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1、产能延续回升,供给侧改革转向结构性替换为主
2018年末全国煤矿核定生产产能达到35.3亿吨,较上年年末净增约1.5亿吨,为供改后首次正增长。依据我们的梳理,全年首次公告(核准)产能为2.9亿吨,取消公告(关闭)产能为1.6亿吨,此外产能核增及核减净增约0.2亿吨,表明煤炭行业已由去产能为主转向优质产能结构性替换为主的阶段
。
2、2018年去产能超计划完成,剩余两年更进一步
2018年煤炭去产能完成情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明文披露,因而“全年去产能2.7亿吨”和“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的说法均存疑虑,也与年初安监局公告去产能完成1.5亿吨存在矛盾。目前各省市2018年去产能完成情况已基本公布,合计达到1.8亿吨,超出此前计划的1.4亿吨,我们认为该数字较严苛的安监局统计口径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结合能源局的公告可以发现,去产能正在逐渐向在建产能倾斜。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已陆续公布2019年去产能计划,我们预计2019-2020生产产能退出分别为0.5/0.3亿吨
。
3、新增供应高位回落,预计2019净增产能0.7亿吨
2018全年新进入联合试运转的产能达到1.9亿吨,达到近年来的峰值,表明优质产能开始集中释放,但全年转正仅为0.8亿吨,表明核准通道仍未完全通畅,后续核定生产产能仍有较大增量。考虑表外产能的影响,2018年底实际生产产能达到42.1亿吨,预计2019-2020年将迎来1.2/1.4亿吨新增产能,考虑到去产能已接近尾声,每年产能净增量大约为0.7/1.1亿吨。
4、安监升级致供需回归均衡,全年煤价不必悲观
我们测算2018实际产能净增0.6亿吨,但实际产量大增2.0亿吨,全口径产能利用率提升5.6PCT至98.6%,但随之造成安全事故频发,随之形成负反馈。尤其今年以来安监力度大幅变严,我们认为产能利用率回落至2017-2018 间水平较为合理,在该情形下供需回归至均衡状态。前期煤价淡季强势上涨,随后下跌压力不足,表现出极强韧性,打消悲观预期,而煤企盈利维持高位稳定,估值修复可待。
推
荐两类股票:低估值的蓝筹大白马—陕煤,神华,兖煤;低估值有融资需求—山煤,淮矿,山焦。近期重点关注山煤国际。
风险提示:安监力度大幅放松;煤价大幅回调;进口限制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