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中国证券报、菜鸟理财报道
据报道,一些基金透露,部分全国性银行2017年的“委外投资”已经瓜分完毕,各自名花有主了。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简称“委外”)火起来了,在银行存款利率低的情况下,大量闲置资金追逐少量优质资产成为常态,股份制银行甚至国有银行也加入委外的行列。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余额宝等理财产品收益不断下跌,曾长期徘徊在3%的收益率线之下。要想获得高收益,投资人至少需要持有270天的产品,收益率才勉强维持在4%之上;收益率能够达到4.2%左右的,一般购买起点都在50万元以上,且期限为90天以上。
根据申万宏源计算,仅在2016年一季度,银行投向标准化资产的主动管理类的委外规模,已经到了10万亿。其中,2016年工行资管委外在1500亿左右,而招行资管委外也在1000亿左右。相比之下,险资委外都是小虾米。
如果银行的这些委外资金能稳妥地赚到钱,咱啥也不说了,关键是这些“委外业务”还可能存在风险,未来将提升权益类配置比例。
权益类的比例如果增加,即使是提高到30%,也可能会有1000多亿的资金规模涌入股市,A股明年或将迎来一波“大金主”。但是,风险也随之相伴而来。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银行委外投资,它有多大魔力?
简单来说,是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由他们按照约定的范围进行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模式。
委托方,即资金提供方,可以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企业类法人。目前委托方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理财及自营资金(这些行业银行的理财资金,其中一部分是来自银行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
机构管理人,即资金实际投资运作方,一般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阳光私募,部分商业银行现阶段也充当委外投资管理人(多与股市相关)。
委托人按协议获取投资收益,管理人以“固定管理费率加超额业绩分成”的方式收管理费。业内委外投资的管理费约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其实不高。举个例子,1亿元的基金管理费多的也就20万元,但是超额收益每提高一个点就能获得50万元的利益分成,这差距还是很大的。
可是最近股市不景气、信用债风险上升以及监管降杠杆等措施,这项业务的风险正在积聚,想获得超额业绩可没那么容易。
这些神秘的“委外投资”将流向何处?
银行理财委托外部投资,主要通过四大资管计划实现,即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保险计划。
各类银行对券商资产管理和信托较为偏好。其中,券商资管计划备受青睐,这得益于它们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略高于信托计划和基金公司资管计划。
一般商业银行自营类投资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理财类委托资金还会加上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
部分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还可以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内的权益资产。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回报率,一些管理机构可能采取更激进的办法,比如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渠道,加更多的杠杆。而一旦进入股市,风险便相伴而来。
从期限上来看,投资出去的资金总有收回的那一天的,目前以1年期限为主,一般到期会有续期条款。当然期限还能私人定制,一般还有3月、6月及各种非标准期限存在。
投资是要追求回报的,从业绩来看,总体而言会高于银行发行同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没有高回报率,如何吸引资金进场博弈呢。
“委外资金”增加权益类的比例,风险有多大?
此番委外资金增加权益类投资比例,也是迫不得已的。原因很简单,前段时间债市跌得一塌糊涂,连稳妥投资的债市投资都当不了委外资金的救世主。这种焦虑的心情如何缓解,这些管理机构只好铤而走险,选择债市亏了,股市来补。
在刚刚缓解的债市风暴中,由于大部分属于定期开放型的定制基金,目前尚未看到银行委外资金大规模赎回迹象,要知道,一些银行委外资金可是在高位进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此轮债市下跌中,许多为银行委外资金净值缩水明显,有些甚至跌破了1元面值的“警戒线”,这对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银行委外资金来说,风险阴影面积在增大。
在银行理财资金降杠杆之后,委外投资可能将是监管层的下一站。规模的膨胀,市场的变幻,让业务风险也直线上升。
今年三季度出了一个新规定,可能会影响到权益类配置。
规定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基和债基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股票。一些资历深,风险承受能力强的理财产品除外。
这或许是对“委外资金”的一场洗牌,变成了强者的游戏,大行的投资能力是委外投资的一个保障。而2016年狂飙突进的中小行和城商行,明年可能没法参与到委外大潮里来了。主要原因还是政策收紧,监管层要去一去股市的高杠杆。
委外模式是债市公认风险点之外的风险所在。银行将大量资金委外,目的是试图转移业绩压力。但在这一过程中,杠杆和信用风险偏好往往得到放大。一旦未来信用事件增多,不少产品的底层资产受损,业绩不达预期,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风险,需要提前做好防范。
事实上,由于近期市场上信用债频频违约,委外市场风险也在提高,这已经传递出一个不太好的信号了,万一杠杆泡沫破裂,风险将会蔓延。
银行“委外资金”这趟水挺深的,若是还没有修炼成钢,还是敬而远之吧!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中国证券报、菜鸟理财报道
新媒体运营编辑 史晗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赏赞支持财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