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本源于佛语,出自《了凡四训》。“舍”者,实无所舍;“得”者,亦无所得,合谓“舍得”。
用俗语讲,“舍得”指的是世间万物均在舍与得之中达到一种平衡,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末,是一个永无止息的相互制衡的循环。“舍得”之妙,妙在微言大意。
随着时光的流转,“舍得”的智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老庄哲学迅速融合,成为一种禅理。
“舍得”这一禅理,以它超强的渗透力,穿越了时空隧道,又迅速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合,以雅俗共赏、启人心智为特点,成为一种“生活禅”。
“舍得”哲学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世人所推崇,而且被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和经营哲学延伸到企业管理中。
几年前,蒙牛强势推出金牌牛奶“特仑苏”,并迅速占领中国高端牛奶市场,获得绝大部分份额。一年后,蒙牛冰淇淋在本部客户大会上曾借势高调打出“特仑圣雪”的冰淇淋品牌,很快,“特仑圣雪”却被更名为“蒂兰圣雪”,最终并没有把特仑苏这个高端牛奶品牌延伸到雪糕类产品上。
原因是,首先为了更好地保持特仑苏高端品牌的稀缺特性,这是从宏观品牌严谨规则的战略角度来考虑;此外,蒙牛在文化上强调每个人都要自成“火种”,不做等待别人点燃的“木炭”,这样做避免“借内力打内力”,“特仑苏”与“蒂兰圣雪”,既避免了品牌的相互干扰,又给蒙牛的品牌大系的未来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可见这一细微的调整却包含着商业品牌管理的核心精要所在——品牌管理的舍得之道!
舍得是一种辩证的认知,是一种取舍的智慧,是一种寻求平衡的生活哲学,更是一种不为得失所扰的化境。
舍得之间,它囊括了万物运行之玄机,蕴含了人生哲理之精华,彰显了文化内涵之深厚,了悟了人生真谛之永恒。
有一个人误入了茫茫无边的沙漠,就在他饥渴难忍的时候,在一个小石板旁边,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吸水机。他迫不及待,使劲儿地抽水,却滴水全无,正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水壶,壶上盖着塞。
正当他拿起水壶准备一饮而尽的时候,看到了上面写着这样几行字:“由于天长地久,水壶里也许只剩下半壶水了。你必须先要舍得把这半壶水灌进吸水机中才能打出满壶的水来。记住,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
最终,他果断地拿起水壶,照字条上所讲,倒进了吸水机,果然打出了清洌的泉水,他痛快地喝了个够,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从喉咙间流入了肚腹,又从心里洋溢出来……他把水壶装满水后在纸条上加上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得半壶水,才能打出满壶的水来。
有一位高人曾说过:“舍得,舍得,先有舍,才能得。”“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没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没有悟开的人舍不得。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各个方面强过别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有大学问的人。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它方面都不错,可学业却没有什么长进。他非常苦恼,特地去向一位大师请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当年轻人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到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上了,恐怕我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了。”他抬起头凝望着大师说道。
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啦,背着石头怎么可以登上顶峰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谢后走了。后来,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人要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巅峰啊!
舍得舍得,必须有舍才有得,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放弃的。学会放弃才能活得轻松,才能有所获得。
而,人生有很多酒局,你选择去还是不去,也是一种智慧。当然,喝什么酒更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