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工业水处理
公众号为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运营专业平台,平台专注于水处理及环境领域学术、技术、项目、产业、资本、政策等多维度探讨,致力于多方面资源融合。以科研、技术、项目、工程、运营、投融资等信息资源,助推工业行业绿色发展、助力环保产业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每人1000元,余杭这些人可申领! ·  10 小时前  
余杭时报  ·  再攀高峰!余杭,又刷屏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工业水处理

【精选文章】四川省环科院辜凌云等: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特征与环境归趋研究进展

工业水处理  · 公众号  ·  · 2024-10-16 21:34

正文











文章来源: 《工业水处理》2024年第8期

第一作者: 陈可欣

第一作者单位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新污染物治理与环境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讯作者: 辜凌云

合作单位 :四川大学,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论文DOI: 10.19965/j.cnki.iwt.2023-0770

论文引用: 陈可欣,辜凌云,余春秀,等. 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特征与环境归趋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24,44(8):1-12




摘要


由新污染物引发的环境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的关注热点,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是环境中新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针对当前重点传染病防控常态化时期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浓度大幅提升、对自然水体及生态环境潜在危害增大等现象,综述了医疗污水中包含的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素、潜在新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探讨了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去向、去除率及环境贡献量,进一步阐述了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单一化合物毒性及综合毒性,指出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未针对新污染物进行管控,而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实现对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针对医疗污水的规范化处理与深度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




成果简介


医疗污水中涉及多种有毒难降解的新污染物。随着国家对新污染物治理与管控要求的加强,明晰医疗污水中存在的新污染物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总结了世界各国医疗污水中相关新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分析了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探讨了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去向、去除率和贡献量,同时进一步梳理了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的环境毒性影响。

虽然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环境浓度较低,但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不断累积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标志着国内针对新污染物的管控进入新阶段,但由于医院污水的复杂成分和较高的药物浓度水平,相关化学物质的的环境信息、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筛查及风险评估能力尚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及疫情常态化,医疗污水的规范化处理与管控势在必行。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未针对新污染物进行管控,亟需针对医疗污水中的新污染物提出合理的排放标准。

由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难以实现对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笔者认为,通过医疗污水同步消杀除污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提升对医疗污水的原位有效处理,是源头控制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可以有效增强各级医疗机构排放污水的环境风险管控能力。



创新性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及疫情常态化,医疗污水的规范化处理与管控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国内对医院污水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种类和环境风险评估不足;此外,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未针对新污染物进行管控。

笔者认为,研发医疗污水同步消杀除污新技术、新工艺,以此提升对医疗污水的原位有效处理,是源头控制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全文导读


医疗污水成分复杂,涉及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素、其他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碘化X射线造影剂、消毒剂及其副产物等,传统生化处理系统难以对其中的有毒难降解物质进行有效处理。

随着医疗手段的发展及各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医疗机构已被视为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来源之一,污水和水生环境中检测到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消毒剂及其副产物等浓度显著上升,针对这类新污染物可能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亟需引起重视。

笔者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总结了世界各国医疗污水中相关新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探讨了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去向、去除及贡献量,同时梳理了医疗污水的环境毒性及对环境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医疗污水的规范化处理与管控提供参考性建议。

(1)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医疗污水中的新污染物种类及浓度,主要种类包括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素等。世界多国的医疗污水中均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磺胺甲恶唑、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医疗污水中检测出的内分泌干扰素类型主要包括雄激素、雌激素、苯并三唑及双酚A等,其中雌激素在多个国家的医疗污水中被检出。此外,由于医疗污水成分复杂,还存在大量环境持久性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消毒剂及其副产物、碘化X射线造影剂等尚未纳入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潜在新污染物。

(2)对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中的新污染物环境去向、新污染物去除效果以及环境贡献量展开叙述。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途径见图1。医疗污水中未经有效去除的新污染物将通过城市污水厂出水进入自然水循环,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安全。据统计,医疗污水对全社会药物等新兴污染物的贡献率高达15%~38%。如图2所示,传统的一级处理或二级生化处理对污水中新污染物的去除率均低于80%,只有配合高级氧化技术才能获得较好的新污染物去除效果。


图1  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途径


图2  不同处理工艺对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3)介绍了医疗污水中新污染物的环境毒性,包括单一药物或残留物毒性及医疗污水综合毒性。由于医疗污水中的新污染物在水生环境中不断释放和积累,其持久性及生物累积潜力可能给水生生物、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长期慢性影响。

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了医疗污水中各类特征新污染物对生物体的环境危害性。生物毒性测试了分析医疗污水综合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医疗污水对受试生物存在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发育毒性等毒害作用。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陈可欣,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防治。E-mail:[email protected]


通讯作者: 辜凌云,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赖波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与医院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与装备研发,近年来主持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Water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E-mail:[email protected]

来源 :《工业水处理 2024年第8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