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裕策生物
裕策生物是国内首家以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肿瘤医学研究、转化与应用的高端品牌,实现肿瘤可防、可治的伟大梦想,使基因科技惠及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② ·  21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① ·  昨天  
中核集团  ·  今日开工,DeepSeek对核工业人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裕策生物

Biomarker研究存在巨大缝隙,基因检测技术未来必将普及

裕策生物  · 公众号  ·  · 2018-02-06 23:29

正文

2018年3月9日到3月10日,第四届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将在上海召开,届时将会有精准医学界众多行业专家、产业领袖出席本次会议。 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高志博博士将参加本次会议并作《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更好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临床疗效预测》主题演讲。


据悉,本届会议在继续聚焦前沿的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如:ctDNA甲基化肝癌标志物、 肿瘤突变负荷生物标记物等,还将讨论目前标志物研究领域的困惑:临床转化等。 生物谷&Medsci创始人张发宝董事长也将参与到此次研讨会的圆桌讨论。在会前,我们采访到张博士,针对目前的标志物临床转化难点带给大家别样的观点。


2018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




个人简介:

张发宝(Paul Zhang),博士,生物谷、MedSci创始人。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多家生物医药类产业园区专家/顾问。创立生物谷。旗下生物谷、生物在线、制药在线、生物招聘、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汇展网等多个大型生物专业互联网平台,为生物行业各领域专业人士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体系。创立梅斯医学,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


采访内容


生物谷: 张博士,您做为生物谷的创始人,相信您一定对此次标志物的研讨会应该是比较清楚的,请问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回答: 第一,此次会议也是聚焦标志物的研究前沿,包括一些研究成果、检测方法应用等,可以给到与会者很多学习的东西,助力自身的研究;第二,本次会议更是为了找出目前标志物临床转化的难点,希望借此推动标志物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


生物谷: 我们知道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 针对精准癌医学的创新性临床试验将其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Basket Trial”,即篮式研究,另一类称为“Umbrella Trial”,即伞式临床试验。 您认为标志物研究对于这两种临床试验有何指导意义,能否请您给我们讲讲这两种方式的应用方法,或者说有什么优缺点?

回答: 这两类新型临床试难理因为精准医疗的发展而应运而生,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肿瘤认识的提升,即使是同一种肿瘤,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表征,针对不同的分子表征进行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这就是Umbrella Trial。反之,针对不同部位的肿瘤,根据相同的分子表征,对具有相同靶点的肿瘤采用同一种药物治疗,称为Basket Trial。优点在于同时针对多种疾病或多个靶点进行治疗,患者受益更广泛。而且随着靶点研究的深入,这两类型的设计会越来越普遍。当然,这类型的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同样的靶点在不同的肿瘤中作用的效果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HER2阳性的乳腺癌和胃癌,对赫赛汀的疗效就存在很大的区别。同样是NSCLC,EGFR突变,ALK融合基因,c-met等突变的治疗疗效差异也较大,因此,对研究设计和统计计划要求相对较高。

生物谷: 的确,标志物的研究难度是比较高的,但是目前大家都在研究标志物,尤其是肿瘤标志物,已经发现的标志物种类有十几万,但是能实际上应用到临床上的却是少之又少,您能给我们简单谈谈为什么标志物很难往临床转化上发展呢?

回答: 生物标志物包括DNA,RNA,蛋白质等层面,只要是在疾病与非疾病中表达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都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目前全球报道有关生物标志物超过12万种,发表文章超过100万篇,但是真正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的,却不过数百种。中间确实存在巨大的gap.例如biomarkers的分布特征、丰度、特异性、敏感性、区分度、一致性、组织特异性、在体外的稳定性、是否有对应的检测物如抗体本身的稳定性等,都制约了一种biomarker最终能否转化为临床检测试剂盒的关键因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