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56%的年轻人没有存款,年轻人到底有多穷?|理财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08-23 00:09

正文



撰文|蜜姐


近期,“单身税”、“生育基金”在网上引发了口水战,催婚、催生再次被热议。


高房价、教育成本自然要被舆论拉出来“鞭打”一通。


但蜜姐这两天看了央行8月20日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及此前的一些相关研究报告,发现催婚、催生恐怕都是扯淡。


56%的年轻人没有存款,全国信用卡超756亿元逾期还不起钱……


舆论、父母催着年轻人结婚、生娃、生二胎,不好意思,年轻人还在担心下个月的信用卡、花呗、白条怎么还!


01

借钱度日成常态?


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来看,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还款的总额达到了756.67亿元,环比增长6.35%。


而翻看媒体报道的历年数据,会发现这个数据增长得很明显。


2010年全国信用卡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仅为76.86亿元,2013年为251.92亿元,2015年为380.27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了663.11亿元,2018年1季度为711.48亿元。


单看信用卡逾期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对比花呗等电子授信消费的数据可以窥见年轻人的债务状况如何。


据花呗官方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全国近1.7亿的90后中,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花呗。简单的说,就是3.6个90后之中,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


截至2017年末,花呗账单分期业务借款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内贷款余额占比79.38%。


而除此之外,还有各类白条、消费贷等被大量年轻人大量使用。

“借钱度日”几乎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02

56%的年轻人没存款?


8月,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有44%有考虑养老问题,在为养老做储蓄。而剩下的56%并未准备养老储蓄。


不少人认为未来养老就靠养老金就行。有意思的是,整个调查样本中,97%的年轻人都对养老金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


但年轻人们很乐观,调查的样本中44%的年轻人深信自己将有会拥有足够的储蓄用于养老。


确实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此前,蜜姐就写文章分析过,80后、90后养老还得靠自己( 养老金还能支撑多久?80后、90后们的养老危机,你该如何应对?


借钱度日;还有不少年轻人掏空家里的6个钱包买房,每个月要还房贷;租房的年轻人还要面临涨租的压力,压垮年轻人的稻草到底有几根?


03

你在对自己好,还是喝多了迷魂汤?


无论是高房价还是涨房租,大环境我们都没办法左右,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


刺激消费最厉害的,不在于打折促销搞活动,而是改变人的消费观念。


这些年来,有越来越多打着对自己好的消费,比如:“包治百病”,女生到了哪个年龄段就该买上几个奢侈品牌的包包,用某种价位的护肤品;男生应该开什么样的车……


压垮年轻人的,有时候未必是外部的高压。


比如,在校大学生,有房贷压力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但同样有不少人感觉“活得很累”。


在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中,看到的数据是这样的: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花呗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


在他们的账单中,常见的是手机、球鞋、化妆品、包包,旅游费用,生活必需品之类,几乎看不到。


及时行乐,消费至上的生活,并非真是对自己好,那是商家最希望你天天喝的迷魂汤。


双十一血拼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经常在用,在穿。


但还款却是你血拼后必须要做的事儿。


总有人说现在年轻人太焦虑,在蜜姐看来,焦虑不是坏事儿,缺心眼一样的盲目乐观或不闻不问才是真可怕。


焦虑的人,才会想自己的钱花到哪儿去了;怎么多挣钱,存起自己的第一桶金;要不要买房,如何买……


苍天饶过谁?别人吃过的苦,努力走过的路,你当人家是“老土”,但35岁之后,依然一无所有,消费倒是习惯了大手大脚,想翻身都难。

压垮年轻人的稻草够多了,不要轻易用负债再给自己添上一根。


要对自己好,学习理财,先从管好自己的手开始。


往期好文

碧桂园说将“刮骨疗伤”,你还会买它的房子吗?

6年,我在北京交的房租涨了近1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