开AI。如果说,2017年,AI更像是一个美好和拥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概念,那么,2018年,就是人工智能的落地之年,对媒体各个细分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渗透和智能化改造,比如内容生产+AI、内容分发+AI、广告+AI等等。
互联网的大格局,从BAT三足鼎立到AT双雄争霸,趋势已经越发明朗。整个互联网,形成了阿里系对战腾讯系的格局。在互联网的核心领域,新零售、支付、内容、泛娱乐、共享经济等,两家对战已白热化,并把竞争门槛不断向上拉升。
越来越多,四处开战。如今,随着新一批独角兽的长成,它们又将开启新一轮的扩张之路。比如美团VS滴滴,美团已经在部分城市推出打车业务,滴滴则已经开始测试外卖业务。
内容产业再次进入互联网舞台中心,TAB、今日头条等全部携“重金重资”入局。这一波内容产业的升级,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方面是全盘的视频化,视频正在成为移动时代的新文本,短视频的流量,已经远远超过图文;另一方面是智能分发,算法和数据驱动,更高效地分发信息。
VR/AR作为一种新的交互形式和发展趋势,已经毋庸置疑,只是技术突破和市场落地的问题。随着苹果公司正式推出 ARkit 开发者套件,Google 公司发布 ARCore,将全球 Android 用户带入了 AR 时代,2018年AR将实现进一步落地。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和创造之力,做到了全球领先。包括Facebook、谷歌等企业,在某些产品功能的布局上,也开始借鉴中国的同行。再加上,中国市场的逐渐饱和,出海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必经之路。包括腾讯、阿里、今日头条、摩拜、小米等等企业,都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向全球市场进击。
目前来说,市面上能够满足女性玩家需求的游戏相对较少,被低估的女性市场中,也都是一些专注女性市场的中小型团队、厂商在运作,出品也很难达到一个高标准,很难在市场中激起大风大浪。2018年初,一款女性向游戏《恋与制作人》大火,让人们看到了女性游戏玩家的力量,也看到了这款游戏对整个手游市场的影响。未来,女性玩家将会是手游市场的重要增量。而针对女性的游戏营销将成为品牌的新战场。
打破茧房效应、击破用户圈层的巨大能量,正是电视媒体被严重低估的价值。传统电视依然覆盖了最大规模的受众,可以有效的在不同圈子之间形成影响,传统电视需要注入更多自媒体基因,而后者也需要借助电视突破“茧房”。
20%的头部卫视瓜分80%的广告资源,全国卫视营收近8成由四大卫视贡献。二三线卫视广告收入进一步下滑,与一线卫视差距逐渐拉大。
随着大综艺时代到来,植入广告成为广告客户的首选。大综艺植入灵活,到达率高,又进一步刺激了植入广告的创新和发展。2017年,传统的栏目冠名、特别支持、指定产品等,其产品权益的体现都表现为广告植入。
芒果TV推出MUI操作系统并与应用市场、智能终端、电视机厂家、电视机销售渠道联合的“互联网+广告+购物”模式,或将成为传统电视台转型的参考方向。
2018俄罗斯世界杯,除了央视,其他电视台基本都没有什么动作。网易独家签约法国队,成为首个布局世界杯的资讯平台。如果再不发力,那么电视媒体将又错失一次流量布局良机。
节目收视率进一步两极分化。哪怕是再黄金的时段,口碑好的节目获得高收视,品相平平则可能面临无人问津的收视尴尬。
媒介碎片化十分严重的今天,消费者的注意力在不同平台上继续呈分散化趋势,许多人发现,作为最古老广告媒体形式之一的户外广告,其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到达率高等优点正在不断的体现出来。盟博广告集团旗下媒体投资部门Magna Global预测显示,2018年户外广告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4%,成为数字和电视广告之后,广告支出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之一。
以算法为基础的自动化营销已经从一个高大上的热词成为广告和营销的常用工具。在2018年及未来两年,程序化广告营销除了巩固在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的霸主地位之外,也将把OOH户外广告纳入程序化购买的版图。将户外广告的售卖从关系型转向市场化,真正发挥出户外媒体在整个市场中的价值。
跟风在中国市场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当《战狼2》大卖之后,一批主旋律电影如《空天猎》紧跟而来,而效果几分?只有投资人心知肚明。因为观众会审美疲乏,同样的东西会看腻。第二个陷阱是电影市场出现的“抢明星”现象,不在内容上做好发挥,把钱都花在了明星身上,下面的人工分配不均,导致电影的制作和场景都做的不够好。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快车道上。从电影内容营销层面,数量有限的头部电影,显然无法完全承载纷涌而入的品牌们。这时候,就需要打开电影营销的新思维和新通路,抓住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全部关键场景,如购票平台、影院候场、映后推送等等,打造内容+全场景整合营销方式,突破传统内容营销瓶颈。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这一媒体形式以移动音频的形态重出江湖,以其伴随性特征契合了人们碎片化生活需求。《好好说话》和《矮大紧指北》两个爆款内容为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指明了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荔枝等平台则找到了UGC语音直播的道路。今年1月荔枝和考拉FM相继融资,移动音频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营销玩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平面媒体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整体影响力大不如前。品牌主在平面媒体的广告花费也进一步缩减。不过不少平面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其优质、稳定的内容吸引了一批比较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受众。在内容精细化时代,这不失为传统平面媒体的优势。
营 销 趋 势
当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安装广告截屏软件,数字广告行业本身又充满了数据欺诈,内容营销又重新被广告主重视起来。原生广告可以不在打扰粉丝的情况下,为粉丝提供有价值的分享,通过优质分享快速提高品牌好感并转化粉丝。
在互联网碎片化时期,出现了无数依据性格、思维方式等特征细分的粉丝人群。这些人群为品牌提供了针对性的选择,也慢慢改变了广告的传播方式。媒体的经济基础从广告的模式开始转变为窄告方向。
在供过于求的品牌营销大战中,其实品牌的定位、做法、投入在某个时间段会碰到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营销是品牌宣传效果最大化的最好选择。品牌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联合对象,创意呈现就能打出一出很好的组合牌。
移动视频的时代已然到来。据预测,到2021年,全球范围内移动视频将占总移动流量的78%。视频这种表现形式,正在深度渗透到资讯网站、社交网络、电商等等所有互联网平台之中。
随着物联网逐步落地,未来将是一个连接万物和唤醒万物、所有媒体形式相互关联的时代。数字巨头们已经开始向线下发起进攻,多渠道、多路径、多场景地触达目标受众。
内容化是电商平台近两年的重要发力方向之一。以淘宝为例,已经把重要流量入口都给予淘宝头条、微淘、有好货、必买清单、淘宝直播等产品,其核心并不是直接卖货,而是基于内容的扩展,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潜移默化中产生消费行为。因为一段视频的播出,2小时卖掉20万只饺子,2吨牛肉丸,1个小时售罄伊利比亚火腿。有卖家销量翻了150倍,一夜卖出4年半销售额…电商平台的内容营销,追求的是品牌力和带货力兼具,品效协同。
随着流量和影响力的不断高企,短视频平台诸如美拍、抖音等也开始在短视频内容营销上发力。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营销,有着一套完全不同于长视频平台的打法。以抖音为例,品牌的原生广告,需要以抖音式的创作模式进行制作,真正融入到场景之中。再加上,全面竖屏的呈现形式,也完全改变了品牌讲故事的方式。
技术驱动,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个性化精准沟通,让营销更高效。此外,数据的积累和沉淀,能够让品牌形成自己独有的资产,经进行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把过去割裂的营销链路打通,实现全链路转化效率的提升和营销闭环。
营销技术的变革,一定会带来营销的前置。品牌需要把营销,前置到产品的规划、对新客户的获取等,实现品牌定位、战略管理、产品规划等的统一。营销的数字化,并不仅仅是营销方式的创新。针对用户行为数据的积累和洞察,更是重新定义了营销的价值,让营销部门在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众所周知,如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品牌们必然会在营销上顺势而变。去年天猫的双十一晚会上,马云爸爸不仅请来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来站台,而且整场晚会到处充满着“剁手”的氛围:林更新海澜之家同款大衣,章子怡卖纸尿裤,王嘉尔用自己代言的vivo手机自拍……可以预见的是,在2018年,娱乐内容营销与电商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特别是随着技术的成熟,边看边买几乎已成现实。未来,品牌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降低影响观影者体验的干扰以此完成促销商品的目的。
智娱时代即将全面到来,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娱乐,更关注意识形态层面的共鸣,特别是年轻人。这就使得无论事内容层面还是营销层面,都必须关注“垂直领域”:内容需要垂直细分,以满足不同需求层面的用户;营销需要垂直,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以年轻人为例,他们就特别需要”接地气”的内容,用二次元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小众文化”才能接受不断打磨与升级。
科技在改变体育内容消费方式的同时,也为品牌赞助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找到目标群体并与之有效互动成为品牌商的新课题。手机屏幕正在抢夺赛事观众的注意力,2018年,新技术的应用与新场景的开辟将成为决定体育营销赞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体育明星的粉丝正在引领体育营销的无界与跨界,体育+娱乐的跨界不仅将体育人群从单纯的体育爱好者扩展到明星粉丝层面。从粉丝们对张继科、傅园慧、宁泽涛等体育明星的颜值、性格、身材等另类关注点可以看出,体育+娱乐正在越来越成为用户们关注的方向。此时,品牌们也发现,这一转变不仅在价值观上无比正确,在商业运作里也有了更大的游弋空间,为品牌的体育营销带来更多的发挥空间。
亚马逊“1492”实验室研究健康保健方面的相关技术,如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苹果计划将智能手机iPhone变成一个储存健康及医疗信息的“中央银行”,汇集包括医生诊断、实验室测试等在内的数据……医疗健康的智能化是科技巨头们看上的一块大蛋糕。苹果、谷歌、三星、IBM、微软和苹果等都已陆续入场,释放出密集的产业信号。
随着政策、技术、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大健康产业自身商业规则与生态系统的巨大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参与者。它们凭借既有强势技术能力和入口资源,促进了旧模式的瓦解和新模式的建立,传统的同行竞争让位于多边结构的生态化竞争,推进行业发展进一步降本增效,为产业带来了更为多元的发展模式。
与图文KOL相比,视频KOL具备“真人出镜、声文并茂”的表达、利于用户情感卷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