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鸡西新闻网  ·  【夜读】能扛事,也是一种才华横溢 ·  18 小时前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昨天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灼见

上海又给全国上了一课: 这才是人间防疫该有的样子

灼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1-11-04 21:15

正文

Nov.

4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要科学防疫、精准防疫,要在尽可能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经济活动的前提下,做好新冠疫情的处理和控制。


作者 | 拾遗君
来源 | 拾遗(shiyi201633)


01



前几天晚上及白天, 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上了好几次微博热搜。


网民们纷纷感叹:


“上海又给全国上了一课,这才是人间防疫该有的样子。”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有好几个特点值得称赞。


第一个特点:快。


10月31日下午5点左右, 上海方面接到杭州通知:


杭州新确诊一名新冠病例, 病例昨日曾到迪士尼游玩,在园内待了近11个小时,极有可能引起大面积传染。


接到这个通知后, 上海的反应速度有多快?


不到十分钟, 上海迪士尼就已经封园。


5点半左右,大批医疗人员、民警和志愿者,开始陆续出现在迪士尼门口。


迪士尼立即对外发布通告: 所有游客离园时需接受核酸检测。


这反应速度,真叫一个快。


更快的还在后面, 医护人员仅仅用了四个小时,就完成了两万游客的核酸检测。


这效率,快得简直惊人。



更惊人的还在后面, 晚上7点多钟,上海各学校、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纷纷接到通知:迅速统计这两天有没有人去过迪士尼?


一个多小时后, 周末两天迪士尼游客名单出炉。


单位、学校、居委会、村委会, 立即通知名单上所有人员:就近到以下医院做核酸检测。


几十分钟后, 各医院核酸检测窗口就排起了长队。


11月1日上午8点12分, “上海发布”发布消息:


已累计筛查33863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有场地都已完成采样消毒。


这速度,简直快到不可思议。


在我们正酣睡之时,上海却通过迅速行动,将一场极可能引发巨大灾难的疫情,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02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二个特点:稳。


所谓稳,就是“有序”。


从接到杭州的通知开始, 到完成数万名游客的筛查检测, 整个过程有序得就像演练过一样。


警察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医护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志愿者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然后迅速各就各位,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个位置, 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检测的检测, 筛查的筛查, 流调的流调, 维持秩序的维持秩序, 嘘寒问暖的嘘寒问暖, 有力有序,不慌不乱, 实在是太“稳”了。


03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三个特点:准。


要是换做其他城市, 有数万人到过迪士尼, 那肯定要搞全面封锁了, 那肯定要搞全员检测了, 那肯定要搞全区隔离了。


但是上海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这样做, 一会耗费大量人力, 二会耗费大量物力和财力, 三会影响无数人正常生活。


所以上海决定实行精准防控: 精准筛选出迪士尼游客,然后对他们进行核酸检测,以及2天闭环管理和12天社区健康管理。


其他的上海人, 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 该打游戏继续打游戏, 所有人都按照正常轨道生活。


04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四个特点:暖。


上海接到杭州通知后, 虽然对迪士尼进行了封园, 但封园却非常人性化, 只是关闭了室内项目, 而让室外项目照常进行: 想离开的游客可以立马排队做检测, 想继续玩的游客还可以继续玩。


没有搞一刀切,很暖。


而且,排队的时候, 孕妇可以先测,很暖。


抱孩子的可以先测,很暖。


渴了有人送水,很暖, 冷了有毯子提供,很暖。


充电宝源源不断,很暖。



虽然迪士尼停业了, 但当天恰逢万圣节, 所以上海方面, 很人性化地没有取消烟花表演。


于是游客们才有幸得以: 一边排队做检测,一边欣赏烟花绽放。


一些游客发朋友圈说: “这是最浪漫的核酸检测。”



由于疫情管控, 上海停了地铁11号线。


地铁关了闸机口, 出租车也不能来, 所以很多没车的游客, 在检测完后没法回家。


于是上海交委, 立马调了220辆公交车过来, 将所有游客一一送回家。


一个上海市民说: “当轮到我做核酸的时候, 听说地铁停了, 我还担心怎么回去呢, 结果走到公交接驳站一看, 一排排公交车正等着我呢, 又是一阵暖心。”


05



上海的这次有序防疫, 被《人民日报》翻牌了。


《人民日报》盛赞道:


“万圣节没有光怪陆离的鬼神,也没有拯救银河系的超人,一个有序的城市组织就是金钟罩。”


一些网友在下面留言感叹:


“确实如此, 上海今天又给全国上了一课, 这才是人间防疫该有的样子。”



上海确实值得学习。


2021年9月17-18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在上海召开全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 旗帜鲜明地强调:


“建党100周年之际, 在上海召开全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经验。”


上海确实太牛了, 它是全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常住人口有2500万。


它是中国接收入境航班最多的城市, 承担着全国1/3的出入境航班客流,但截至到现在, 上海没搞过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就把疫情控制得牢牢的。


虽然其间发生过几次零星感染, 但都波澜不惊, 所以,疫情防控的上海经验, 确实值得全中国学习。


06



上海经验到底是怎样一种经验?


我详细查阅了各种报道, 觉得上海经验包含了五个方面。


第一:领导有意识。


所谓领导有意识, 就是领导理性地科学地意识到:


“病毒会长期存在,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我们要做好与病毒长期相处的准备,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所谓打持久战, 就是既然病毒会长期存在, 那就要想办法把疫情处理标准化:


一方面要稳稳地控制住疫情, 一方面又不能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这两者没有谁压倒谁, 两者都很重要,两者必须得兼。


“不能动不动就全面隔离, 不能动不动就全员检测, 极其耗费人财物力不说, 还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 还会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怎样才能既控制住疫情又不影响市民生活?


答案只有一个: 实行精准防控。


上海防疫之所以这么牛, 首先就牛在领导有 “两者必须得兼”的意识, 有了这个意识, 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才能朝这个方向努力。


07



第二: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一位病毒专家, 在接受“八点健闻”采访时说:


“你看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书记是不出来讲话的,市长是不出来讲话的, 因为他们不是专业人员。


但其他很多城市就不一样, 既看不到专家的身影,也不知道专家在决策中起了多大作用。”


上海决策层有一个特点: 就是相信专业精神。


所谓相信专业精神, 就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在遇到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 领导退后一步, 授权专家去处置这一问题。


或者召开专家座谈, 充分听取专业意见, 然后根据专业意见制定科学决策。


而不是像很多地方一样, 用领导意志代替专家决策


正因为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所以近两年来的疫情防控, 上海多次成为值得效仿的模范生。


08



第三:疫情处理标准化。


1号深夜0点过, 张文宏发了一条微博:


“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 所有的游客现在可以安然入睡了, 但我的无数同事会继续工作, 完成防控的所有标准程序。”


上海防疫为什么这么牛? 就是牛在他把所有处理标准化了。


即使遇到迪士尼这么大的“灾情”, 按照标准程序一走, 也就从从容容、波澜不惊地解决了。


关于上海疫情处理标准化, 我就不展开讲了,央视《新闻调查》做个一期节目—— 上海防疫27天。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就知道上海的标准化有多牛了。



这套标准化有多牛, 一个上海市民举了一个例子:


“广州爆发第一例的时候, 当晚老公出差从广州回上海, 早上一起来, 他就接到了居委会的电话, 根本不需要自己报备的, 上海的追踪能力太强了。


关于追踪密接和次密接, 自去年疫情以来, 我从来没有在‘上海发布’上看到过, 上海要找哪个航班、哪次列车的密接, 从来就没有。


几乎都是在你知道自己是密接之前, 你就已经被电话告知要核酸检测了。”


关于疫情处理标准化, 上海市长龚正用十二个字总结:


主动发现、快速处置、精准有序。


有多精准?


“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09



第四: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 就是“把人当做人来对待”。


关于上海疫情防控的人性化, 这次迪士尼检测大家都看到了。


我再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只提地点不提人。


很多地方公布确诊病例时, 会公布该病例的各种隐私信息, 住哪里姓什么。


但是上海从不这样做, 上海公布确认病例时, 都是“只提地点不提人”:


“对外公布感染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 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不说, 反而会造成两大危害。


一是会暴露感染病例的隐私, 让感染病例被谩骂被社死。


二是因为害怕隐私被公开, 一些感染病例会故意隐瞒行程, 这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麻烦。”



第二个例子:允许宠物和人一起隔离。


大家应该都看过新闻报道: 很多地方隔离不准携带宠物, 结果“14+7”天隔离下来, 隔离者喂养的宠物都饿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另一则新闻: 上海集中隔离允许携带宠物。


今年1月份的时候, 上海黄浦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一部分人需要集中隔离。


有些人为此非常焦虑: “我们去隔离了,宠物怎么办?”


上海处理非常人性化, 立马咨询专家们, 专家们给出意见:


“携带宠物隔离不影响防控。”


于是政府立马发布信息:


“集中隔离时可以带上宠物。”


千万别小看了这一举措, 这一举措虽然很小, 但充分体现了上海的人性化。


在很多城市, 执行人员才不管这么多, 都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叫你别带就别带,啰嗦啥!”


所以难怪有网民说: “在防疫的人性化上,上海是国内的天花板。”


1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